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素芬
摘要:新時代背景下,互聯網技術走進高中政治課堂,為高中政治課堂的設計方法注入了新的內涵。借助新媒體,政治課堂不僅要實現政治課堂上學生政治學科思維能力的提升,而且要強調思政育人的內涵,在教學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文本以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研究素材,對新媒體運用下高中政治教學的開展方式進行分析分析與說明,主要利用新媒體的趣味性、集成性、開放性三個特性創設新型政治課堂,進行對學生的政治理解與思想品質的培養,實現素質教育的現實性內涵。
關鍵詞:新媒體;新技術;高中政治;學生綜合素質;政治素養
如今,信息化的發展使得學生面臨著更加復雜的輿論環境與社會環境。如何幫助學生在紛繁復雜的社會信息之中找到確定且正確的價值立場,是政治教學所要面臨的重要問題。傳統政治教學往往偏重知識型教學,對學生的政治思維能力的培養存在欠缺。此時,信息化不僅為高中政治教育帶來了重大挑戰,同時也為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機遇。以新媒體為載體的政治課堂無論在思想深度上還是知識廣度上都獲得了新的拓展空間;教師將新媒體引入課堂,可以對立德樹人的教育工作起到積極性的作用。這需要教師在充分分析新媒體的新內涵的基礎之上形成教學創設。
一、新媒體為高中政治課堂注入新的內涵
(一)新媒體之趣味性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新媒體應用下的高中政治課堂在表現形式上便同傳統課堂存在顯著的不同之處。利用新媒體,教師可以以視頻、音頻、圖片、游戲等多種載體對課堂內容進行形象生動的展示,以多樣化的素材刺激學生的感官,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專注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此,學生可以在生動的信息化表達之中獲得趣味化的學習體驗,這是傳統的依托于紙質教學素材的課堂所難以實現的。
(二)新媒體之集成性促進學生綜合探究
新媒體的第二個重要特征是其集成性。集成性,指的是新媒體可以在課堂的有限空間內匯集盡可能多的教學資源,并將其實現高質量的整合與表達。信息平臺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廣闊的探索的天地,其豐富的資源可以很大程度上補充課堂的知識內容,并啟發學生圍繞一個問題進行深入探索。在新媒體之集成性的輔助下,學生不僅可以獲得豐富的知識,學習的廣度大大提升,而且可以以自己的興趣為導向進行綜合探究,實現學習深度的拓展。
(三)新媒體之開放性激發學生自主思維
高中政治教學想要實現立德立人的現實性成效,則需要注重激發學生的自主思維,讓學生在對政治知識的理解與感悟之中產生真實的情感體驗,并以此為激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新媒體的應用下,課堂具有充分的開放性;教師將課堂的主體地位交還給學生,讓學生基于新媒體教學材料積極表達、真實感悟,對政治問題形成自己的思考與觀點,在自主性之中達到知識學習與認知建立的有效統一。
二、以新媒體為材料開展創新教學的現實方法
在對新媒體應用于高中政治課堂的特性進行分析的基礎之上,借由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研究素材,可以對以新媒體為材料開展創新教學的現實方法進行一定的闡述。
(一)充分利用新媒體設備促進學生課堂參與
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很大程度上影響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多媒體設備之特性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參與到課堂之中,對知識形成自己的理解。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第二課《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為例。這一課的內容包含了從近代中國探索復興之路到新民主主義革命與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再到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的全過程,其中邏輯線索較為復雜,知識內容較多。基于這一特征,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設計思維導圖的小動畫、填空游戲等,讓單調的知識形象化,激發學生興趣。同時,教師也可以以一定的課堂情境創設激發學生的感悟。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視頻資料,師生共同回顧革命先輩們篳路藍縷的創業歷程,理解中國共產黨在一個個歷史關鍵節點上睿智的戰略抉擇,感受黨和人民作為命運共同體追求獨立、實現解放的奮斗豪情。由此,文字化的歷史變得鮮活生動、打動人心,學生對“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的理解也更為真實、深刻。
(二)創新新媒體教學內容,促進學生自主探究
新媒體的出現為學生的探究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學生在豐富的網絡教育資源的幫助下,可以有效地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并形成自己的觀點。由此,教師可以發揮新媒體的這一特性,鼓勵學生自主探究。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前先向學生布置作業,讓學生預習下一課的知識,并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自主查閱資料,在課堂上進行統一展示。同時,新媒體對教學內容的創新還可以作為政治課堂的補充。由于時政具有很強的實效性,基于師生對時政的關心,教師可以選取課本內容相關的時政熱點話題,在課堂上利用新媒體進行展示,幫助學生活用知識、完成自身政治立場與觀點的塑造。
參考文獻:
[1]呂翔.高中政治教師如何提升創新能力[J].河南教育(教師教育),2021(04):21.
[2]李雪格.新媒體時代學校教育面臨的挑戰[J].傳媒論壇.2020(03):88.
[3]閆軍基.論新媒體時代下高中政治教育的挑戰與對策[J].亞太教育,2016(36) :18.
[4]沈成玫.高中政治新課標教學面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分析[J].鴨綠江(下半月版),2014(08)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