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麗萍
摘?要:隨著時代發展,項目式學習已成為全球教育教學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是當代人才所必須具備的素養和能力。項目式學習是建構主義理念下產生的以學生為中心的一種教學方式,它主張學生要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解決或完成一項現實生活中的任務。在解決問題或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和能力。
關鍵詞:項目式學習;核心素養;實踐能力
一、 引言
項目式學習是建構主義理念下產生的以學生為中心的一種教學方式,它主張學生要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一項現實生活中的任務。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精心設計項目作品、認真規劃項目任務,進而逐步獲得包括知識、思維能力、關鍵品格等在內的現代社會所必備的核心素養。以用促學,在用中學,學與用合二為一。
二、 項目式學習的意義
(一)項目式學習對學校的意義
項目式學習為學校的課程變革增加真正的實施元素。學校的課程改革往往容易雷聲大,雨點小,停留在文本和概念上。項目式學習的特點在于,它是一種學與教的變革,確實會改變學與教的真實行為,突破了紙上談兵的困境。同時,項目式學習還是課程的一種組織形態,它所形成的這種多樣化的課程主題對學校的各個學科的課程結構是一種有益的豐富,具體體現在拓展型、研究型課程的結構和實施方式上。項目式學習促進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探究實踐過程中綜合運用學科的知識、技能,促進學生全面綜合發展。
1. 成為更有吸引力和朝向未來的學校
項目式學習讓學校對學生更具吸引力。這一代的學生,經歷了數字化的沖擊,時常抱怨學校的課程無聊和無趣。而在項目式學習中,學生的學習是主動而非被動的。他們能夠把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與現實社會中的知識相聯結,所以學生在學習中也會變得更加投入。項目式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通過學習,學生對學習內容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相比于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項目式學習能夠使學生對所學內容有更長久和更深刻的記憶。也正因如此,學生可以更好地將項目式學習中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的其他場景。
2. 促進學校與家庭和社區的聯系
項目式學習將學生、學校、社區和現實世界有機地聯系起來。通過項目式學習,學生們可以探究和解決一些對自己、社會和世界有意義的現實問題。在開展項目式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有機會置身于真實的職場氛圍中,學習怎樣與成人去交流。家長們也有更豐富多樣的和學校、孩子深入接觸和交流的機會。這些經歷將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明確他們的職業興趣。
3. 有助于推進教育公平
項目式學習能夠挖掘不同風格和類型的學生身上的潛能。一個好的項目可以幫助學生發現自我,讓他們發現學習中的樂趣,甚至完成一次關于學習的蛻變。項目式學習成果能夠激發學生內心的責任感和目標感。他們會看到自己所在的環境會因為他們的努力而發生改變。
(二)項目式學習對學生的意義
從認知神經科學和實證研究等多種角度來看,效果好的項目式學習會促進學生的大腦發育,讓學生學習變得更專注、更具有主動性,同時會讓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更加持久,更容易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概念的遷移和拓展。
1. 項目式學習促進兒童大腦發育,今天,0至6歲兒童大腦發育的重要性已經成為一件不言自明的事情。早期兒童的項目化學習早在意大利的瑞吉歐的方案(project)教學中就已經嘗試過了。
2. 項目式學習對不同類型的兒童,尤其是對學業不良的兒童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現有研究考察了項目式學習對不同類型兒童的實證研究效果,結果發現項目式學習使不同類型的兒童在知識的傳遞(Gcier ctal. 2008)、知識學習的深度、主動投入的學習態度和自我認識的發展(Duncanetal. 2011)上有更好的表現。尤其對學業中等或不良的兒童,項目化學習更加有效。
3. 項目式學習指向學生形成大格局的心智。項目化學習最終指向的是兒童心智成長和轉換的自由,這種心智的自由避免用機械的、低級的聯系看待世界,注重用不同的“透鏡”去理解世界的基本運作方式。學生可以通過機械地重復,或者游戲化的方式去不斷練習生字、公式等事實性和程序性的知識,這樣可以很快取得成效。但這種方式記憶往往將教育的目標局限在細小的、具體的、可以被檢測的知識、技能上,而放棄了兒童形成更靈活的、更大格局的心智習慣的可能性。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如果學生從未獲得思考和承擔某個項目的機會,我們將很難期望學生會在類似的情境中能夠自發進行思考和決策。如果學生從一出生就被要求要服從權威,他們就無法形成創造力,如果學生從未進行過學科之間、自我與學科之間或者學科與生活之間的關聯性的思考,那么,學生的思考力和執行力將會受到非常大的束縛。
三、 項目式學習的現狀
項目式學習已經成為全球的一種教育趨勢和教育重點,是下一代人才在當今社會取得成功所必需的素養和能力。項目式學習是一種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在當今社會所需的學科素養和能力的教學方式。通過設計項目式學習的一個單元或是一個單元的幾個部分,學生通過對學科工作中的具體任務來思考和實踐,最終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
現今中小學教育重視應試,輕視育人。教育的目的狹隘,導致學校學習變成了死記硬背、題海戰術,培養出來的人才存在著高分低能、有識無德等問題。那么,怎樣才能解決這一問題呢?本課題組一致認為學校要通過開展項目式學習來打破這種照本宣科、反復練習的常規教學方法。在項目式學習中,學生所做的工作比傳統的作業更加的真實,學校對學生的評價不僅要通過考試,還要注重讓學生應用知識和展示技能,這就為孩子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自我肯定的機會。
對教師而言,項目式學習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有些教師很有興趣去嘗試,大多數教師會害怕,覺得很難,擔心和考試沖突等。而那些真正投人嘗試的教師則對項目化學習有更積極的態度。探索未知的過程會避免重復教學帶來的煩瑣、平庸感。人的大腦其實一直都在尋求新奇感,學生如此,教師也不例外。項目式學習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索未知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