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星
摘 ?要:認字教學本就是小學語文學習的基礎,扎實的認字量才能有效確保語文學習活動的順利開展,語文本就是一門復雜的語言,同理漢字也是如此,這也加大了認字教學難度。為了有效提高語文認字教學效果,本文則以一年級語文認字教學為例,對認字教學現狀與優化策略展開探究。
關鍵詞:小學教學;小學語文;認字教學
小學低年級學生認字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基礎部分,對于學生學好語文、語文素養與能力發展而言都十分重要。對于小學低年級語文課程教學活動中更是如此,而為了有效改進小學一年級語文認字教學,本文就其教學現狀及優化對策展開了如下探討。
一、小學一年級認字的教學問題
(一)不注重激發學生的認字興趣
教師在一年級認字教學課堂上,依然還是會采用傳統認字教學手段展開,通常都是教師按照在黑板上提前畫好的田字格來書寫,然后再帶領學生進行仿寫。這一種認字教學形式枯燥無趣,促使學生對于認字教學的興趣不足,無法有效激發學生的認字自覺性,甚至還會降低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不利于認字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二)課本內容梳理及歸納不及時
就目前小學一年級認字教學現狀來分析,教師在備課的時候,經常會敷衍了事,沒有對課本認字內容進行及時梳理與歸納,也沒有按照漢字特點來對學生展開分類教學,這使得認字教學毫無章法、內容也比較混亂,這種情況下學生自然也會對認字學習產生抵觸,不利于認字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學生個體有差異
現如今很多學生家長在學生上學之前就已經教授了一些簡單的漢字,所以在一年級認字教學課堂上,學生個體學習能力和認字基礎是存在差異的,這也進一步加大了認字教學難度,教師若無法考慮到這一點也會降低認字教學效率,不利于學生的提升與發展。
二、小學一年級認字的教學策略
(一)創新認字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認字興趣
1.把抽象漢字具體化、形象化處理。在小學一年級認字教學課堂上,為了能夠有效提升認字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將一些抽象化的漢字符號具體化、形象化處理,這樣就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認字效率。很多漢字都是由象形文字演變而來的,教師在一年級認字教學課堂上即可針對這一特性來將抽象的漢字符號具體化處理,采用形聲造字的方式來為學生打造出一個生動、形象的認字教學氛圍,有效激發學生的認字興趣,同時讓學生在認字教學課堂上更好地感受到漢字的魅力,從而有效優化認字教學。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述“水”這一漢字的時候,即可借助于多媒體技術來為學生展示出象形文字“水”,通過形象化、具體化的象形文字來讓學生對“水”這一生字形成有效記憶,這樣就能有效優化一年級認字教學,同時有效提高學生對于漢字的興趣。
2.在游戲中幫助學生認識漢字。游戲對于一年級學生而言本具有莫大的吸引力,一年級學生年齡尚小,天性活潑好動、天真爛漫,所以,游戲是他們十分感興趣的教學形式,在游戲過程中學生表演欲以及模仿能力也會明顯增強。為此,小學一年級認字教學活動在實施的時候,教師還可以借助游戲教學法來激發學生漢字學習的興趣,這樣學生才會更容易接受生字,而且整個認字教學課堂也能因此而變得更加具有活力和樂趣。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猜字謎、詞語接龍等游戲來對學生進行認字教學,這樣就能有效優化一年級認字教學方式。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默”生字教學的時候,即可為學生展示出如下猜字謎的游戲:“一人一張口,口下長只手,請同學們猜一猜是什么字?”這樣就能讓整個認字教學變得更加具有樂趣。
(二)善于梳理歸納教材內容,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
教師在小學一年級認字教學課堂上,一方面需要善于梳理與歸納教材內容,將教材上的內容轉變成為通俗易懂的內容,這樣才能有效促進學生理解,從而改進認字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特點來展開認字教學,考慮到一年級學生接受能力較弱,教師在認字教學之前可以先對教材內容進行梳理與歸納,同時將認字技巧以及方式進行適當分類,這能有效促進學生接受和理解。例如,教師在課前可以將“人、從、眾、木、林、森”等生字進行歸類,然后在課堂上歸納整理來講解,這樣學生整個生字記憶才會更加深刻,從而有效優化一年級認字教學。另一方面,教師在認字教學課堂還需要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在教學課堂上需要做到有教無類,畢竟學生學習能力、認字基礎本就存在差異,所以,在認字教學課堂上不能采用傳統一視同仁的方式對學生展開認字教學,還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多關注學生的認字進度,然后對一些認字能力較弱的學生及時給予幫助,這樣才能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在認字教學課堂上有所收獲。
(三)將認字教學放在完整的語境中
認字教學不能獨立存在,還需要將其放在完整的語境之中,教師在認字教學課堂上若完全脫離文本語境,只是帶領學生認識漢字,這種教學方式明顯不合理,畢竟認字教學的目的最終還是應用。為此,教師在一年級語文認字教學過程中,還需要將其放在完整的語境中,這不僅能夠有效強化學生認字記憶,還能讓學生對生字形成更為深刻的認識,還能在認字教學的同時,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所以,教師在語文認字教學課堂一定要注重在語境中鍛煉學生認字能力。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課的教學過程中,即可在認字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對文章進行默讀、集體誦讀、分組討論,采用多種手段來強化學生對于課文內容的理解和熟悉,這樣學生就能在反復閱讀與誦讀中更好地認識文章之中的重點生字。這樣學生在今后看到“吃”這一生字,自然也就能夠迅速反應出“吃水不忘挖井人”這一句俗語,從而就能有效提高認字教學效果,讓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在認字教學課堂上得到有效提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小學一年級語文認字教學課堂上,一定要把握好一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開展認字教學活動,聯系學生實際生活、靈活運用多種手段來提高學生的認字量,從而有效促進學生語文學科能力及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許興偉.農村小學低年級認字教學現狀及對策的研究[J].作家天地,2020(12):31.
[2]何思源.部編版教材下小學一年級認字教學現狀及實施對策[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9(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