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雪燕
摘要:素質教育的改革猶如一片春風吹滿大地,響應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這樣的要求下就要教師傳輸基本知識,又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促使學生掌握運用知識的實際技能,而不是像以前的“紙上談兵”。所以為了響應改革號召,數學教師要及時更新教學方式,借助更加趣味的教學帶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鍛煉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進而推動學生更好的學習和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前言: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內容,是為了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讓學生能夠做到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問題,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適應將來社會的發展。隨著改革的不斷推行,國家更加注重雙重優秀人才,既要有極高的知識水平、又要有足夠的素養素質。因此數學教師在小學階段,一定要讓學生的基礎打好、打牢固,小時候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后面的學習才會順暢,取得進步。
一、創設趣味情境、帶動學習積極性
興趣是一種無形的動力,能夠推動人們積極主動的探索未知領域的知識,對人們的生活和學習帶來很大的幫助。很多學生在面對數學學習時沒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在課堂學習氣氛沉悶,不積極。為了滲透核心素養內容,首先是讓學生燃燒起學習數學的興趣,這樣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學習。所以教師可以積極探索更多趣味教學內容,去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更好的而進行素養內容的滲透。
二、貼合生活實際、鍛煉解決問題能力
知識來源于生活,我們所學的知識也會運用到生活中去解決問題。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在我們的學習生涯中占有重要的部分和地位。尤其數學可以鍛煉人的思維邏輯、創造創新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等,因此對于數學的教學教師不容忽視。為了貫徹落實核心素養的教育要求,教師要積極把教學內容和核心素養的內容以及生活實際相結合,在日常教學環節滲透核心素養內容,從點滴做起,幫助學生積累。利用生活實際的案例幫助學生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教師在講解《百分數》相關內容時,可以幫助學生引導認識生活中得百分數,讓學生了解到原來百分數就在我們身邊。比如,我們經常吃的零食包裝袋、飲料瓶配料表等里面都有百分數,借此來詢問學生百分數的含義,引導學生學習。之后再根據教材內容去展開相關知識的學習,以此鍛煉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設立問題情境、鍛煉思維思維能力
問題情境環節是我們每個學科中教師都會采用的一種方法,之所以都會采納這種方式。是因為通過問題的引導,可以促使學生思維轉動,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人的頭腦只有越用越靈活,不思考就會變得反應遲鈍。我們經常可以聽到這樣一句話:“學習就是思考、思考、再思考。”因此數學學習中,解題過程與我們的思考緊密相連,無法分割,只有通過有效的思考,才能尋找到最佳的解決辦法。
例如,在學習《圓的認識》時,教師不要急于進入教材中的內容學習,首先通過問題提問,引發學生的思考。如:
1、同學們都見過圓形的東西嗎?誰來舉例說明下?---學生:球類中的足球、籃球、乒乓球都是圓形。
2、那么是所有的球類都是圓形嗎?舉例--學生:橄欖球不是圓形、整個的羽毛球也不是圓形。
3、那么我們可以發現圓形有什么特點呢?--學生:無論哪個角度看都是圓形、圓的中心位置向外連接得線都是一樣長度。
4、那么我們可以用什么來畫圓呢?---學生:可以用圓規、圓形的蓋子等。
四、鼓勵學生思考、鍛煉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是培養和鍛煉自身學習能力和樹立正確意識的最佳階段。它們的思想尚未成熟,觀念和習慣、能力需要家長和教師的引導。而學生大部分都在校園中,所以這就需要教師的多加栽培、鍛煉。核心素養作為近幾年國家重點要求的教學,它的教學不容忽視。因此加強核心素養教學,數學教師要把教學內容與核心素養結合,有針對性的設計教學活動,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
當前教育中,國家要求教師要改變教學方式,大力提倡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習,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時,不如學會放手,鼓勵學生要學會獨立思考問題,從而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學習《分數乘法》有關內容時,為了加深學生對小數乘法的計算步驟和要求,教師可以通過一步步的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觀察課本中的例題規律,來進行解答。而不是在最開始就告訴學生解題方法和步驟。這樣的教學,學生只會死記硬背沒有完全理解,小數乘法的計算步驟是如何。借助讓學生思考問題,幫助它們更好的學習,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結束語:
隨著課程的變革,教師要謹遵課程目標的要求,把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作為教學重點。數學教師要不斷探索更加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帶動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鍛煉和提升,促使學生在小學階段打好數學基礎,為以后的學習和發展做鋪墊。
參考文獻:
[1]葉琴.德育滲透,兒童健康發展的“必需品”——以核心素養觀下小學數學新課程活動為例[J].數學大世界(下旬),2021(03):1.
[2]吳惠珍.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滲透核心素養[J].智力,2021(10):49-50.
[3]胡玉娥.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文化如何有效滲透[J].新課程(上),2019(10):21.
[4]陳麗英.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滲透核心素養的策略[J].家長,2019(08):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