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鵬
摘 要: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愈來愈注重培養高中生的生物學科素養。面對只注重能力或者知識的教學情況,核心素養要求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并體現出學科教育具備的育人價值。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不僅有助于學生實現持續發展,而且還能使學生更好地滿足社會需求,從而使生物學科的教學效率與質量得到有效提高。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生物;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30-015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0.075
《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通常指學生在學習生物課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在解決真實情景相關問題時所形成的關鍵能力以及必備品格。高中生物的核心素養通常表現為生命觀念、科學探究、科學思維、社會責任各方面。高中生物教學中,想要保證學生學習目標順利實現,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高中生的核心素養提高,不僅可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學習成績,并構建高效的生物學科教學課堂,而且有助于提升學生自身學習能力,強化學生的品格,改進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方法,從而使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學習形成強烈的興趣,深入探究相關生物知識,最終使高中生物的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得到有效提高。
一、基于課改3.0的高中生物教學現狀
(一)忽略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意識
新課改3.0背景下,更注重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這就要求學生具備相應的主體意識,且生物教師在具體教學時,也需注重對學生具備的主體意識進行培養。但是在具體教學時,生物教師更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教學內容主要是以考試大綱的要求為中心,沒有在課堂上留給學生充足的自我展現機會與舞臺,學生也無法對自己的真實想法進行及時表達,這就對學生具備的主體觀念體現造成明顯阻礙,不僅影響到以生為本觀念的培養,而且還會影響到學生整體素養的培養與發展。
(二)教學目標不明確
目前,高中生的核心素養培養與實施雖然已經有較長時間,但是仍舊存在顯著的問題,培養高中生核心素養的關鍵影響因素是教學目標的確立不明確,與此同時,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其都更關注學科考試的卷面分數,并將分數當作學生是否優秀及其入學與升學的重要衡量標準,這種狀況下,就會造成生物教學的目標制定不合理,把考試分數當作教學目標,而忽略了核心素養培養[1]。同時,高中生物的教學中,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有效應對高考,而忽視了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這不僅會影響到學生個體的發展,而且還會影響到學生自身核心素養的培養與提高。
(三)教學內容不科學合理
教學的內容通常圍繞教學目標進行安排,如果教學目標出現偏離,且高中生物的教學內容安排也缺乏合理性,這就會對學生自身的核心素養培育造成不利影響[2]。同時,對于生物學科而言,由于其涉及面較為廣泛,僅通過教材表層知識通常是無法使核心素養完全呈現出來的,再加上部分生物教師具備的教學經驗不足,對生物教材的研究不深入,這就導致教師無法將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相關內涵進行全面聯系。
(四)缺乏課外知識的拓展
高中生物作為知識面相對廣的一門學科,僅通過生物教材的相關知識,通常無法使學生形成新見解,這就要求教師需注重課外相關知識的拓展。但是,高中時期,生物教師開展教學的目的通常是促進學生考試成績的提高,并將教材上的相關知識當作全部教學內容,學生通常很少能接觸到課外的生物知識,這種思維面狹窄的教學方式,就會使學生在思考問題的時候缺乏新意、不夠全面。
二、基于課改3.0的高中生物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
(一)構建生物情境,培養生命意識
高中生物課開展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生命的本源,并形成珍愛生命的良好認知,這通常對學生正確價值觀、人生觀的構建有著重要影響。對于生命的起源以及發展而言,其通常貫穿于整個高中階段的生物教學,因此,生物教師在對學生具備的學科素養進行培養時,需將高中生對于生命的認知作為重要教學目標,并以此為學生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生物情境,以此促進學生的批判能力、邏輯推理力的發展,從而使學生形成相應的生命意識[3]。對于高中生物而言,其知識通常較為抽象,學生無法有效理解,尤其是相對重要的實驗考查,學生通常只會死記硬背,在具體考試的時候,遇到問題也無法準確回答,面對該狀況,生物教師就需指定相應的教學方式開展情境教學,這不僅可以使學生的總結能力、自我思考能力得到有效提高,而且還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生物課堂的教學中,從而在循序漸進中培養學生的生物學科素養。因此,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需構建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生物情境,培養學生具備生命意識,并根據生物學科的教學內容,與生活場景、生物實驗等相結合進行情境構建,并指導學生對情境中與生命觀念相關的問題進行思考,促使學生具備相應的生命意識,形成正確的生命觀念。
(二)運用生物規律,培養科學思維
作為較為嚴謹的思維方式,科學思維不僅可以使學生遇到相關問題時更加冷靜,而且還能夠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對相關問題進行研究,以促使學生在之后的學習中,可以通過科學思維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形成科學合理的思維習慣是高中生必備的能力。在對學生具備的科學思維進行培養時,需注重滿足學生自身的認知,而不能單純為了科學思維的形成,超出高中生自身的學習認知。生物教師還需依據高中生物的具體發展規則,促進學生自身思維擴散,從而使學生能夠以日常的學習所反映出的客觀事物,對其生物規律進行探究,并引導學生通過邏輯規則的合理應用,推理出新生物知識。由此可知,培養高中生具備科學思維,不僅是學生需實現的目標與方向,而且還是高中生實現深入學習必備的核心素養??茖W思維主要是學生通過相應的方法對生物規律進行解釋,認識事物以及解決問題的良好思維習慣以及能力。對于科學思維而言,其通常和人們的實際生活具有直接聯系,教師必須對學生具備的科學思維進行培養,以符合時代的要求??茖W思維作為高中生物的核心素養提升與發展的重要思維體現,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成績,而且還能使學生充分把握生物學科結構,從而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以及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