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亞萍
摘?要:高中語文教學中,古詩文閱讀教學占據了比較重要的位置。古詩文精練的語言和豐富的內涵對于學生來講是學習的一大難點,對于教師來說也是教學中一大挑戰。群文閱讀和古詩文教學相結合,是適應新時期課標要求、培養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有效途徑,對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是對于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建設發展人才的要求。
關鍵詞:高中語文;古詩文;群文閱讀;實施路徑
一、 引言
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學生對于古詩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僅關系到學生高考成績,還影響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傳承。然而,高中學生對于古詩文表達技巧和語言架構的了解不夠,古詩文教學中存在課堂氛圍枯燥、學生積極性不高的現象。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應用,就是拓展學生古詩文閱讀量,增強學生古文理解力的有效途徑。將群文閱讀教學方法與古詩文教學內容相結合,就是學生和教師圍繞一個或者多個議題,對于一組古詩文文本進行集體閱讀,最后達成一定共識。該方法使學生和教師之間產生了良性互動,促進學生樹立完整把握古詩文內容和含義的信心。
文章首先進行了群文閱讀的意義分析,再結合現階段古詩文教學現狀,主要論述了精心挑選閱讀素材、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豐富文本呈現形式三個優化群古詩文群文閱讀教學的具體途徑,旨在為高中語文教師提升古詩文教學質量提供參考。
二、 古詩文群文閱讀教學的意義
古詩文群文閱讀教學方法的合理應用會直接影響高中古詩文教學質量。新課程標準要求高中生經過系統訓練后具備語言建構和運用、思維發展和提升、審美鑒賞和創造、文化傳承和理解四個方面的核心素養。而將群文閱讀和古詩文教學相結合,是適應新時期課標要求、培養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有效途徑,對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增加了學生古詩文閱讀量
高中部編版教材中選取了比較多的古詩文文章,但是,語文綜合素養的形成依靠課本上的內容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通過搜集古詩文素材,將一組古詩文進行有機組合,相較于只學習課本上的古詩詞,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接觸到的古詩文文章數量顯然會增多。并且,教師組織學生在規定時間內進行集體閱讀,有利于提升學生閱讀時的專注力,這對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養成良好閱讀習慣具有重要意義。
(二)增強學生對于古詩文的理解
加強對于某一主題的古詩文文本的群文閱讀訓練,學生能夠掌握不同的作者筆下對于主題的差異化表達。換言之,在不同的作者筆下的同一主題,可能使用不同的詞匯和文章結構,這種思想感情的詞匯多樣化表達和呈現能夠通過相關古詩文文本素材的對比分析過程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在長期的閱讀訓練中對于各種類型的主題都形成了個人的語言建構和運用能力,同時也使得學生逐漸提升了詩文的理解能力和鑒賞能力。
(三)有利于學生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學生在廣泛的古詩文閱讀中能夠體會到漢字表達的獨特魅力。古詩文作為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語言精練而含義豐富。經過系統的古詩文群文閱讀,學生能夠從各個時代詩人的筆下了解到國家歷史上經歷的榮辱興衰,或許能夠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中華民族頑強不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久不衰的內在因素。經過傳統文化的洗禮和熏陶的高中學生,或許會更加積極主動地爭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
三、 高中古詩文群文閱讀教學現狀分析
(一)師生未能形成平等交流的關系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之中,大部分情況下是以教師主導課堂為主要教學形式的。長期執行下來后,教師和學生之間就存在一條無法跨越的鴻溝,學生以教師的講解為古詩文內容解析的標準,而教師又因故步自封的心態未能聽到學生的聲音。教師的權威性和學生的怯懦心理導致學生和教師之間的實際關系是不平等的,因而也未能有效進行古詩文內容探討。這嚴重違背了群文閱讀模式中教師和學生討論達成共識這一內涵,不僅影響了古詩文閱讀教學進程,還導致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得不到發揮。
(二)古詩文群文閱讀材料不足
高中語文教師的教學任務比較繁重,教學壓力也比較大。因此進行教材內容授課后,留給教師搜集語文教學素材的時間就比較少。在時間有限而搜尋資料效率低的情況下,部分教師對于古詩文閱讀素材的準備工作就存在簡單應付的嫌疑,導致古詩文群文閱讀資源不充分或者不具有代表性,古詩文閱讀后續步驟的有序開展受到嚴重的阻礙,古詩文閱讀教學效果不佳。
(三)“唯成績論”思想觀念的負面影響
高考是高中階段的學生、家長、教師最為關注的話題。教學方法的調整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在多數教師眼中都是以提高學生高考成績為最終目的的。然而,古詩文群文閱讀更加傾向于學生知識和語言的建構以及自覺傳播傳統文化意識的形成,學生考試中能夠爭取到古詩文相關的分值,只是古詩文群文閱讀教學目的達成過程中呈現出的一小部分效益。而部分教師對學生的能力要求卻僅止步于學生能夠應付卷面考試,導致古詩文群文閱讀教學的設計方案以及實施過程存在缺陷。
四、 古詩文群文閱讀教學路徑探究
針對現階段古詩文群文閱讀教學的現狀,高中語文教師應該秉承創新進步的發展理念,根據教學具體實施情況,做出合理科學的教學方案調整。文章主要論述了三種教學途徑的具體應用:精心挑選閱讀素材,為群文閱讀教學開展提供充足準備;發揮學生主動性,提升學生古詩文閱讀教學參與感;豐富古詩文文本跨媒介等多樣呈現方式,優化學生學習的視聽體驗。
(一)精心挑選閱讀素材
高中語文教材中蘊含了豐富多樣的古詩文文本,其大部分內容是基于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選用的,與學生以往學習的內容具有較強的銜接性,所以教材中選用的文章也極具開展群文閱讀的價值。但是僅僅依賴于教材文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拓展,學生無法進行更寬泛和深層次的閱讀。因此,教師還需要進行教材外古詩文閱讀材料的搜集。在搜集材料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發揮個人專業和能力的優勢,組織學生進行素材搜集,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主題。材料的搜集一方面要考慮學生個性化需求,另一方面要考慮素材的經典性和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