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森鳳
【摘 要】礦區留守兒童教育是一項重要工作,同時也是我國教育工作當前所面臨的關鍵性問題,如何在當前“互聯網+”背景之下切實做好礦區留守兒童家庭教育也是一項關鍵性的教育任務,因此便有必要細致剖析與探討如何針對于礦區留守兒童做好教育工作,促使礦區留守兒童健康茁壯成長。所以在文章中根據當前礦區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提出了相應對策,用以拋磚引玉。
【關鍵詞】“互聯網+”;礦區留守孩子;家庭教育;問題探究
在當前“互聯網+”背景之下,網絡信息技術蓬勃發展,在社會的各個領域當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以及實踐,且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成果,因此便有必要將網絡信息技術融入教育中,以促使教育工作條理分明的進行,并且達到良好的教育成效。針對于礦區留守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來說,需要教師進行積極的分析與研究,細致探討如何將網絡信息技術融入礦區留守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從而使留守兒童得到全方位、立體化的教育培養,用以強化留守兒童的道德認知以及心理品質,助力留守兒童健康茁壯成長,且逐漸成長為我國社會建設與發展階段的優秀人才。
一、“互聯網+”背景下礦區留守孩子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
針對于留守兒童來說,家庭教育問題是其中最為關鍵性的教育內容,家庭教育的質量往往決定了留守兒童的道德認知以及學習態度,因此便有必要強化礦區留守孩子的家庭教育,從而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二者之間能夠相互協調、互相促進,共同達到對留守兒童的良好教育效果,促使留守兒童形成正確性的道德認知,以及良好的思維品質,使其逐漸成長為我國社會建設與發展的優秀人才。從本質上來說,在當前“互聯網+”的背景之下也增加了礦區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便利性,在此期間教師可以通過網絡信息技術與礦區留守兒童的家長取得聯系,同時家長也可以利用電話、手機等無線通訊設備與留守兒童之間進行溝通,從而幫助留守兒童逐漸形成正確的心理認知,且跟隨著家長與教師的引導積極開展自身的學習過程,提高留守兒童的學習動力與積極性,進而更加優質的完成在學校范圍內的各項學習任務,以此強化留守兒童教育工作的質量,提高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實效性。
二、“互聯網+”背景下礦區留守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探究
(一)留守兒童學習自主性不足
針對于礦區留守兒童來說,其學習的自主性不足是其中一項較為嚴重的問題類型,而產生該項問題的主要因素便是由于留守兒童的父母并不在身邊,家庭中也僅有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與留守兒童共同生活,而這種家庭情況便導致留守兒童的學習并未得到有效的看管與照顧,往往在放學之后留守兒童便無法得到正確的管束,祖輩的教育方法與父母的教育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留守兒童往往在放學之后便盡情的玩耍而忽略教師所布置的家庭作業,這對于教育工作質量的提升顯然并沒有任何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會導致留守兒童的自身學業被耽誤,進而成為學困生。產生該項問題的主要因素便是由于在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中缺乏有效的監督與指導,同時留守兒童自身的學習自主性也不足,便致使礦區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頻發,而這顯然并不利于礦區兒童的教育,也有可能導致礦區兒童的心理扭曲,甚至產生厭學、逃學、輟學等方面嚴重問題,而這對于礦區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顯然并沒有任何的促進作用,甚至還有可能導致教師在其中所付出的諸多精力付諸東流,既辜負了家長的期盼,也浪費了教育的精力,同時也不符合我國社會人才培養的要求。
(二)留守兒童存在嚴重的心理問題
針對于礦區留守兒童來說,心理問題也是其中一項較為顯著的問題類型,這一部分兒童常常會出現自卑、性格內向、沉默寡言、封閉內心等方面問題,所以留守兒童在學校之中往往不愿意與同學或者教師之間進行溝通交流,同時也不交朋友,往往一個人做事情,甚至對于教師的教誨也置之不理,導致教育工作的質量受到影響。在實際當中,產生該項問題的主要因素便是由于留守兒童在成長階段并沒有父母的陪伴,僅僅在祖輩的身邊長大,而祖輩的教育方式傳統老舊、方法簡單,并不能夠達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同時也有可能導致留守兒童出現逆反心理,而這對于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顯然并沒有任何的促進效果。這一部分留守兒童往往出現內心較為脆弱、敏感、自卑等方面傾向,缺乏父母的關愛也導致這一部分兒童內心扭曲,甚至產生一定的行為偏差,這些心理健康問題都會在留守兒童的內心持續性積累,若不及時采取正確性的教導措施,便有可能產生留守兒童的性格缺失,價值觀認知錯誤等方面問題,很顯然并不利于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
(三)網絡安全隱患較大
