高成平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現代新技術的引入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顯著增強,其也作為教師的重要輔助教學工具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基于對現代數學課堂教學現狀展開深入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小學數學;運用分析
一、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目前,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首先是教學方式依舊遵循傳統模式,尤其是在應試教育體系之下,教師依然將數學成績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其教學方式也多為“填鴨式”教學,枯燥的課堂氛圍也較易使其產生無聊之感,嚴重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教師的教學效果。其次,作為數學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熱情不高,同時較為枯燥的教學模式也無法較好地引起學生的探索興趣,甚至極大可能會陷入消極的學習氛圍導致成績下滑。最后,盡管多種途徑的信息技術如多媒體課件等已經引入課堂教學之中,但許多教師并未認識到其重要性,僅將其作為播放課件的輔助工具,信息技術的運用流于表面形式,并未真正起到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的作用,因此教學質量也未得到顯著提升。
二、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運用策略
(一)通過直觀演示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抽象知識
對小學生而言,其思維認知水平仍未發展成熟,而數學學科課程內容較為抽象和復雜,較為考驗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邏輯理解能力。這對于剛剛接觸數學學科的小學生而言,無疑具有一定難度,而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基于教材內容結合一些教學道具來輔助學生理解較為抽象的幾何、數值概念。然而在傳統課堂中,教學輔助工具僅限于矩尺、線繩、折紙等常見物品,此類工具在表現復雜的幾何問題時必然具有局限性。而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有效解決此類問題,教師可以通過相關技術中的動畫演示、圖像視頻等,將較難理解的抽象集合數學問題通過直觀的方式向學生展現。新穎的教學方式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對課堂內容產生學習興趣,有助于數學課堂的高效構建。
(二) 通過知識動態化幫助教師突破教學重難點
在課程標準教學方案中,往往都會設有教學重難點。對于小學階段的數學課程而言,其重難點基本包括圖形的空間概念、幾何代數等多種內容,此類內容大多較為抽象,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力,而傳統的教學模式對小學生而言可能無法取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基于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教師可以通過具有交互功能的電子平臺來向學生展示空間集合架構以及邏輯關系,同時平臺具備的儲存讀寫功能可以將書本中較為抽象的知識點動態化和具體化,通過直觀的演示可以使學生更為高效地理解教材中的重難點。由此,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
(三)通過創設教學情境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
小學生還未具備較為成熟的自我管理意識,因此其學習的主要動力基本來源于自身對知識的探索興趣。所以,若想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教師應當從多元化的教學手段著手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其自主學習的作用。而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引入,可以使傳統教學模式中單調、枯燥的弊端得以改善,通過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營造輕松且具有趣味性的數學課堂學習氛圍,充分激發學生的探索好奇心以及學習熱情,在寓教于樂的過程中使其感受到數學學科的魅力。同時,動畫演示、多媒體視頻等教學渠道也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對學生數學綜合素質的培養大有裨益。
(四)通過拓展教學途徑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在小學基礎學科中,數學學科是最為核心的課程之一。其不僅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知識理解能力,同時對思維邏輯能力體系也具有較高的要求,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師可以通過現代信息技術進一步拓展教學途徑,突破教材以及課堂的桎梏,積極探索創新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為學生的未來學習過程奠定良好的認知基礎。
三、結語
目前,在小學教學課堂之中依舊延續傳統的教學模式,其枯燥單一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對抽象的數學知識喪失學習興趣,而現代信息技術能夠有效地解決此類矛盾。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地應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直觀動態的演示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及主動性,進而塑造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使其數學綜合素養得到鍛煉和提升。
參考文獻:
[1]劉申勝.小學數學利用信息技術構建趣味課堂的思考[J]. 中國新通信,2020,22(10):207.
[2]高力.小學數學信息技術的運用之我見[J].女報(時尚版),20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