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慶鵬
摘 要:思維的發展與提升是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思維訓練,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
關鍵詞:換位思考;思維訓練;語文素養
一、教學背景:“換位思考”主張的緣起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 年版)》在教學建議中要求:“尤其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想象力,開發創造潛能,提高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語文綜合應用能力。”
二、教學主張:“換位思考”的主要體現
(一)教師在教學中與學生的換位
思維訓練,看起來虛無縹緲,其實有跡可循。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智不成熟,考慮問題不全面,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況,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
(二)學生與文本人物的換位
思維本質上是一種認識活動,思維的訓練就是訓練一個人從不同角度認識事物,以達到探索事物本質和規律的目的。如果學生能夠與課文中的人物換位思考,就很容易理解人物的言行舉止,也更能把握文章所表達的情感。
三、教學過程:“換位思考”的具體實施
(一)教師的準備工作
五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的單元主題是“思維”,該單元的語文要素為: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為了更好地達成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提升學生的思維水平,我以本單元的《自相矛盾》一課作為抓手,采用“假設”的方式,讓學生換位思考,推想人物的思維過程。
(二)學生的換位過程
首先,我拋出課后習題第三小題“想一想‘其人弗能應也的原因是什么”,讓學生思考。學生A發言:“因為這個楚國人說自己的矛什么盾都能刺破,自己的盾什么矛都刺不破,這個就是矛盾的,所以他無法回答?!逼溆鄬W生都表示贊同,沒有學生舉手發言。
我繼續提問:“同學們,你們雖然是小學生,但是相比幾千年前的古人,你們已經非常聰明了。假設你是那個楚國人,你會怎么回答?”
在短暫的思考和小組交流后,學生陸續舉手了。
學生B說:“我會對那個提問的人說:‘我的矛鋒利無比,我的盾天下無雙,你要是想知道它倆碰撞會發生什么,請您買回家,自己試一下。”學生聽到這里,都不由自主地笑了,不知是誰帶頭鼓起了掌,跟著班級想起了一片掌聲。
我知道其他學生都贊同他的說法,但這樣的答案并不是我想要的,于是我接著說:“這位同學回答得很巧妙,是個當老板的材料,但是我總覺得好像哪里有問題,哪位同學說說看問題在哪兒?”
學生C舉手說:“我覺得他是在轉移話題,他還是沒有直接回答問題,人家問的是‘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他卻讓人家買回家自己試?!焙芏鄬W生開始點頭贊同。
我說:“是的,學生B不僅是當老板的材料,也是當外交家的材料——專門轉移話題。”學生都笑了。我接著說:“那個楚國人不會轉移話題,所以他‘弗能應也?!睂W生又笑了。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發現楚國人邏輯上的問題,我接著提出:“假設你是那個路人,你覺得楚國人的廣告怎么樣?”
學生C說:“有點絕對,如果是我,我不太敢買這樣的東西?!?/p>
我立刻給學生C豎起了大拇指,并接著說:“我贊同你的說法。世上沒有絕對的事,話如果說絕對了,就會產生問題。我最怕看到‘包治百病這樣的廣告?!甭牭酱?,大家都笑了。
經過之前的鋪墊,我覺得氣氛達到了,于是接著提問:“假設,你是那個楚國人,灰溜溜地回家后,第二天又來賣矛和盾,這次你會怎么夸你的矛和盾呢?”
學生又開始思考和討論。
學生D說:“賣上好的兵器啦!我的矛非常鋒利,是使用西域上好的鑌鐵制成的,大多數盾都能輕松戳破;我的盾非常堅固,是采用南方密林中千年古木制成的,上面還雕刻花紋,鑲嵌鐵皮,一般的矛都戳不破。”學生都自發鼓起了掌。
學生E說:“我的矛和盾花樣繁多、老少皆宜。如果您是小孩,我有兒童版,小巧玲瓏,矛鈍盾輕,安全輕便,非常適合日常訓練;如果您是大人,我有勇士版,矛銳盾堅,助您取勝。如果您愿意加錢,我們還能量身定制、專門設計,直到您滿意?!?/p>
兩位學生的分享,一下子把課堂的氣氛推向高潮,其他學生紛紛舉手想要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我又找了兩位平時不太愛發言的學生,等他們發言結束,給予了肯定。
然后我回到最初的問題,問道:“現在大家再說說看,‘其人弗能應的原因是什么?”
經過了思維的發展,學生這時已經非常清楚問題的關鍵了:因為楚國人的廣告太絕對了,語言前后沖突,不能自圓其說,導致了“自相矛盾”的結果。
四、教學反思:“換位思考”的現實啟示
“換位思考”帶給我以下兩點啟示:
(一)教師首先要做到“換位思考”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要把學生的“學”放在第一位,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教學中,教師要多讓學生去表現自己,有些問題可以由學生提出,有些評價可以由學生表達,有些結論可以由學生總結。
(二)“換位思考”應在情境中進行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創造教育條件,為學生營造一個情境,在情境中引領學生進行思維上的碰撞。
“換位思考”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更好地解放自己的思想負擔,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對學生的思維訓練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沈建珍.換位思考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