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昆林
摘要:初中數學教學作為連接小學與高中數學知識的紐帶,對于學生數學知識的學習與鞏固具有重要的作用,并為學生日后進行高層次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礎。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格外重視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幫助學生全面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及能力。數形結合思想是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普遍滲透的教學思想,其在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以及教師課堂教學質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對數形結合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路徑進行探討,希望能夠為日常的數學教學提供有效借鑒。
關鍵詞:數形結合思想;初中數學教學;滲透路徑
在新課改不斷推進以及新課標對初中數學教學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傳統初中數學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當前教育的需要。因此,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也在不斷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及模式,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手段,提高當下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并因此取得了一定的收獲。其中,數形結合思想因其能夠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具體化,學生從中能更好地理解數學理論知識,提高數學學習能力,而受到許多初中數學教師的重視和應用。
一、數形結合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調動學生對數學課堂學習的興趣
初中數學知識相較與小學有了很大的變化,其難度也有所增加。而該階段學生的思維方式正處于由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渡時期,對很多初中生而言,理解復雜抽象的數學理論知識是有一定難度的,加之數學教學氛圍普遍不夠生動活潑,學生很難對數學課堂學習提起興趣。學生數學學習不夠積極,學習效率也會因此而低下。但是,數形結合思想在教學中的應用則可以有效改善這種情況,借助數形結合的方式,教師可以將抽象化的理論知識變得更為具體可感,進而為學生的數學學習創設一個逼真的教學情境,這樣有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促使其自覺參與到學習中來。
(二)有助于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理論源自實踐,數學學科雖然是一門抽象性極強的科目,但是它與人們的現實生活聯系密切,關于數學的很多問題都是日常生活中經常涉及到的,如方程中的行程問題、函數中的圖形變化趨勢等等。因此,數學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應當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將數學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并在此基礎上利用數形結合思想學問題進行分析與解答,如在行程問題中畫行程圖的方式,可以將題目中的條件形象地展示出來,給學生更加直觀的思路,降低解題的難度。當學生學會采用數形結合的思想分析和解決問題時,他們自身的思維能力也會有很大的提升。
(三)有助于強化學生對知識的記憶以及提高其創造能力
學習知識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學生要想運用理論知識解決現實問題,必須要充分理解以及掌握相關數學知識。數形結合思想在教學中的應用,就可以很好的幫助學生記憶以及區分數學知識,進而指導學生進行實踐。同時,數學問題所涉及的答案或許是唯一的,但其具體的解題思路及方式卻是具有多樣性的。換句話說,采用數形結合的思想分析及解答數學問題,學生可以獲得多種解題方法。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采用數形結合的思想進行數學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對抽象性數學知識的記憶,并讓學生在解答數學問題的過程中,促進其發散思維及創新能力的提升。
二、數形結合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路徑
(一)培養學生數形結合意識,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
為了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積極投入到數學學習中,進而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水平,初中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合理地采用數形結合思想展開數學課堂教學,學生在分析與解答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有意識地幫助學生使用該思想思考問題,促使學生形成相關的數形結合意識,這樣有助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例如,在進行“勾股定理”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運用數形結合思想進行該知識點的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借助“勾股弦圖”的方式發現解決問題的關鍵,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樣,在學習有關不等式和不等式組的問題時,學生也可以借助畫數軸的方式得到最終的解集。總之,在教學中滲透數形結合思想,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意識,提高學生對數學問題的分析及解決能力,而且也有助于降低學生數學學習難度,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進而促進其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
(二)適當引入教學案例展開課堂教學,強化學生數形結合思想
教師要想學生充分掌握數形結合思想及其應用,不能僅僅依靠對學生的引導,還需要在日常教學中強化對學生相關知識的訓練,以幫助學生熟練地采用該思想解答問題。基于此,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時,可適當地引入相關的案例展開課堂教學,通過向學生分析及講解案例,引導學生在實際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發現其存在的問題,進而幫助學生進行針對性改進。當然,教師也可以有意識地在日常生活中收集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數學知識及故事,并將其作為案例融入到數學教學中,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從而促使其積極參與帶數學教學中。例如,在學習有關二次函數的圖象及相關性質時,教師可以適當地引入案例對學生進行講解,然后再讓學生以繪圖的方式,畫出與之相匹配的圖,并以此得出有關圖象的開口方向及對稱軸、頂點位置等相關知識。
(三)利用數形結合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數學學習
學生的數學學習離不開對數學問題的思考和解答,這也是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鞏固已學知識以及檢驗學生對相關數學知識掌握程度的有效方法。因此,數學問題在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占有極大的比重。數學教師在向學生講解如何解答數學問題時,可以借助創設有效教學情境的方式,向學生提出相關數學問題,并引導學生采用小組合作或探究性方式進行數學學習,這樣有助于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總結相關的數學知識,如數學原理、規律及概念等,促使學生懂得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問題的解答。例如,在進行“因式分解”這一節的學習時,對于問題“分解因式:”,這個問題是學生很熟悉的利用平方差公式進行因式分解。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圖形面積相等的方式引導學生從“數”和“形”兩個角度對這個公式進行理解,從而讓學生對公式有更深層次的認識。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師在進行數學課堂教學時,要合理采用數形結合思想展開對數學知識的講解,以便在調動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同時,讓學生掌握相關的數形結合方法,并引導學生將該方法運用到數學學習中,進而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率,提升其學習水平,促進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童琛菲. 數形結合思想在初中數學解題教學中的滲透策略[J]. 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 2020, 000(003):P.114-114.
[2]南旭輝. 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應用策略探究[J]. 新一代:理論版, 2019, 000(014):P.90-90.
[3]戴彥雪. 相互滲透,交叉作用——論初中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應用[J]. 數學大世界旬刊, 2017(2).
[4]劉金方. 數形結合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研究——以人教版初中數學教材為例[J]. 課程教育研究, 2015, 000(030):139-139.
[5]吳學軍. 數形結合引思激趣 ——論數形結合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 數理化解題研究, 2019, 000(035):P.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