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學生以及就業者要面臨的就業壓力逐漸增加,高職院校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便將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作為當前優化社會就業,發展經濟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簡而言之也就是把教育和產業相融合,使兩者能夠共同進步,以此來為社會培養出高質量、高素質的創新創業型人才。
【關鍵詞】產教融合? 高職院校? 創新創業?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06-0161-02
基于產教融合的視角下,我國企業、政府、社會以及學校對產教融合模式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有著不一樣的看法。在長達五年的討論、分析中,將產教融合的看法劃分為了以下三種:其一,將產業中的所有內容全部滲透到教育當中,讓兩者之間相互協調;其二,擴大教育和產業的領域;其三,提升教育和產業的層次,以此來促進兩者的進步?;诖耍瑖医逃謱⒁陨先N看法結合了起來,并將其定義為“產教融合”。所以,高職院校的教師需要根據教育局的最終看法,培養創新創業人才,加強國家的經濟效益。
一、產教融合在高職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中的重要意義
(一)國家重視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
為國家培養出創新創業型人才,有利于促進國家的經濟效益,使國家、社會變得更加繁榮昌盛。當前處于經濟升級轉型時期,只有及時地創新,才能讓國家的經濟發展更加穩定,進而才能加強我國的綜合力量以及國際競爭力水平。另外,調動經濟產業結構,也能讓許多工作者優化自身的工作環境[1]。而且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一些畢業生更是處于就業困難期,若是長期如此,定會對我國的社會經濟安全造成不利的影響。所以高職院校以及全國人民需要遵循國家的政策,落實創新創業模式,并積極推廣,只有這樣才能從源頭上確保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產教融合有利于建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
高職教育在持續不斷的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的同時,地區企業也應當積極地與高職院校進行人才培養合作,通過研究開發新的技術成果來帶動產教融合。當教育和產業相互扶持、反哺互助,人才創新和教育轉型才能夠真正滿足學校對于專業性的需求,企業才能得到更多的專業人才。其次,國家政策的支持,使得產教融合有了一定的支撐力,并通過互補長短的方式來切合地區發展實際,最終達成共識完成目標。高職院校以地區企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和人才缺口來開設針對性專業,為地區企業輸送需求人才。企業則可以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讓學生在實習的過程中將理論和實際融合起來,通過專業性的實踐來充分吸收歸納學習過的專業知識。這種合作式的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專業性,同時也能夠打破理論和實踐的隔閡,從而培養出更多的專業性創新人才。
二、產教融合視角下高職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策略
(一)構建創新創業的生態圈
高職院校需要整合政府、各個行業、企業等多方面的有利資源,并結合現代化教育理念為基礎,構建集教學、生產、創新創業為一體的教學模式,實現“雙創教育生態圈”,在生態圈中,需要促進各個要素,使其能夠共同發展,一起進步,其中也需要包含外生圈以及內生圈。那么什么是內生圈,什么又是外生圈呢?所謂的內生圈指的便是參與創新創業教育這個過程中的主要核心人物,如教師、學生,或者其他的參與者,而參與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修訂課程標準以及講授課程教學等;外生圈指的是受外界客觀因素的影響,所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并利用“三螺旋”的教學理念,這里的“三螺旋”指的是學校、企業與政府之間有著相同的利益,在相對完善的組織以及制度的保障下,使這三者的效益呈現出螺旋上升狀,并在此基礎上,實現彼此的目的。同時,外生圈的參與主體為企業、政府、各行各業以及其他的一些社會組織,其中政府作為創新創業教育的主導者和管理者,也是促進創新創業教育進一步發展的主要源動力[2]。對此,需要結合相關的政策制度,站在宏觀的角度上,統籌各個部門之間的關系,以此來提高各個主體之間合作的效率和質量,只有這樣才能帶領高職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并提高高職創新創業的成效;企業和行業主要是提供產業發展動態,在產教融合的背景下,使高職院校能夠清楚快速地了解本地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從而因材施教,培養出高質量的人才。而學校在對接行業發展的需求后,便能為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和精神提供相應的實踐平臺,以此來促進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二)開展多元化的創新創業課程制度體系
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單單為了幫助學生實現創業的目的,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創業技能以及學生的綜合素養。由于每位學生具有一定的差異性,所以興趣、對知識的接受能力、積累等能力大不相同?;诖?,學校需要對學生的興趣特點等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并在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中對癥下藥,以“全面覆蓋和定點突破”“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為基礎,創新多樣化的課程制度體系[3]。
首先,將以往的課程體系與“全面覆蓋和定點突破”相結合。在面對低年級學生時,需要采取創新創業普惠教育,并為學生制定與之相關的公共必修課,讓學生能夠從中了解到相關的基礎知識,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創業講座等選修課,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為今后的創業實踐奠定一個扎實的基礎;面對中年級時,若是學生的創業意識較為強烈,便可培養學生的實際需求,之后再多開設幾門適合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課程,讓學生能夠以自身的實際情況為準,選擇適合自身的課程;面對高年級有一定創業規劃和創業意識的學生,便可對其進行有計劃性的培養,并為之制定相關的課程,讓學生能夠有目的性地學習創業知識,如專業講座、模擬融資等活動,通過這樣的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4]。
