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艷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當今時代對于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斷改變,如今的教育早已不再如過去傳統教學模式那般死板而又單一。現在的教學理念,更加注重對于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問題意識的養成也不是孤立的,需要從小學教學的多方面入手,逐步滲透養成。文章通過對小學數學教育中問題意識的培養進行分析,以求能夠建立更加高效的教學氛圍,充分激發學生學習欲望,逐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關鍵詞:數學教學;問題意識;策略探析;小學課堂
一、 引言
小學數學教育中,問題意識的培養是鍛煉學生思維能力和思考能力的重要教學任務。當下的數學教育中,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認同問題意識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學生的主體作用難以發揮,學生即使有問題也難有足夠的機會在課堂上提出。在課堂學習中,學生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學習知識就是在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因此,學生想要更加高效地學習知識,問題意識的培養是重要的。但是,由于當下的小學數學教育缺乏系統科學的指導,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依然處在被動狀態,落后的教學思想嚴重阻礙了數學課堂問題意識的培養,導致學生問題意識薄弱。為了有效培養學生問題意識,文章結合實際教學過程,針對當下的教學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二、 小學生數學課堂中問題意識培養的現狀
通過對現有研究的分析,結合筆者自身的實際教學情況來看,當下小學數學課堂對于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相對薄弱。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小學生本身缺乏質疑意識,對于教師說出的話沒有判斷力,在學生心中,教師的地位非常高,從而導致哪怕教師口誤講錯知識,學生也不會懷疑。對于教材和參考書也很少有批判精神,認為課本是絕對的權威,導致當他們在學習時,如果遇到自己想法與課本內容不同時,首先也會對自身產生懷疑,很少會堅持自己的想法。其次,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提問能力較弱,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很少數學生會主動提出問題,大多數情況下都只是被動接受知識。即使學生主動表達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有時受限于較差的表達能力,導致很難將問題表達清楚。此外,由于長時間的被動學習,學生在學習中很少主動思考,這就導致他們提問的意識相對薄弱。最后,小學生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即使發現了問題,他們也不知道如何解決,或者缺乏舉一反三的能力。
三、 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問題意識養成的意義
隨著新教改的不斷深入,如今的小學數學教學越來越注重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因此,教師需要在課堂中給予學生一定的空間和時間,給學生更多機會表達自己,培養學生問題意識。此外,問題意識的養成能有效提升學習效率,不單是數學一門學科,思考能力和提問意識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是至關重要的。問題的提出,必然需要學生經過一定的思考,所以,問題意識的養成也能有效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從實際教學來看,問題意識的培養有助于增強學生思考,激發學生潛能,讓學生在問題中獲得知識。因此,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是順應時代潮流,符合當下的教育需要的,在小學教育階段具有重要意義。
四、 問題意識在小學課堂培養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及針對問題提出的意見
問題意識的培養對于小學數學教育而言相當重要,但問題意識的培養在當下的小學數學教學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
(一)對于小學生而言,在培養問題意識過程中的問題及改善建議
在多數學生的印象里課堂應當是由教師主導,老師怎么教就怎么學,學生缺乏問題意識,認為提問不是學生的任務,總是等著教師提出問題,缺乏主動思考和提問的意識,這種錯誤的觀念導致數學課堂中問題意識的培養變得十分困難。
若想解決來自學生本身的問題,我認為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其一,對于學生而言,家長的言行和認知,會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學生的態度。因此,學校培養離不開父母的配合,在問題意識的培養上,要不斷加強家校合作,重視父母對于學生的影響。有時想要教育學生,也要先加強對于其父母的宣傳教育,發揮父母對于學生的引導作用,讓其幫助學生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其二,小學生由于年紀較小,自主學習意識相對薄弱,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多數時間都是在教師和父母的指引下完成,這就導致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動機。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學生會慢慢失去自主思考的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在設計課堂內容時,多方面的利用現代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深度發掘數學課堂的趣味性。其三,由于我國的傳統文化講究尊師重道,學生從幼兒園起就在接受這樣的一種傳統思想。這種思想無疑是正確的,但是有些學生對于這一理念的理解產生偏差,導致學生在課堂上完全接受教師的安排,很少提出自己的想法。為了改變這一現象,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建立更加平等的師生關系,鼓勵學生發言,讓學生勇于表達想法。
(二)在小學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中,針對課堂本身存在的問題及優化建議
對于課堂本身而言,由于教學任務重,課時有限,導致教師難以在課堂上預留出給學生提問的時間,想要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給學生創造提問的機會是重要的。此外,大多數數學課堂的授課氣氛相對緊張,這樣的教學環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生不敢提問。
為了構建良好的教學環境,給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師和學校需要針對數學課堂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進行優化。首先,教師需要在課上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表達機會,拒絕“滿堂灌”式的教育方法,要在授課過程中積極結合“教學做合一”思想,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其次,課堂的授課內容要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以趣激學,由學生疑。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數學游戲等形式喚起學生的興趣,使得學生愛學,利用學生探究問題的欲望,從而激發學生的思考,愿意提問。最后,良好的氛圍也是培養問題意識的關鍵,緊張的授課氛圍,導致學生沒有機會,也不敢于提問,因此教師需要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積極引導學生表達,讓學生敢于提問。同時,有些教師認為學生在課上提出質疑,會打亂教師的授課節奏,但這同時也會抑制學生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使得學生畏手畏腳,所以教師需要在課堂中保持平衡,既要完成教學任務,也要適當預留出時間幫助學生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