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蘇君
摘要:在中學教育中如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舞蹈教學,通過創新舞蹈社團實踐活動的形式和內容,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角度出發,以創作舞蹈為基點進行教學,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藝術修養,完善其人格。
關鍵詞:舞蹈社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藝術創作、實踐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中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鍵在踐行,教師以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為依據,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角度出發,以創作舞蹈為基點進行教學,透過舞蹈進行教育,促進學生養成健全人格。
一、在創作中尋找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契合點
日本舞蹈教育家邦正美在《教育舞蹈原論》中說:“舞蹈是創作的,從它是創作的這件事上開始有了舞蹈的本質。這個創作便是以身體的運動為素材,而這創作卻因表現了我們的思想或感情,才有舞蹈的本質,即:借運動達成形而上學性的美便是舞蹈,亦如此才有舞蹈的本質。”在創作中尋找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契合點,讓學生在創作的過程中去體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自覺去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的素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角度出發,關注社會現實,選取創作題材
例如《瞬間》關注交通安全,表達了珍愛生命的主題;《白色之殤》喚醒和傳遞環保意識;《控》通過表現對手機的喜愛和依賴,傳達科技帶來生活方式轉變的同時要積極建立人與人的和諧關系。
(二)以作品凝聚團隊,訓練圍繞作品展開,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舞團課程的創新點主要圍繞作品進行,結合學生情況進行主題性訓練,不局限于某一舞種的學習。對主題進行思考并有創意地表達,使得學生能積極愉快的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二、在教學中探索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方式
(一)民主友善的教學方式
教師圍繞創作,結合學生情況進行靈活多樣的教學。例如:1.游戲式。教師在教學中安排一些游戲環節,營造輕松、良好的課堂氛圍,讓教學在學生沒有思想負擔下開展。例如抓紙巾游戲,一人手里拿一張紙巾,另一人用手去抓。持紙巾的人盡量讓對方抓不到,在沒有抓到的情況下,身體要瞬間停住。既鍛煉學生的專注力和反應力,又增強身體的控制力。2.分享式。教師與學生圍坐一起,進行主題分享,從不同方面了解和親近學生。例如《白色之殤》經過分享討論后,確定了“快樂使用塑料袋”和“拒絕使用塑料袋”兩個對比強烈的舞段形成作品結構。民主友善的狀態貫穿整個創作過程,分享有助于學生對舞蹈深入理解,實現師生的互動交流。
(二)平等公正的合作關系
在排練中教師引導學生尊重自己與他人,互助合作。讓每個學生意識到“在作品中每一個表演位置都是重要的,都要盡力做好,我們是一個團隊。”《白色之殤》中完成“垃圾人”的著裝需要得到學生們的大力協助。有人負責裹保鮮膜,有人負責貼雙面膠定位,有人負責給塑料袋充氣,有人負責粘塑料袋,每個人都表現出主動參與,與他人互助合作的良好態度與風范。
三、在實踐活動中深化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
(一)以舞臺表演為載體,與公益活動有效對接,傳播正能量,使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深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
例如《黃河謠》演出的反響很好,學生在舞團公眾號中這樣寫道:“在排練時,除了要練好動作,還要時刻保持感情充沛。為了讓我們更好地進入角色,陳老師經常為我們描述當時的時代背景和故事情境,讓大家體會到戰爭年代的年輕人的歷史使命,由此體會作品的情感,并融入到舞蹈表演中。演出前,每名舞團成員都制作了愛國書簽和宣傳海報,并在表演過程中發給觀眾,讓觀眾們也參與其中,將他們帶入到當時的年代。特別是在結尾處,全場人一起面向五星紅旗時,每個人都已心潮澎湃,既沉浸在過去那段革命歲月的激昂奮進中,又感受到了祖國如今的繁榮富強,每個人都意識到愛國主義精神將會在青少年們身上繼續傳承下去。”學生通過一次次的表演,用情感投入到表演中,獲得自信的同時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以觀演學習為契機,從不同的藝術作品中汲取養分,使學生拓寬眼界獲得成長
除了分享舞蹈作品資料以外,更多鼓勵學生走進劇場觀演,在觀演中打開不同視角感知學習。
四、收獲與評價
我校舞團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創作,師生共同完成作品并取得了較好成績。例如《瞬間》榮獲第二屆“荷花少年”全國中學生舞蹈展演“金獎”,“最佳編創獎”;《白色之殤》《煙波江》榮獲北京市第十六屆學生藝術節中榮獲“一等獎”“最佳編創獎”;作品《海菜腔》北京市第二十屆學生藝術節榮獲中學組“金獎”等等。通過藝術創作實踐讓學生獲取知識和情感體驗,引導他們用積極的行為輻射到周邊的人,進行傳遞。
畢業后的舞團學生對舞團一直保持關注,分享彼此,獲得啟發與成長。舞團的畢業生常回舞團,分享畢業后的故事。有人說因為自己在舞團的經歷,讓她有勇氣走上了藝術道路;有人說感謝老師不嫌棄毫無舞蹈基礎且四肢不協調的“我”,如今在大學當了文藝部長,最近成功組織了一臺晚會;有人說愛舞團愛舞蹈,現在成了一名舞蹈教師……他們將體驗和感受留在身體里,變成生長的力量。
張中煖教授在《創造性寶典——打通九年一貫制舞蹈教學之經脈》中所述:“創造不是胡亂拼湊、為所欲為,創造意味著知識的消化、處理及運用,牽涉到個人的選擇、篩刪及組織重整的能力。”我校舞蹈社團在創作中緊密結合社會實踐,深化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舞蹈社團是實現創意、傳播正能量的平臺,是師生交流、分享的場域,是充滿未知和吸引力的歷程,在這里,教師和學生共同成長,共繪美好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