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建秀
摘要:在傳統物理課后作業布置環節存在著較多問題,例如:作業布置形式單一,數量多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對于物理老師考查學生的物理掌握情況存在較大影響,并且成為了學生的負擔。在新課程標準下,對于中學物理老師而言,需要合理設計初中物理課后作業,將作業建立在學生感興趣的基礎上,這樣才能讓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產生學習興趣,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學生的物理學習效率,因此在本文當中,筆者將對如何合理設計,初中物理課后作業展開一定探討,并提出對應建議。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后作業;合理設計。
引言:對于學生而言“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因此,對于中學物理老師而言,物理作業的設置需要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前提展開布置作業。另外,對于中學物理老師而言,作業是用來檢查、了解自身教學成果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并且可以考查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因此,設計有效的物理作業對當前中學物理老師而言,十分重要需要,在作業設計中體現出趣味性、實踐性和層次性特點,這樣才可以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形成相關物理技能。所以作為中學物理老師需要優化作業設計,提高作業效率。
一、當前中學物理課后作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重數量輕質量
在傳統中學物理應試教育教學中題海戰術是老師慣用的套路,老師習慣用大量的習題去鍛煉學生的解題能力和舉一反三能力,不可否認這種模式可以很迅速地讓學生掌握物理基本知識,并在大量練習中去識記一些解題技巧。但是題海戰術的應用讓學生誤以為想要學好物理知識,就只需要通過大量的練習。長此以往會使學生喪失對物理的探究與和求知欲學生會在題海戰術中形成一種慣有的解題思路。因此,對于很多物理老師而言,他們會在學生休假或者課后,布置大量的物理作業題海戰術的應用,讓很多中學生對物理學習退而遠之,感覺害怕甚至厭煩。并且物理作為一門需要大量計算的課程,對于中學生而言,每天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在物理作業上,反而導致孩子的物理學習能力急劇下降,因為學生在面臨大量的課后作業時,他們會注重完成作業的速度而忽視了質量問題。因此,對于中學物理老師而言需要在作業布置上更新自己的思路。
(二)作業形式單一
在當前中學物理作業中,我們會發現孩子的物理作業形式較為單一,目前所存在的物理作業形式主要為:單選題、多選題、應用題、計算題等。這些題目的設置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且沒有關注到學生的思維能力,導致學生的物理成績很難提高,并且大部分學生由于對物理這門課程興趣喪失,他們會在第二天抄別人的答案,或者利用網上的搜題軟件解題。久而久之學生在做題時就只關注到題目答案而忽視了解題過程以及解題思路。這對于學生的物理核心思維的形成具有很大影響。
二、合理設計初中物理課后作業的相關舉措。
(一)減少作業數量提高作業質量
在上文中,筆者已經提到過當前中學物理作業的數量較多,學生對于物理這門課程產生了畏懼心理。因此,對于當前中學物理老師而言需要采用對應策略,幫助學生提高物理學習興趣不再對物理這門課程產生畏懼心理。首先對于老師而言,要做的就是要減少物理作業數量不斷提高作業質量。例如:老師可以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題目,在課程中給學生講解解題思路,讓學生可以輕松地應對這些問題,課后老師也可以選擇類似習題布置給學生,讓學生去內化自己的解題思路不斷提高自身的物理核心素養。其次,在作業布置上老師需要采用分層教學法,因為在一個班級中學生的物理學習也是存在較大差異的,所以老師需要根據學生物理學習能力的不同作出彈性調整,例如:班級中物理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就可以將練習冊中的基礎物理完成即可,而水平較高的學生可以跳過基礎物理部分,轉而去做一些綜合性題目,不斷提高自身的解題思路和核心素養。
(二)不斷豐富作業布置形式
對于中學物理老師而言,需要在作業布置上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才可以促使學生愿意學習物理,那么就需要不斷豐富作業布置形式,這樣既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可以穩步提高學生的物理成績。傳統物理題型多為選擇題、填空題和應用計算題。而在新課改的當下,對于中學物理老師而言,需要在作業布置上尋找更多的題型以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例如:探究性作業,開放性題目等。比如:一些比較常見的自然現象,可以設計為探究性作業讓學生對此展開研究。例題如下:我們知道在雷雨天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對此請你根據所學知識,提出兩個與物理有關問題。這類題目其實就是探究類題目學生根據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去將答案寫出來,這種既考察了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掌握情況,也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兩者的相輔相成,何樂而不為呢?再比如還可以通過一些小游戲來提高學生的研究思路,具體操作如下:
思考:不用膠水、膠布等粘合的東西,報紙就能貼在墻上掉不下來。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材料:1支鉛筆;1張報紙
步驟:
1.展開報紙,把報紙平鋪在墻上。
2.用鉛筆的側面迅速地在報紙上摩擦幾下后,報紙就像粘在墻上一樣掉不下來了。
3.掀起報紙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會被墻壁吸回去。
4.把報紙慢慢地從墻上揭下來,注意傾聽靜電的聲音。
并讓學生根據這個小游戲的過程最終得出結論,既豐富了作業形式,又讓學生學習到了相關物理知識。
此外,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老師要對學生的作業完成形式要有固定要求。對于中學物理老師而言,在課堂上對于例題的講解需要按照步驟完成,并且要求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一定要將關鍵步驟完整寫在試卷上不能省略,因為會有部分學生存在懶惰心理步驟,不寫全,就會導致扣分情況,而按照步驟完成解題,既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也能夠讓物理老師清楚地看到學生的錯誤在什么地方,并對學生的錯誤能夠進行準確把握了解其問題所在,才可以更好地查缺補漏。
(三)提倡小組合作,共同探究作業情況
在新課改的當下倡導合作學習,而對于中學物理老師而言,就可以有效利用這一機制的轉變,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作業布置可以以小組作業的形式這樣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其中,既可以培養他們的團隊協作能力,也可以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其自學能力,并且老師在實施分組時要展開分層規劃,將物理學習好的和存在問題的學生劃分為一個小組,彼此幫扶,解決了問題學生的困難也可以降低學生的學習負擔。
總結:總而言之對于當前中學物理老師而言需要不斷優化自己的課后作業,布置合理設計課后作業。在新課改的當下課后作業的布置不再追求傳統應試教育中的“題海戰術,”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并且作業布置貴精不貴多。對于當前學生而言,科學合理的設計,物理課后作業才能讓他們調動物理學習興趣,這樣也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物理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王麗英.淺談如何優化初中物理課后作業布置[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 (36).
[2]李小兵.淺談農村初中物理課后作業的布置管理[J].新課程(教學學術).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