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青
摘要:“以圖導學”地教學方法中“圖”是載體,“學”是目的,作為地理教師就是需要合理地運用各種“圖”使得學生能夠更有熱情、更有效率地去學習地理知識。并且地圖的直觀感能夠讓學生更加直接的明確宇宙、世界等的位置、形象和結構等,這對于要學習地理學科的初中生來說是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的。
關鍵詞:以圖導學;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3-195
引言
在素質教育理念指導下,初中地理教師通過“以圖導學”的方式對初中學生進行更加趣味、靈活的課堂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學習觀念和思維認知方法,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本文簡略地介紹了“以圖導學”教學方法的概念,并著重論述這個概念的具體教學方法,希望能為各位初中地理教學一線工作者的地理教學提供有效的幫助。
一、“以圖導學”教學方法的概念
“以圖導學”從作用上來說是一種教學方法,從對教學的影響上來說,其實更是是一種教學理念。在這種理念的作用下可以衍生出眾多高效的教學方法和具體措施。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圖像是地理知識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圖像就是地理的基礎構架和承載體。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借助圖像,把具體的地理知識放在具體的地理圖像中,讓課堂的教學氛圍變得更加活躍,讓課堂的教學目標變得更加容易實現。同時,學生在這種教學方法的學習過程中的地理空間感和圖像分析能力也會大幅度的提升。
二、“以圖導學”教學方法的具體內容
(一)以圖導學,導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初中階段是銜接小學與高中的重要階段,學生從比較趣味的小學課堂轉換到更加注重知識學習的初中課堂,這種學習環境和氛圍的轉變,會很大程度上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初中教師在自己的課堂中創新教學方法是必然的。“以圖導學”的教學方法既能夠豐富教師的教學內容,又對學生的地理學習熱情進行了較好的調動,從一定意義上來說讓地理課堂教學目標的完成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中國的自然環境——自然災害”一章的內容時,可以首先放出臺風災害、干旱災害、泥石流災害等等的圖像,讓學生首先明確自然災害具體指的時哪些。接著,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思考:自然災害會給人帶來哪些危害?當學生討論一定的實踐以后,通過播放新聞視頻的方式讓學生更加直觀感受到自然災害的破壞力。最后,以感人肺腑的抗洪救災視頻作為導向,和學生一起探討:自然災害頻繁發生,防災減災工作應當如何進行?以上用圖片、視頻結合問題探討的地理學習方式,相較于傳統教師直接講授,學生背誦的方式,教學效果、學生的積極性必然時不言而喻的。因此,運用以圖導學的教學方式,用圖像引導出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積極性,這是一種高效的地理學科教學方法。
(二)以圖助學,幫助學生獲得地理空間感
無論是哪一個年齡層次和學歷階段的學生,對于具有趣味性、競技性和獎勵性的學習方式都是無法拒絕的,根據這種現象,地理教師可以組織更加有效的教學活動,例如地圖版的“占領城市小游戲”,這樣既可以把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引導向知識的學習,又能夠培養學生未來對地理的學習興趣,更能在游戲中記憶知識、提高學生的空間感和圖像感。
例如,地理教師在知道學生學習“從世界看中國——疆域”這篇內容時,當課堂中教師講解的部分結束以后,可以拿出中國地圖來進行一對一的占領城市游戲,學生依次在三秒內說出一個城市的名稱,超時就換對方繼續,通過小組賽、決賽的當時角逐第一名。然后教師給各個名次的學生以加學分、口頭表揚等方式做鼓勵。后期考察時,地理教師可以隨意指出一個城市,要求學生逐點說出該城市的簡稱、人口特點、民族分布、支撐產業等。地圖的靈活運用讓地理課堂不再是想象中的中國,而變成了眼前的中國,這對于學生深度學習地理知識,靈活記憶重要考點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并且,這個方法也適用于世界地理、板塊運動等地理知識的教學。
(三)以圖養學,培養學生的地理分析能力
初中的地理知識主要是以了解宇宙、世界和中國,在了解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教會學生運用地理分析能力。在初中的地理教材中,無論是開篇導讀、知識點解析還是閱讀材料的內容,都配有很多相應的地理圖片和材料圖片,編者的目的必然是希望通過這些內容進一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地理知識。那么,地理教師就不能忽略掉這些寶貴的內容,需要充分地把教材中地圖片資料使用起來,將這些內容和地理知識相結合,通過分析圖像和適當的問題,為學生得出知識結論,為學生的地理知識理解提供經驗,提高學生的地理思考能力,并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地理知識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真正做到融會貫通。
例如,地理教師在知道學生學習“南方地區——自然特征與農業”一篇的內容的時候,教師第一步可以讓學生仔細觀察滇西地區的高山深谷、鄂中地區的平原、浙西地區的丘陵等南方地區地形的差異,再結合氣候的差異,分析出各地區植物種植的選擇。接著引導學生獨立地去觀察南方地區主要地農作物和農產品分布圖,總結出其分布的主要特點是什么,并思考地形、氣候對植物種植的影響。最后,以頭腦風暴的方式完成問題“南方地區有熱帶和亞熱帶,各地主要有哪些水果呢?”
結語
通過教學實踐可以發現,初中地理教師在借助圖像資料對學生開展更加形象化的地理知識講解,能夠不斷地拓寬初中生地地理學科視野,進一步強化學生對地理教材知識的理解。而在課堂地理教學的過程中,地理教師靈活、合理地運用“以圖導學”地教學方法,將圖像與知識記憶、地理分析等結合起來,不僅是地理教學地創新,更是學生提升學習效果地重要方式。
參考文獻
[1] 董曉偉,李娜 . 淺析初中地理“以圖導學”教學模式 [J]. 中國校外教育,2018(35):93-94.
[2] 申春林 . 初中地理“以圖導學”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 [J].甘肅教育,2017(11):117.
[3]史立志.中國大陸與香港特區初中地理教材比較研究——以人教社《初中地理》與精工社《探索地理》為例[D].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2011.
[4]劉亨惠 .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以圖導學教學模式應用研究[J].名師在線,2016(09):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