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寶新
摘要:社會的發展帶動著教育事業的進步,人們的教育要求不斷上升,教育理念不斷更新,核心素養成為教育行業一個必不可少的名詞。數學是高中教育一大主要學科,近幾年來高中數學的學習難度不斷增強,傳統教學方式已無法滿足當下數學教育需求,在核心素養視角下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成為當下解決數學教學困境的一大突破口,教師應該從生活化情境教學、互動性小組教學、專業化解題指導等方面深入思考,優化教學策略,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數學;高效課堂
在核心素養視角下開展高中數學教學活動是當下新課程改革中一個重要環節。對于高中生來說,高中的學習科目與難度都是逐步上升,面對逐漸增大的學習壓力,一些高中生開始以消極的態度對待數學課堂,慢慢地不會學習,不愛學習,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然而從教學實踐中看,當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得到提升,學生的學習思維會有很大改變,從而推動學生綜合素養的進步。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核心素養滲透進高中數學高效課堂建設是一個必然。
1.核心素養視角下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意義
無論什么學科教育,核心素養始終是繞不開的一個話題,其與培養全面型人才、知識應用型人才的社會需求緊密相連。在高中數學學科中,學生的核心素養包括數學抽象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直觀想象能力、數學運算能力、數據分析能力等等,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有助于幫助學生更快速、更深入的理解數學抽象的概念名詞,更直觀、更清晰的掌握數學復雜的定理規律;有助于幫助學生學會更加系統的構建知體系,更加完整的看待身邊現象;有助于幫助學生學會更加細致的觀察生活難題,更加耐心的解決生活難題。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僅是幫助高中生學好數學這一門學科,也是幫助高中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思維去更好的學習其他學科知識。
2.核心素養視角下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策略
2.1采用生活情境教學,激發學生主體學習意識
在傳統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很少注意學生是以什么樣的身份參與課堂活動的,大多以先入為主的思維將自己代入為課堂的主體,使得學生的數學學習處于被動地位,久而久之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不高,消極應對課堂活動。然而在核心素養視角下構建高效課堂首先需要鼓勵學生積極主動的跟著教師進入課堂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為此教師可以從生活案例、生活場景入手,將生活元素引入數學教學中,一點點激起學生興趣。例如,教師在講解《簡單隨機抽樣》這一章節知識時,要通過章節學習讓學生們掌握隨機抽樣的概念以及抽簽法、隨機數表法的應用方法,教師可以創設一個情境,根據情境提出問題引出新知識學習。教師首先提出“同學們,假如你是一家牛奶衛生檢測員,要核查一批即將上架的牛奶是否達到衛生標準,你準備怎樣做呢?”根據此問題情境的創建,學生們積極思考,隨后教師提示到“很明顯我們不能每一瓶牛奶都檢測,我們只能從中抽取部分牛奶作為檢測的樣本,但是樣本如何獲取呢?”問題的提出逐步將學生帶入新知識探究當中,教師順著問題思路引出“簡單隨機抽樣”的概念,使得學生們在聚精會神的思考中慢慢進入數學課堂學習,達到主動思考、主動學習的良好教學效果。
2.2開展小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問題,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數學學習是一個不斷探究的過程,在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數學教育不僅要求學生學會課本上的數學知識,還要學會數學中“不斷探究、永無止境、創新思維”的精神。所以在一些課堂上,教師的教育模式影響學生的思維方式,影響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教師應改變課堂上講清楚、講透徹的傳統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積極的思考,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在現有的知識基礎上,讓學生通過逆向思維、類比、溝通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再通過分析比較,概括新舊知識之間的共同本質,選擇好思維的突破口,步步深入,使問題順利得到解決,通過對教法的創新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教師可以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利用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來刺激學生不停發現新問題、不斷提出新問題,以此來引導學生在合作中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最終產生獲得知識與真理的成就感。同時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應該提前了解各個學生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情況,靈活分組讓學生之間取長補短,讓探索欲較強的學生帶動較為內向的學生,讓思維分析較強的學生與搜集信息能力較強的學生相互配合,確定好每一位學生在小組學習中都能夠獲得知識以及其他優秀能力。例如,在教學《圓的方程》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可以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按照一定的分組標準將班級學生們分成三到四個學習小組,然后教師在已經學習過直線方程的基礎上提出幾個問題,“同學們,大家來回顧一下,在直角坐標系中,確定直線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呢?那么大家來猜想一下,如果是圓形,確定要素又有什么呢?”引導學生在小組內積極談論探究這個問題,并小組提出自己的猜想,隨后教師指導小組學生嘗試在直角坐標系中畫出一個圓心(a,b)、直徑為2的圓形,觀察并探究圓上一點(x,y)與圓心連成的直線方程是什么,在小組不斷討論探究中,學生們產生探索欲望與探究意識。
2.3加強解題訓練指導,培養學生分析應用能力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數學分析思維的培養,對學生知識應用技能的指導,以滿足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教學需求。包括在課前備課環節,教師要將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教學目標貫穿于整個課程設計中,讓班級學生在學習知識后都能夠學以致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數學習題訓練的關注度,加強對學生審題、解題指導的專業度,讓學生在做題過程中獨立思考、辯證分析、冷靜推理,提高學生數學邏輯能力。例如,在《排列與組合》這一節課程的學習中,教師可以設置多項習題帶領著學生們一起做,一邊做題一邊啟發學生思維。首先教師可以提出一兩個問題帶領著學生思考,“假如從游樂園到水族館有四條路線可以走,從水族館到電影院有三條路線可以走,那么小明想去游樂園再去水族館,最后去電影院看電影,有多少種不同的走法?”通過這一道題,教師將排列組合中乘法原理的概念清晰講解,從問題的解答中展現數學知識點的應用過程,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然后教師可以設置幾道練習題,讓學生們自己動手進行解題,在實踐中感受數學的實用性,從而培養學生數學知識的分析應用能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是每一個教師需要關注的教學要求,教師需要堅持科學教育、創新教學,以正確的教學態度、嚴謹的教學方式,把握好數學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致力于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綜合素質水平。
參考文獻:
[1]宋茹.核心素養下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的思考[J].天津教育,2020(32):55-56.
[2]王龍華.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45):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