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瑞昌
摘要:初中數學中,探討圓的教學內容占據初中數學內容的很大一部分。可以說,探討圓的性質和特征是初中數學幾何中較為重要的一部分。不過學生想要學會這門課程,也不算太難。教師首先應該給學生尋找一個切入點來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活躍課堂的氛圍,這樣才能讓初中數學策略有效進行。
關鍵詞:初中數學;圓的教學;策略探討
引言:
圓是一個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的特殊圖形,首先教師可以從生活中來尋找突破口切入,來引起學生的興趣和疑問。其次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自己尋找圓心,讓學生明白哪里有圓心、哪里有圓,從而進一步深化圓的認識。本文在此基礎上闡述圓的形成方式和基本特征,希望可以幫助學生能更進一步的學好初中數學中這一重要環節。
一、圓的概述
圓是一種相對于其他圖形來說較為特殊的圖形。簡單來講便是一個平面所存在的無數個點,到一個點的距離都是一樣的。這些點的集合便是圓。而這些定點的中心點則叫圓心。現代我們將畫圓的工具叫做圓規,這個工具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說明圓的性質,也就是一個圓心和一段確定的半徑所畫出的圈。每一個圓都是一條閉合的曲線,而曲線以內的圓內部,則能夠與圓的內部相切這些閉合曲線便是圓周。圓周的長度可以稱之為圓。本課內容中教導學生學過了幾種平面圖形后的基本參數,讓學生對教學中的點、線、面以及軸對稱等基本概念都有一個初步認識后,引出圓的概念和方式方法以及比較常見的圖形中引出來的方式方法,介紹給學生一些并沒有介紹過的圓的定義、外形和圖形。學習“圓的認識”一課的出發點是讓學生對幾何圖形有初步的認識,從圖形、線段和對圓的認識的為切入點進行學習,同時在學習圓的過程中加強學生對空間思維能力,也是重要的教學內容。
二、初中數學中關于圓的教學策略分析
(一)引導學生盡量找到圓心,從而進一步深化對圓的認識
圓的一個特殊標志便是圓心。有了圓心,才有圓。教師可以根據圓的這一特征作為對圓學習的切入點,這樣才有利于學生掌握圓的性質。教師在給學生講述圓的知識時,要向學生提出圓規的支點概念,讓學生提前預習圓規的圓心,教導學生利用游戲和操作活動來活躍課堂氣氛。比如,教師可以嘗試準備一個圓形紙片,并指導學生分組將圓形折成雙向重合點,從另一個角度重復第一次的做法。最后,標記同一個圓上的兩個折痕相交的點[1]。學生們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后才會對圓心的折痕有一個基本的認識。而利用這些折痕教師不僅傳授了學生的知識,更讓學生得到更多的快樂。在鞏固新知識、揭示圓的認知和分析后,讓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一些特征和基礎,概括并引導學生學習圓的觀點和概念,
(二)根據學生對圓中心對稱的了解來探討圓的認識
經過動手操作后學生可以對圓有一個基本的認知,教師應順著圓的中心對圓形圖形的性質引入同學們對圓的思考和認知。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反復折出的折痕指出圓的半徑和直徑,兩個半徑的夾角面是扇形。并引導學生計算圓周長、圓形面積、扇形周長、面積的公式等有關圓的更深層次的知識。通過對圓性質的分析和探究,更進一步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再比如教師可以找一些與圓相關的題目,來加深學生對圓的認識和理解,并進一步探討圓在生活中的應用。
(三)靈活運用圓的知識,來解決現實中的難題
圓這一章節中,教師應盡量讓學生在掌握圓知識的基礎上,求圓的周長和面積,這樣才能更進一步的解決與圓相關的問題和知識。在解決這一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圓的性質和知識,并以此來鍛煉更為有效的教學方式。比如,教師可以嘗試將圓的知識都統一整合起來,并根據知識點提出一些與圓知識相關的問題,并利用圓本身的特征幫助我們解決不少生活中的難題。比如,利用圓的周長和面積,可以計算生活中一些圓形截面圖的大小,從而方便我們的生活。比如籃球、足球等的周長和截面面積,客廳的半圓形地面等。這對我們計算這些圖形的大小提供了理論知識基礎。
(四)結合多媒體來提高課堂教學的靈活性
在現代化教學手段不斷豐富的今天,數學教學自然也不該僅僅局限于黑板。教師可以適當運用多媒體展開更先進的教學方式,爭取為學生建立更為多元化的課堂教學體系。在教學階段恰當使用多媒體教學,來讓教學的內容更加豐富流暢,同時也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畢竟,初中階段知識難度增加,學生在這個時期學習知識很容易激發學生對知識學習的興趣。對于圓的教學,多媒體的形式可以給學生呈現更豐富的數學課程[2]。比如,當教師在授課時研究圓的半徑和直徑時,教師不僅可以讓學生用手動的方式來畫一畫、折一折、量一量,還能用圓形半徑畫出很多很多條半徑。在此基礎上運用多媒體動態演示出同一個圓中的圓心和無數條線段,給學生以強烈的視覺刺激,讓學生體會到圓形中更多形象化、具體化的理解,讓教學的過程也變得更簡單清晰、一目了然,也讓學生更容易接受。
(五)利用圓的一些特殊性質來解決有關圓的問題
圓的特殊性質有很多,比如圓的參數、軸對稱、輔助線、圓周角定理等。有關圓的對稱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定理——垂徑定理。很多時候,圓的重要性也需要垂徑定理來推敲決定。通過作圖、做圓的輔助線以及計算圓的對稱等方式來進一步形容圓教學的難點和重點。圓的求高也就成了這道題的重點,做一條平分輔助線后,對圓的中心對稱圖形是根據圓形周身進行的對稱他圖形,圓上的所有點也就成為了這個圖形的對稱點[3]。如果將中心對稱的兩個圓看成是一個圖形,那么兩個圓鎖組成的圖形就是中心對稱圖形。圓周角指的是圓角上的兩條弦,通過圓周角將這條弧證明題、計算題等成為快速尋找結題思路的方式。畫輔助圓求三角形度數是輔助圓的幾本應用,也是三角形度數中的一半方式。根據一個公共點作出一個頂點,從而畫出三角形的外接圓,從而建立起三角形和輔助圓之間的相應關系,解決三角形為頂點的圓形難題。
三、結束語
圓作為一種基本的平面圖形,是初中數學中比較常見的數學知識類型。圓的特殊含義和用途很廣泛,當我們遇到一些較難的數學問題用常規的方式無法解決時,不妨采用畫輔助圓的方式將問題簡單化。根據本文對圓知識策略的一些論述,我們可以正確引導學生們對圓相關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探索,這樣才能更進一步的提升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韓世華;;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創意與教學策略創新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年11期
[2]孟慶展;馬志萍;;微課與初中數學的融合與教學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8年04期
[3]王娟;;淺談初中數學整體性教學策略的運用[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8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