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虎
摘要:中職生由于自身認知的局限性,極易產生自卑等不良心理,加之其年齡較小且社會閱歷較淺,在面對一些困難時不能及時調整心態,容易在不良心理的趨勢下走向極端。因此,中職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消除不良情緒,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挫折,使其能夠形成積極心理品質,使學生能夠快樂學習健康成長,本文基于當前中職心理教學現狀,闡述了中職生的積極心里品質養成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中職生;積極心理;培養策略
引言
目前,中職學生在學習態度和學習狀態上還存在很大的問題,需要中職院校不斷改革創新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確立積極的教育目標幫助學生重拾自信心,積極樂觀的對待生活,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的同時,不斷提高學生的積極心理素質,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出更加具有新時代特征的中職學生。
一、積極心理的基本概念
積極心理主要涉及三個方面:首先,主觀意識上的積極體驗,包括一些積極樂觀的心理感知,比如說幸福感和滿足感等,從內心深處領會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的美好;其次,個人性格特點上的積極向上,包括智慧、勇氣、發現力等;最后,團隊上的積極協作,比如說良好的人際關系、對工作的責任感等。從積極心理學的角度上看,主要是引導人們以更加積極健康的狀態面對生活,從而成為一個更加積極向上的人。對于中職學生而言,應該在其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多給予一些關注、鼓勵和表揚,使得中職學生能夠建立起一些積極的特質,也使得中職學生能夠變得更加優秀。
二、培養中職生積極心理面臨的問題
(一)心理健康問題重視度不足
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中職教師大多重視對學生理論知識和技能的教學,而未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存在一部分學生雖然在表面保持著良好的心理狀態,但實際上內心隱藏著一些消極的情緒不易被其他人發現,這些消極情緒積攢起來將會對學生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當代中職生由于自身認知的缺陷極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隨著網絡的廣泛使用,中職生大多較早的接受這一事物,在未形成健全三觀的時期就受到各種錯綜復雜信息的影響,對網絡虛擬世界中的事物缺乏判斷力,容易受到虛假信息的不良影響,從而產生錯誤心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藏區學生的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在良好的生活條件下,存在部分學生的意志力較為低下,缺乏艱苦奮斗的品質,整體逆商較低抗壓能力較差,在成長的道路上容易被一些小挫折所打敗,對其發展之路十分不利。
(二)中職生普遍存在消極情緒
有研究表明中職生相較于其他學生而言存在情緒波動較大,且自我控制能力較差等心理特征,當代中職生容易莫名的陷入一種消極情緒中,并且無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時擺脫出來,即使是考試失利或是情感受挫這種小事,中職生也會產生較大的反應,在內心之中無形的夸大事情的嚴重性,甚至產生一些極端的做法。這種缺陷性的心里特征會使中職生逐漸形成自私自利的不良品格,在面對一些事情時只會考慮自己的感受而不顧及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十分不利于良好人際關系的形成,也不利于學生通過人際交往排解不良情緒,從而會導致學生形成扭曲的性格,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當代中職學生對自身認知水平不高
進入中職學校接受教育的學生往往是由于學習成績較低沒有考上當地高中而選擇學習一門專業技術,大部分中職生所選擇的專業并不是其理想專業,而是在教師和家長的建議下選擇的專業,自身對專業學習的興趣較低是導致學生產生迷茫的原因之一,缺乏明確的人生態度和發展方向使學生在各種壓力之下形成整體較為消極的狀態,而通過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能夠使其對未來發展方向和自我評價有較為清晰的認知,并朝著目標不斷前進。
三、中職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策略
(一)家校緊密聯系,形成教育合力
中職學生正處于價值觀念形成和建立的時期,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特別是教師、家長,以及其他對于中職學生而言比較重要的人或事,都會對中職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從中職院校的角度上看,應該定期為學生家長舉辦一些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講座,使得學生家長的教育方法能夠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完善,也使得學生家長以往秉持著的一些比較落后的教育理念能夠得到改變,從而幫助學生家庭營造出一個更加良好的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環境。并且,中職院校還應該搭建一個學校和學生家長之間的聯系平臺,使得學校和家長之間能夠更加順暢地進行溝通,在學校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幫助學生養成積極的心理品質。
(二)創新教學理念,完善教學方案
中職教師應樹立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的新觀念,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將優秀的心理品質恰當的融入教學內容之中,并將學生的心理狀態作為制定下一階段學習任務的重要依據。搭建完善的心理咨詢平臺,使學生能夠尋找到有效的途徑調整自己的不良心態,在學校內部也要組建一支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團隊,及時洞悉社會熱點心理問題,并盡可能做出解決方案以應對校內學生出現類似情況,同時也可以定期組織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為培養學生形成積極心理品質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引導學生參與活動,在體驗中自主成長
從人的本質角度上看,每個人都是自己教育當中的主體,人的心理都需要自我進行調適,只要培養和引導的正確,都能夠形成積極的心理品質,努力向上的成長。在日常學習與生活當中,教師應該善于發現一些積極的成分,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樹立積極心理品質,對學生進行健康正向的引導,使得學生可以更好地進行自我發展和自我教育,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當中,更好地感知幸福。與其他普通院校的學生比起來,中職院校的學生有所不同,他們更需要展示自己,也更需要進行自我教育,中職學生更加愿意參與到學校組織的活動與學習中,并從中得到教師的鼓勵和表揚,這樣可以使中職學生更加有動力進行接下來的學習,并在此過程中不斷成長。
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職院校應根據國家職業教育的具體需要和特點,開設更加生動、豐富,并且有趣味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引導中職學生形成積極心理品質,幫助中職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健康的成長。
參考文獻
[1]魏松嶸.積極教育視角下中職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的策略研究[J].好家長:創新教育,2019,0(3).
[2]劉煥芳.在中職心理教學中滲透積極心理品質培養的實踐研究[J].高考,2018(12):287.
[3]唐艷娟.中職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體系的構建[J].現代職業教育,2018(05):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