其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為一體的融合課程。創新創業教育要結合專業與創業發展這兩個方面,才能將它的作用發揮出來,而融合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其實也就是將這兩種教育目標結合在一起,所以實施“專創融合”課程對于學生而言十分重要。在進行課程標準構建的過程中,可以邀請企業資深人物、各行各業的專家等,并將行業的要求以及企業崗位的標準等滲透到該教育內容中,以此來實現共同修訂,提高專業能力和技術要求的目的。另外,在課程設置這個方面中,要以行成基礎的認知、專業技能、實踐能力等方面來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與實踐能力,從而實現“雙創教育與專業培養”達到深層次的融合。
(三)強化高質量、高素質的師資團隊
在高職院校中開展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教師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優秀的師資團隊也是開展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力量。對此打造專業過硬、技能扎實、素養高的師資力量是需要格外重視的。
其一,培養高質量的專業師資隊伍,以此來實現“專創融合”的最終目的,以產教融合為基礎,提升創新創業教學的水平,積極組織高職院校的教師參加專業培訓,學習現代化教學方式,加強教師的考核力度。如學校可以邀請一些創業成功者、資深企業家等到學校對教師進行培訓,也可以選擇一些教師到產教融合基地實地參觀,學習經驗,同時還可以挑選具備創新創業、專業、高質量的教師為典型,借助典型的作用,提高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專業教師團隊的綜合素養和專業水平[5]。
其二,拓展創新創業教師團隊。根據當前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師的質量、數量等來看,情況并不樂觀。對此,要提高創新創業教師的數量,積極引進高質量的人才,拓展教師團隊。但在引進人才的過程中,也需要注意質量,切不可盲目挑選,濫竽充數。
其三,建立專兼融合的教師團隊,優化教師的整體結構,使教師團隊具有多樣性。同時,進一步拉近與企業、行業之間的參與度,并引入具備創新創業企業的優秀管理者、名師等來學校進行兼職講座,以此來加強創新創業教師團隊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為高職學生今后的社會需求和人才標準提供最新的消息,讓學生能夠學習到更多的實踐經驗。
(四)借助“互聯網+”教學模式
如今處于信息化時代,“互聯網+”在各個行業中也受到了廣泛的運用,云計算等技術也逐漸融入到教育中,教育也慢慢走向了信息化、網絡化。其實“互聯網+”帶來的作用并不單單只是優化了教育技術,更是創新了教學模式、教育理念等。具體如下:首先,隨著“互聯網+”的出現,打破了以往傳統教學模式的空間局限性,給教學模式等提供了較大的改變,教師不僅可以借助多媒體、微課等信息手段給學生推送最新的創新創業案例,還能將傳統教學模式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同時還可以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模式。
其次,借助互聯網技術,能夠將社會資源等集合在一起,從而加強學生創新創業的成功率。對此,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需要多加運用現代化互聯網,讓學生能夠從中搜集資料、整理數據、分析結果,并根據自身的專業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鍛煉學生的創新意識。
(五)設置創新創業實踐平臺
在創新創業教學中,需要以實踐訓練為主,在這個過程中加強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專業技能。所以,高職院校需要整合資源,借助產教融合這個平臺,進一步拓展創新創業實踐平臺。首先,構建網絡平臺,學??梢岳谩皠撔聞摌I教育信息服務”這個網站來搜集政府、學校、企業相關的政策,以此來豐富學生的實踐經驗,為今后的創業構建較好的條件。其次,建立相對比較完善的校內外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并在已有的基礎上,借助合作的企業,在學校中建立“校中廠”,讓學生在學校中也能感受到真實的業務操作過程。同時,企業也可以建設相應的“廠中校”,將實踐教學和企業的運營過程相銜接,使學生能夠投身于創業項目中。通過這樣的模式來實現產教融合的實踐訓練,并從中調動學生的創新能力,加強學生的創業水平。最后,結合高質量的創業項目,打造創業院校,將創業比賽、社會資源、創業實踐活動以及項目孵化等整合在一起,為學生提供具有生態型的實踐平臺。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再加上多元化的培養模式,站在產教融合的層面上來對高職創新創業人才進行培養,不僅需要落實教育改革的制度,讓更多高質量的人才出現在社會中,以此來彌補國家對人才的需求,同時,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也能進一步完善社會中的諸多壓力,使人才能夠盡快地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趨勢,從而為國家的發展提供一絲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馬凱.產教融合視角下高職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質量與市場,2020(19):109-111.
[2]李麗陽,李虎斌.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J].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32(3):43-46.
[3]金雷法.產教融合視角下高職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湖北農機化,2019(24):185-186.
[4]王翰華,趙海軍.產教融合視域下高職涉藥類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12):9-10.
[5]李如平,李雪,吳房勝,馬玉清,朱煉.產教融合視角下高職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7(22):168+175.
作者簡介:
宋歌(1984年5月-),男,漢族,山西平順人,本科學歷,講師,研究方向:思政教育、學生管理、創新創業、 計算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