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麗麗
摘 要:數學在我國教育體系中,一直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盡管近年來,我國的教育課程體系一直在不斷地進行變革,但數學核心地位一直是不可撼動的。甚至在現在的教學環境下,人們越發重視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培養,對學生的數學教育也有了更高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文章基于當前的高中數學教育現狀和不足進行詳細的分析,給出相應的改善意見。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設計;核心素養
一、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下一代的素質培養越來越重視。高中學生作為下一代人才的主力隊伍,是未來各個領域中的人才儲備軍,因此國家和社會對高中生的教育培養格外的重視。往年的應試教育模式下,學校更重視學生的考試分數,但隨著社會文化的普及發展,學校越來越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科核心素養。在高中的數學教學中,教學大綱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調整,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老師們的教學方式,給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和壓力。因此,如何在順應高考的大趨勢下,培養好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是當下高中數學老師需要嚴肅面對的問題。只有正確認識到當下教育中存在的現狀和不足,才能針對性地去做出調整,才能從根本上提高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滿足社會對現代化人才的需求。
二、 高中數學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一)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學生的核心素養,即存在于學生思想精神里的三觀和思想情感以及核心知識技能的綜合體現。這一概念提出,很快得到教育界的廣泛認同和關注。因此,近些年來,高中生的核心素養培養越來越受到各界的重視。學校設置考試的本意是為了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幫助學生更客觀地發現自身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漏,及時去補充和矯正,為未來的專業選擇和深造奠定扎實的基本知識基礎。但隨著應試教育帶來的影響,老師們更多的是圍繞解題思路來進行知識講解。因此更要重視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現代化社會的發展需求,明確學校教學培養目標,提高教學質量。
(二)核心素養的必要性
我國市場經濟以及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之下,對人才的要求日益嚴苛,單一的高質量專業人才已經不能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社會需要更高級的復合型人才。在這樣的社會需求背景之下,就業崗位的競爭,很大程度上都是人才之間的競爭。因此更加迫切地要求學校要重視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培養,以此來利用數學訓練學生的大腦邏輯思維能力,健全各方面的素養,促進社會需要的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真正發揮出學校培養人才的作用,促進我國的人才強國發展。
同時,培養核心素養,對學生而言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現在的高中生學習壓力過大,學業繁重,要求學生要具備更強的心理素質來應對這些壓力,因此加強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就顯得至關重要了。加強高中數學的核心素養培養,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清晰地認識到數學學習上的不足和誤區,及時改正,找到正確的學習方向,調整好學習心態,緩解學習壓力。同時,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提高了,也有利于更好地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幫助他們樹立更科學的學習觀念。
三、 高中數學的核心素養教育現狀
(一)數學學習難度大,打擊學生積極性
高中的數學在整個的學生學習歷程中,處于一個比較有難度的階段,分水嶺異常明顯,整個數學課程的內容設計都相對比較晦澀難懂。數學核心素養內容包括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象、數據分析等六個方面內容,這就要求學生要具備非常扎實的數學基礎知識,且還要有強大的想象力以及數學的邏輯推理能力。學生在高中前的小學與初中階段,對數學的知識掌握程度不同,綜合素質以及學習能力的不同也會對高中的數學學習產生極大影響。學生的綜合能力參差不齊,隨著高中數學的課程推進,他們的數學學習效果差距會越拉越大。一些能力稍弱的學生跟不上優秀生的進度,很容易形成自卑心理,甚至是厭學,排斥數學,對身心的發展都很不利。學生對數學的厭學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給教師推進教學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礙,不利于數學教學工作的開展。
(二)授課方式落后,教學理念固化
高中的課堂教學和授課模式是受應試教育影響最深的,在這個階段,基本上數學課程都是圍繞高考而設立的。很多教師抱持著傳統落后的授課方式和教學觀念,對學生的數學培養,更多的是一言堂式的刻板教學,將知識點灌輸給學生,授課方式呆板無趣,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這種灌輸式的授課方式,知識點講解過于迅速,很多學生難以跟上老師的節奏,這不僅會影響到老師自己的課堂教學質量,也會極大地影響學生的數學知識吸收效果。不僅如此,老師的教學內容也只停留在教材知識點的講解、解題思路以及各種解題技巧上,教學觀念固化,只圍繞著應試來展開,對學生的內在核心素養的培養嚴重忽視,導致學生的思維也只停留在書面的解題應用上,難以真正將數學思維運用到實際生活和操作中去。
(三)經驗總結缺乏,核心素養培養流于形式
由于對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培養是近些年提出的,很多教學都還處于不成熟的摸索階段,沒有成熟的數學核心素養培養體系和實際教學操作方案。因此很多教師在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時,沒有經驗總結的習慣,對教學方式缺乏思考,這就使得“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流于形式化,很多教師沒能真正將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重視起來。加上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學沒有一個規范的教學評價,這也就使得教師更難以對培養數學核心素養的教學方式做出真正有效的總結和改進。
(四)教學過于刻板,忽視學習主體
在所有階段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都是重要的學習主體。但是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往往都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將課堂變成老師的“一言堂”。教學離不開學生的自主思考,數學作為偏重邏輯思維的一門課程,更是如此。但由于現在的很多老師受應試教育影響,在教學實踐中,更多側重于數學習題講解、給學生布置大量習題、訓練學生解題能力,這就導致在數學課堂上,學生更加被動地接受知識,老師成了課堂的主體。這不僅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創新性思維的培養、個性的發展,也違背了新課程標準對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要求。學生在課堂上難以真正發揮出自主性和探究性,很大程度上也使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培養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