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雪姣
【摘 要】目的:分析在腦梗死的臨床護理中,通過應用健康教育的護理效果。方法:選取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患者110例,隨機分兩組,對照組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健康教育。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情況。結果:觀察組的健康知識認知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Barthel指數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腦梗死患者的治療中,應用健康教育能提升患者的健康教育認知度,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腦梗死;健康教育;常規護理;Barthel指數
腦梗死的臨床發病率較高,為常見的神經內科疾病[1]。該疾病的致殘率及致死率較高,發病后會對患者的神經功能造成損傷,對患者的影響較大,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雖然隨著臨床醫療技術的不斷提升,腦梗死的搶救成功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腦梗死的救治存活率明顯提升,但在治療后,患者會留下程度不同的后遺癥,導致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較大的影響,不利于患者的生命健康[2]。而由于許多腦梗死患者對自身的疾病缺乏了解,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依從度較差的情況,影響患者的臨床治療[3]。因此臨床認為在為患者開展治療的同時,還應當搭配有效的護理措施進行干預,以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度。有研究發現,在腦梗死患者中,通過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措施的實施能起到較好的護理效果。本研究就收治的腦梗死患者中,健康教育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探究,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患者110例,隨機分兩組,各55例。觀察組,男27例,女28例,年齡57歲~89歲,平均年齡(72.28±1.71)歲;對照組,男28例,女27例,年齡56歲~88歲,平均年齡(71.85±1.76)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干預方式。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健康教育干預。在患者入院后,為患者安置到病房中,并為患者介紹醫院的環境、病區情況、護士信息等。與患者的交流中對患者的社會情況及家庭情況進行了解,再根據患者情況為其制定合適的教育方案。在患者住院過程中,為其講解關于腦梗死的發病原因、過程、癥狀、治療方案、誘因、治療效果等,提升患者對腦梗死的認知。并為患者講解開展康復訓練對于促進神經功能改善的重要性。由于大多數腦梗死患者受疾病的影響,易產生較多的沮喪、焦慮、抑郁情緒,這些情緒的存在會對臨床治療造成較大的影響,因此在此期間還應當搭配心理護理干預的實施,采取必要的手段引導患者的情緒。可為患者介紹一些經過積極治療恢復良好的案例,樹立患者的治療信心,以便能取得患者的更多配合。為患者開展早期康復訓練,講解詳細的訓練步驟及方式,使患者堅持鍛煉,嚴格按照醫囑用藥。
1.3 觀察標準
對比兩組健康知識認知率。對比兩組Barthel指數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健康知識認知率
觀察組患者的健康知識認知率明顯比對照組高,兩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Barthel指數
觀察組的Barthel指數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腦梗死為臨床常見的疾病。引起該疾病的原因是腦部血液發生循環障礙,從而造成腦組織局部出現缺血、缺氧性壞死的情況[4]。老年人群為該疾病的好發人群,但近年來該疾病的發病有朝著年輕化發展的趨勢,且該疾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腦梗死的病死率較高,且存活下來的患者都存在程度不同的神經功能受損的情況,導致患者的各方面功能受到影響,如語言障礙、行動障礙等[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健康知識認知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Barthel指數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在腦梗死的護理中,通過健康教育的實施能提升患者的知識認知度,促進患者功能的改善,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龍世燕,李銘,涂雙燕,等.行為改變聯合傳統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導報,2019,16(4):179-182,187.
[2] 張朝,胡秀香.自護理論在家庭病床2型糖尿病合并腦梗死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2020,20(2):78-82.
[3] 韓璐璐.基于依從性曲線變化規律的階段性護理干預在腦梗死偏癱患者康復訓練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0,36(18):1377-1382.
[4] 謝靜.奧塔戈運動訓練聯合蕭氏雙C護理模式在老年腦梗死偏癱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9,6(11):121-125,128.
[5] 陳明娟,池亞琴.以知信行理論為基礎的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9,23(5):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