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蕾
摘要:數學作為一門理科學科,本身對學生的邏輯思維就有著較高的要求,但這作為一種能力是可以通過學習和引導去構建提升的,所以需要教師在學生的數學筑基時期就把握好思維引導。概念清晰才能夠掌握知識點,尤其是對于數學這種以算法見長的科目,縝密的邏輯思維以及清晰的概念點才是學習的關鍵,因此,想要提升數學學習能力,還是要從日常教學入手,思維導圖顯然就是非常好的選擇,與強調邏輯的數學教學理念不謀而合。本文針對立足基于思維導圖理念來提升小學生數學邏輯思維進行探討,提出建議以供他人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維導圖;數學邏輯;綜合提升;方法探究
引言
小學生普遍對于視覺效果強的東西總是會感興趣一些,而在學習的專業性上則對條理清晰的事物更加青睞,所以擁有二者特性的思維導圖顯然是教學的一大助力,尤其是對于數學這種需要邏輯和算法的科目而言。小學生的觀念和思維還在塑形,也就是說教師的教學引導至關重要,這直接關系到學生之后的進階學習,畢竟邏輯思維是需要訓練的,在初級階段就需要給予明確的引導。所以思維導圖的運用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邏輯思維強化的介質,教師要善于將數學知識融入思維導圖,從而讓學生更加明了知識概念。
一、化繁為簡,團團結就玲瓏面
其實很多時候數學概念并不復雜,但是由于一些約定俗成的觀念,教學時沒有解釋清楚所表示的含義,從而導致學生概念混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比如數學進階教學方程式,對于字母x,y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從而導致后期算法出現偏差,因此,數學教學更要從基礎概念開始重視思維邏輯以及理解力,而思維導圖就是幫助學生認清這些知識概念的有效媒介。小學數學課本是經過無數教研人員精心編排的,所以課程和知識點也是逐步遞進并且關聯性極強。
以《用字母表示數》一課為例,其實就是潛在為方程式教學奠定概念。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就可以用思維導圖來推演字母所表示的含義,讓學生在接觸伊始就有一定的邏輯概念,而不是在后期觀念形成之后再去解釋,這樣有助于強化邏輯,后期矯正總是不如初次接觸就通透要來的有效。思維導圖其實就是數學概念演變的過程,在字母表示數這一課尤其明顯,比如a+b=b+a的概念其實就是任何你認為的數字組合,換成cdef也不會有差異,主要的是數值和質量相等的概念要理解。所以教師可以借助導圖來佐證這樣的概念,導圖可以融合學生喜歡的新鮮元素,比如神秘的x元素,借用一種玄妙的外衣來套入數學概念,從思維認知上讓學生知道數字守恒,而字母代表的不過是概念系統的一個數值而已。其實邏輯思維強化從基礎出發就是明晰每一個概念點,把每一個細節落實到以后,組成的整體進階概念就會抽絲剝繭般明了起來。
二、視覺強化,巧妙記憶化概念
思維導圖除了在其邏輯思維明了之外,也非常注重圖這個概念,也就是明確意義上的視覺強化,即便不是以多維色彩吸引觀者,也會是用讓人眼前明朗的形式來分化概念。小學數學基本注重基礎概念,也就是最為重要的算法以及幾何概念,然而其中的分類和變化很多,例如周長、面積等計算公式就需要學生多加記憶,后期還會有數字分化的概念,比如小數、分數和百分比之類,所以用視覺強化記憶的思維導圖來輔助教學絕對是很有必要的。幾何問題用導圖來概括其實更為直觀,傳統意義上的導圖是基礎概念分化,但其實幾何也可以用圖畫和數形交集類導圖來進行講解。
以《多邊形的面積》一課為例,多邊形的概念其實可以拆解為規則圖形的拼接,尤其是在計算面積的情況下,這個時候就應該在思維導圖中引入輔助線分割的概念,也就是讓學生進行圖畫分解,在不規則形狀中找出規則的圖形,例如三角形、正方形等方便計算面積的圖形。所以思維導圖其實是一種輔助推理的過程,也可以是逆向思維,用多個規則圖形來拼接成多邊形,導圖則是提供靈感和方向,讓學生自然而然就能夠通過以往學過的知識點來綜合運用,從而進階學習新的概念,也是一個融匯貫通的過程。所以針對幾何類課程的思維導圖,教師可以就用圖形和線段的模式來講解,比如講解四邊形,就可以用大的四邊形套住長方形,然后再用長方形套住正方形,形成一個圖片交集的視覺概念,強化視覺其實就是加強記憶,積累之后邏輯自然通順。
三、發散引導,思維拓展多層次
數學的概念千變萬化,有的概念可以平鋪直敘的直接用公式解決,有的則需要學生有一定的想象力和結合能力,不過再怎么變化都離不開強大的邏輯思維,然而邏輯思維和數學概念一樣,可以正推,也可以反推。簡言之就是反向運用思維導圖,都知道思維導圖是將所有的概念進行整理分析,從而形成一條清晰的脈絡,就像目錄一樣有提示、講解以及歸類的作用,但數學邏輯思維還有一定的不可控性,也就是聯想拓展的發散性。就像很多題目有多種解法一樣,教師也要運用思維導圖的形式來讓學生拓展邏輯,比如可以在課堂上用思維導圖的引言來提示學生思考,讓學生自己去補足關鍵部分。
以《可能性》一課為例,課如其名,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思考來發現多種可能性,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配合來補足思維導圖,例如導圖中的關鍵元素除了需要計算對象之外,還需要一定的數據來支持算法,這個過程就可以讓學生自己發現。比如以簡單的擲骰子的游戲入手,讓學生列舉各種可能性以及公平性的情況,讓他們自行分析數據并觀察,小組成員可以分工合作來進行重復驗證。不需要在一開始就給出導圖結論讓學生們根據步驟來,反而可以讓學生根據實踐和一定的引言來推導出思維導圖,這就是反向論證概念,有助于強化邏輯思維。
結語
其實思維導圖就是讓概念更加明顯的擺出來,能夠讓學生一目了然明白步驟和關鍵所在,但是如何用得好確實要看教師的打算,畢竟邏輯思維是需要一步一步鍛煉出來的,所以思維導圖的助益最大化還需要教師根據不同的課程知識點進行深入研究。總體來講,思維導圖能夠有效的助力學生理清概念,邏輯思維首先從清晰明了開始,然后才能夠談綜合強化運用,這個過程需要大量學習訓練,才能夠厚積薄發。
參考文獻:
[1] 王宏賓. 思維導圖對于提高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研究[J]. 魅力中國,2021(13):132-133. DOI:10.12294/j.issn.1673-0992.2021.13.213.
[2] 思維導圖對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研究[J]. 新課程·上旬,2019(11):234-235.
[3] 黃麗香. 在復習課中基于思維導圖培養小學生數學創新思維的研究[J]. 數學大世界(中旬版),2019(10):21-22.
[4] 運用思維導圖有效提高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J]. 新課程研究(上旬),2021(4):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