網絡安全隱患較大同樣也是礦區留守兒童教育工作當中所面臨的一項關鍵性問題,在當前“互聯網+”的背景之下,網絡信息技術蓬勃發展,雖然網絡信息技術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諸多便利,但在其中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若是留守兒童在放學之后缺乏管束,便有可能偷偷去到網吧之中,一旦迷上網絡游戲便會導致留守兒童喪失學習的動力,同時由于留守兒童的心理發育尚未成熟,缺乏一定的自制能力以及辨別是非的能力,所以也更容易在網絡世界之中受到拐騙,針對于互聯網之中的不良誘惑也很難抵抗,很有可能出現留守兒童沉迷于其中的問題,導致留守兒童的心理成長容易出現錯誤的價值觀念以及歪曲的人生取向,導致留守兒童無法健康成長,同時也對于教育工作造成了極大的阻礙,所以如何杜絕網絡問題、督導留守兒童正確看待網絡也成為一項關鍵性的問題所在。
三、“互聯網+”背景下礦區留守孩子家庭教育問題的對策
(一)豐富教育內容,激發留守兒童學習興趣
在礦區留守兒童教育中,首先需要注重豐富教育內容從而逐漸激發留守兒童的學習興趣以及愛好,使留守兒童能夠積極參與到學習當中,且充分利用在家庭之中的學習時間,從而幫助留守兒童逐漸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以及良好的學習態度。在實際中,教師要注重對于課堂教育內容的思考與規劃,以多元化的教育措施對留守兒童進行教育,確保留守兒童得到充分符合自身思想認知能力的教育方法,且可以在學習中展現出良好的積極性與動力,促使礦區留守兒童健康茁壯的成長。例如:在教育工作期間,可以積極開展多元化的教育活動,通過教育活動使留守兒童在其中感受到快樂,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并且愿意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之下參與到每一次的課堂學習任務中。在此階段,教師可以適當性運用網絡信息技術,通過網絡信息技術查找網絡中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小視頻或者是文章等,以供留守兒童學習觀看,從而通過小視頻達到對于留守兒童的良好教育效果,提高留守兒童教育的質量以及實效性。此外,教師也要針對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措施,例如:通過家訪的形式督促留守兒童認真完成家庭作業,使留守兒童能夠充分利用自身的學習時間,用以提高教育工作的質量以及時效性,切實做好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
(二)強化監護人的教育意識
強化監護人的教育意識同樣也是做好礦區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關鍵性措施,在此階段教師要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通過網絡信息技術與留守兒童的監護人進行及時的溝通與交流,從而在溝通交流階段掌握留守兒童監護人的內心想法。同時,教師也要注重向留守兒童監護人傳授正確性的教育理念,強化其教育意識,促使其端正對待留守兒童的教育,從而能夠通過電話或者是手機等無線通訊終端督促留守兒童的學習,而這對于礦區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積極影響,有利于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此外,學校也可以通過召開每學期一次的家長會要求每一個留守兒童的家長都必須參加,在家長會上提醒留守兒童的監護人保持對留守兒童的正確教育,向其傳達正確的教育觀念與教育方法,使留守兒童得到更多的關愛,讓留守兒童體會到家庭的溫暖。同時也要讓監護人及時對留守兒童進行管制與約束,使留守兒童能夠規范自身行為,積極開展學習,助力留守兒童的健康茁壯成長。
(三)教導留守兒童正確看待互聯網
為了提高礦區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工作的質量,強化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同樣需要教師教導留守兒童正確看待互聯網,以杜絕互聯網的戕害,使互聯網成為學生學習的工具,而不是利用互聯網玩網絡游戲或者是瀏覽其他不良信息。首先,教師可以在班級的范圍之內進行積極宣傳,讓班級的留守兒童逐漸認識到網絡的危害性,以及如何正確使用互聯網開展自身學習,同時對于留守兒童也要進行適當的監督與管教,使留守兒童能夠充分利用自身的學習時間。在利用互聯網階段,教師要教授留守兒童使用互聯網搜索學習資源,使留守兒童能夠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例如:利用云直播、云視頻等形式讓留守兒童開展學習,而不是僅僅利用互聯網進行網絡游戲,通過這樣的措施也可以使留守兒童足不出戶學習到更為豐富的知識,拓展留守兒童的知識范圍,提高教育工作的質量以及實效性。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礦區留守兒童教育在我國教育事業之中是一項關鍵性的問題,如何促進礦區留守兒童的健康茁壯成長也成為無數家長以及教師所關心的焦點問題,因此便有必要在當前“互聯網+”的背景之下細致剖析與探討礦區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并且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育對策,用以助力礦區留守兒童快樂的學習與成長。
【參考文獻】
[1]劉霞,官玉琴.“互聯網+”教育背景下留守兒童犯罪的預防措施研究[J].法制與經濟,2016,000(012):44-47.
[2]王倩倩.“互聯網+”背景下農村留守孩子家庭教育問題探究與解決對策[J].新課程,2020(37):18.
[3]閆文軍.西和縣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探究[J].科學時代,2014,(9):549-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