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摘 要:朗讀訓練作為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其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知識內容,充分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通過多元化朗讀方式,豐富學生朗讀體驗;注重制定朗讀目標,強化學生朗讀效果;引導學生反思總結,積累豐富基礎知識三方面措施,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朗讀訓練進行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訓練
朗讀對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與綜合能力提升而言至關重要,其優勢和作用體現在多個方面,是幫助學生優化記憶效果的有效方式,更是豐富學生認知并增強學生自信心的有效方法。在以朗讀為核心的語文教學工作中,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元化的朗讀方式、朗讀內容及朗讀目標,幫助學生在良好的朗讀學習氛圍中掌握豐富的語文知識,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水平。
一、多元化朗讀方式,豐富學生朗讀體驗
朗讀學習不應局限在固定的方式和方法中,加強多元化朗讀方式的運用,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朗讀體驗,同時可以優化學生的朗讀學習效果,增強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首先,自由朗讀的方式是比較常見的,給予學生自主朗讀的空間,引導學生自主朗讀,根據自己的節奏進行朗讀訓練,以此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同時達到既定的朗讀學習目標。其次,可以利用小組朗讀或合作朗讀的方式進行教學。這種方式可以充分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使學生在合作朗讀過程中體會集體的重要意義。另外,在朗讀教學方式中,教師的范讀或者領讀等方式同樣比較重要,可以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使學生充分感受語文朗讀的節奏,幫助學生全面掌握朗讀內容及中心思想[1]。例如,在小學語文《四時田園雜興》的詩詞朗讀教學中,教師即可通過領讀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學生本身不善于對詩詞朗讀進行合理的斷句,教師要發揮引導作用,將詩詞的正確斷句方式進行示范,使學生在教師的示范作用下進行自由朗讀,同時感受通過合理的斷句和節奏初步感受詩詞中主要表達的含義及中心思想。因此,將多元化朗讀方式運用于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可以豐富學生的朗讀體驗,優化學生的朗讀學習效果。
二、注重制定朗讀目標,強化學生朗讀效果
朗讀教學工作中,教學目標的制定至關重要。教師要加強多元化教學目標的制定和運用,使學生在朗讀學習過程中全面提升綜合能力,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首先,認知教育發展目標可以根據朗讀內容進行制定,將朗讀內容中的重點詞句作為認知教育發展目標,使學生在朗讀過程中掌握相關認知內容。其次,教師要注重為學生制定技能發展目標,以培養學生正確的斷句能力、良好的朗讀節奏感等綜合能力為主要培養目標。另外,設計價值觀教育發展目標同樣十分重要,其主要目的在于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內容感受其中表達的豐富感情及中心思想,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除此之外,多元化教育目標的設定中,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朗讀內容設計教學目標,使學生在朗讀學習過程中掌握多方面技能[2]。
因此,在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工作中,強調多元化朗讀教學目標的制定,是優化學生朗讀學習效果的重要基礎。
三、引導學生反思總結,積累豐富基礎知識
學生在朗讀學習過程中,反思及總結是非常重要的。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很多學生在朗讀之后并不擅長進行及時反思及總結,進而導致其學習效果不理想。為了優化學生的朗讀學習效果,加強反思及總結是幫助學生在朗讀學習過程中掌握及積累豐富基礎知識的重要途徑。對此,學生可以從多個方面及多個角度進行反思和總結。其一,根據朗讀過程的節奏進行總結,如果節奏或斷句效果不好,其朗讀學習效果將不會太好。對此,學生可以通過朗讀錄音的方式進行總結。將朗讀的過程進行錄音,并在朗讀之后進行總結,發掘自己朗讀過程中的不足和問題,從而利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解決。其二,反思和總結的另一重點在于積累。朗讀之后,學生要梳理朗讀內容,對其中的重點內容進行反復復習和整理,以此達到深度掌握朗讀內容和認知知識的目的[3]。其三,朗讀總結及反思環節可以通過合作朗讀的互相評價形式進行總結,對合作小組的朗讀過程進行綜合性評價與總結,一方面幫助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了解自身的優勢及不足,另一方面可以幫助評價者取長補短。因此,在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工作中,強調反思與總結的重要意義,并引導學生從多種方式和多個角度進行總結,可以極大地改善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發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四、結語
對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工作進行分析發現,朗讀訓練的具體實施方式十分全面,教師可以因材施教,利用科學的方式為學生設計朗讀訓練方法,同時結合不同的朗讀內容,使學生在豐富的朗讀內容中全面掌握語文知識,在總結反思過程中全面提升語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尤榮.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朗讀訓練[J].科教導刊,2021(3):167-168.
[2]何恩.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朗讀訓練的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4):243.
[3]徐榮.論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朗讀訓練[J].華夏教師,2019(3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