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田恬
摘要:奧爾夫教學法作為當下獨特且先進的一種音樂教學方法,主要通過唱歌、舞蹈、表演、游戲、繪畫等方式,讓學生能夠釋放天性,感受音樂學習的樂趣。在小學音樂學科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運用奧爾夫教學法授課,將小學生學習興趣充分激發,使其能自主融入課堂活動與學習中,在掌握音樂知識的過程中不斷提高綜合能力與素養,突顯音樂學科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奧爾夫教學法;小學音樂;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2-408
前言
在教學不斷發展下,奧爾夫教學法已被逐漸運用到小學音樂學科教學中。能讓小學生學習興趣被充分激發,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通過多種形式釋放天性,既符合小學生的愛好、性格與特點,還能使其感受音樂學習的樂趣。從而顯著提高小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促使其學習質量、音樂綜合能力與素養得以全面提升,構建高質高效的小學音樂課堂。
一、培養感知能力,教會學生體態律動
在小學階段,音樂學科教學開展的目的不僅是讓學生學會唱歌,掌握簡單的樂理知識,還應培養他們對音樂節奏的感知能力。然而小學生普遍以被動聽講的模式學習,一成不變的課堂未免過于枯燥,極易讓小學生產生厭煩心理,這將不利于后續的學習。對此,教師應適時做出改變,在授課過程中運用奧爾夫教學法,教會小學生如何利用體態律動去表達情感。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播放音樂,并設計各種簡單的動作,讓小學生隨著音樂做出肢體動作,從而提高他們對音樂的感知力。也可以讓小學生自由發揮,或為他們準備簡單的打擊樂器。如此一來,就能將小學生的興趣充分激發,使其能主動融入課堂,更好的釋放天性及表達情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提高音樂綜合能力與素養,突顯小學音樂學科教學有效性。
比如在學習《蝸牛與黃鸝鳥》一課,這是一首旋律輕松活潑的歌曲,歌詞生動又有趣,寓意生活中人們不畏艱難,執著追求奮斗目標的頑強精神。為了培養小學生對音樂節奏的感知能力,教師可運用奧爾夫教學法開展課程,讓小學生認真聆聽,由于這首歌曲較為活潑,也極受小學生喜愛。教師可以設計簡單的動作,如拍手、拍腿、跺腳、擺臂或模仿動物的動作,也可以讓小學生自由發揮,跟著音樂做出各種肢體動作。在這過程中,課堂氛圍會變的更活躍、熱烈,小學生能感受到快樂,并釋放自己的天性。既實現了快樂教學,也讓奧爾夫教學法的作用完全發揮出來,小學生能在掌握本課音樂知識的同時加深記憶,還能使其擁有積極、樂觀、健康的心態,有益于日后更好的學習與發展。從而有效提高小學生音樂綜合能力與素養,促使其學習質量與小學音樂學科課堂教學效率得以全面提升。
二、培養想象能力,帶領學生開展游戲
音樂學科隨著教學的不斷改革,已成為一門重要課程,尤其是在小學階段,正是學生打基礎的關鍵時期,教學的開展不但能傳授知識,讓小學生放松身心,緩解學習壓力,還可培養他們的想象能力,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故而,教師可根據教材內容,在授課過程中運用奧爾夫教學法,用多媒體播放音樂,帶領小學生開展一些趣味性的小游戲,以此將其學習興趣激發,調動小學生融入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如此一來,就能讓小學生發散思維,盡情想象,再以繪畫的形式表達出來,既強化了小學生動手能力,也達到了培養其想象能力的最終目的。同時小學生也能將本課知識完全掌握,大幅度提高音樂綜合能力與課堂學習質量,促使小學音樂學科教學效率得以穩步提升。
比如在學習《放牛山歌》一課,這是一首四川兒歌,歌曲情緒歡樂優美,通過生動的歌詞和鮮明的旋律表現了牧童放牛的畫面,有明顯的山歌風格。為了培養小學生的想象能力,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運用奧爾夫教學法,帶領小學生開展一些趣味性的小游戲。可以設計競賽類游戲,首先為小學生播放歌曲,再讓他們通過聆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將聽到的歌曲在腦海中轉化成各種形象。有的小學生化出了放牛的牧童,有的畫出了吃草的牛群,還有的畫出了各種動物或植物,種類極為豐富。最后選出優秀的作品,教師可以給予表揚或獎勵,以增加小學生學習自信心。只有如此,才能達到培養小學生想象能力的目的,還能讓課堂變的更富趣味性。促使小學生在掌握音樂知識的同時提高各項能力與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其全面發展與不斷進步。
三、培養創新能力,組織學生即興表演
奧爾夫教學法是目前音樂學科應用最廣,最新穎且高效的教學方法,可通過肢體動作或舞蹈等表達情感。若能運用于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不但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與愛好,滿足他們對多元化課堂的需求,更好的釋放天性,體會學習音樂的樂趣。因此,教師應運用好奧爾夫教學法,組織小學生進行即興表演,讓他們根據音樂自己設計表演內容或舞蹈動作,可以單人表演,也可以多人組成表演團體。如此一來,能極大程度將小學生融入課堂,參與活動及學習的興趣充分激發。在這過程中,不但能培養小學生創新能力,使其得到鍛煉,還能更好的掌握音樂知識,讓課堂氛圍活躍且熱烈,小學生自然會愛上音樂學習。從而不斷提高學習質量、音樂綜合能力與素養,得以構建高質量小學音樂課堂。
比如在學習《草原上》一課,為了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運用奧爾夫教學法開展課程。先用多媒體技術播放音樂或視頻,讓小學生可通過觀看更好的感受這首歌曲要表達的內涵與情感,體會草原的美麗景色。再讓小學生進行即興表演,根據自己對歌曲的領悟設計舞蹈或多人表演,最后選擇優秀的節目在課堂進行展示。如此一來,能讓小學生情緒高漲,將其參與課堂活動與學習的興趣充分激發,以積極的心態融入其中。在表演過程中不但能得到鍛煉,更好的發揮自身潛能,還能將本課知識理解掌握的更透徹。讓奧爾夫教學法的運用得以發揮其作用,促使小學生學習質量、音樂綜合能力與素養得以全面提升,突顯小學音樂學科教學效率。
總結
奧爾夫教學法運用于小學音樂學科教學過程中,不但讓課堂更具趣味性與活力,也能讓小學生對音樂學習產生極大興趣,可調動其參與課堂活動與學習的積極性。故而,音樂教師應利用好這種新穎高效的教學方法,以此培養小學生的想象、創新以及音樂感知等多項能力,為小學生創造更加多元化的課堂,使其得以全面發展與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萬雨軒,單宏健.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小學課程中的應用[J].大眾文藝,2021(02):171-172.
[2]張思影.奧爾夫理念下小學音樂教學的改革優化淺談[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