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傳惠
摘要: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中職教育產生了明顯的變動,許多教師開始以學生的順利就業為重要導向,全新調整教育教學策略及教學方向,更好的滿足時代發展對職業教育的現實需要。對于中職體育教學來說,教師也需要關注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有效改革及創新,充分凸顯學科教學的重要優勢,關注硬件與軟件的有效優化升級。逐步開展學生的綜合能力,確保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適合自己的體育鍛煉技巧,提升身體素質,夯實個人的就業基礎,進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一定的優勢。
關鍵詞:就業導向;中職體育;教學對策
引言
中職體育教學需要以學生的個性化成長以及發展為基礎,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了解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要求。以學生健康基本文化知識的學習、體育綜合素養的提升、體育技能與方法的掌握以及健康人格的培養為主要目標,保障學生能夠在團隊精神以及良好品質的指導下順利完成個人的社會實踐,提升個人的綜合職業能力以及體能素質。這些對學生的社會實踐有非常關鍵的影響,教師需要進一步了解新時代背景下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新變動、新要求,抓住中職人才培養的側重點,加強學科之間的有效聯系,在不斷探索以及創新的基礎上確保學生實現順利就業。
中職體育教學現狀
思想認知出現偏差
錯誤的思想認知會導致后期的教育教學實踐出現方向上的偏差,不利于學科教學改革及創新。對于中職體育教學來說,思想認知偏差比較嚴重,有的中職學校領導認為中職教育需要以高素質勞動者培養為核心目標,逐步提升學生的綜合技能。學生需要將主要精力和時間放在專業技能的提升以及知識學習上,體育課會耗費學生的時間和精力,對學生的社會就業沒有太大的幫助。這一點導致學校在體育課程上投入的時間比較少,最終嚴重束縛了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及發展,學生也難以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高效的完成不同的體育練習任務,身體素質提升速度較慢。這一點嚴重違背了學科教學的初衷,不利于學生的成長發展以及學科教學改革。
教學策略單一機械
因為存在思想上的誤區,因此在調整職業教育內容以及形式時,學校在體育教學上投的時間比較少,不管是教學策略還是教學手段都比較落后及單一,缺乏一定的創新性。大部分中職學校的體育教學以跑、跳、投以及球類運動為核心,學生在初中以及小學就已經完成了這一學習任務。很少有學校能夠將難度系數相對偏高的動作以及技術融入其中,沒有著眼于學生的實質需要來進行分析,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創新工作直接被跳過。這一點使得學生在畢業之后難以真正滿足社會發展對身體素質的實質需要,個人的就業核心能力不夠理想。
師生互動較少,
與其他學科相比,體育這門課程的實踐性和應用性比較強,離不開師生之間的互相聯系及交流。教師需要在與學生進行交流的過程中了解學生的真實訴求,進一步調整體育教學策略及方法,保障中職體育教育教學質量及水平的綜合提升。但是,有的政治體育教師認為體育課程對學生的社會實踐沒有太大的幫助,因此直接按照體育教材照本宣科,沒有主動與學生進行互動,根據自己的主觀意愿全權包辦。師生之間的互動頻率比較低,教師過于注重師道尊嚴和個人的權威地位,學生也逐步喪失了自主參與以及主動與教師交流的意愿,學習能力和身體素質提升速度非常慢。
教學評價落后傳統
教學評價是學科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積極性的調動有重要的影響,教師所采取的教學評價模式比較單一和機械,與職業教育特點之間還存在一定的區別。教師沒有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學習態度,無視過程性考核的進一步分析及研究,這一點嚴重束縛了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及提升,學生的社會競爭力以及適應能力相對較差。因此在后期就業時面臨著許多的問題及障礙,難以實現順利就業并實現個人的人生理想。
就業導向下的中職體育教學對策
為了確保學生實現順利就業,中職體育教師需要意識到體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性,了解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的真實情況,分析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動機。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在改革教育策略、創新教學模式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綜合素養,確保學生能夠產生更多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實現學生學習能力的穩定提升。
轉變傳統思想認知
中職院校領導者以及體育教師需要轉變自身的教育教學理念,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以現代化的育人理念為基礎,真正意識到體育教學對學生社會就業的重要輔助作用,進而全面調整體育教學策略及方向。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肯定學生的中心地位,給予學生更多就業上的指導以及幫助。在信息化時代之下,社會各界的思想認知有了明顯的提升,對體育這門課程的重要性也產生了全新的理解,體育能夠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幫助學生強身健體,讓學生擁有一個良好的身體素質。這一點對學生的社會就業有重要的作用,只有保持良好的身體也才能夠真正實現高效工作和快樂工作。學校則需要意識到中職體育教學的重要組織作用,利用體育教學來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樂觀態度,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綜合實踐動手能力。關注多種教育教學策略及方法的有效改革及創新,積極融入現代化的教育教學元素,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調整教學思路,鼓勵學生自由發揮,保障學生能夠變得更加的自信、自主和自如。在參與各種體育素質鍛煉的過程中,產生更多的學習動機,實現個人的良性成長及順利就業。
創新教育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及創新對打造高效課堂以及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有重要的影響,中職體育教師需要著眼于學生的就業情況,通過對學生專業課程學習現狀的進一步分析及研究,明確學生的未來就業方向,給予學生針對性的指導。深化學生對體育課程的理解及認知,調動學生體育參與的能動性和積極性,保證學生以強健的體魄完成個人的學業,并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中發光發熱。其中小組教學、角色扮演教學、游戲教學、合作教學取得效果比較顯著,教師可以將這些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方法融入中職體育課程之中,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應用之間的緊密互動,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對體育項目的態度和認知。積極選擇符合學生個性化發展要求的體育項目,鼓勵學生自由發揮、大膽想象,凸顯學生的主體價值,保障學生變得更加自信和主動,這一點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以及中職教育改革都有非常關鍵的影響。
加強師生互動
教學過程也是師生互動的過程,對于中職體育教學來說尤為如此,因此師生之間的互動以及交流非常關鍵。教師需要主動放下自己的權威地位,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關注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針對性的調整教育教學策略及思路,給予學生恰當可行的指導及幫助,讓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變得更加自信和樂觀。很多學生躍躍欲試、能動性高漲,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提升速度較快,能夠對體育課程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進而在教師的指導之下學會自由發散,自主實踐,順利實現就業,利用良好的身體素質凸顯個人的才華。
改革教學評價模式
中職體育教師需要始終堅持過程性的教育教學評價模式,盡量避免直接按照學生的成績衡量學生,關注學生的自主評價、小組內部互評以及教師評價,構建三位一體的教育教學評價體系,促進傳統單一教學評價模式的有效改革。讓學生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優點以及不足,進而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自主發散和自主調整。這一點能夠更好的體現以人為本的育人理念,實現學生身體素質以及綜合素養的穩定提升。
結語
為了實現學生的順利就業,中職體育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轉變傳統的思想認知,積極創新教育教學策略及方法。全面加強師生互動,在改革教學評價模式的過程之中,為學生提供更多有益的幫助。
參考文獻
王暉, 曹素琴, 徐欣. 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院校體育改革[J]. 成人教育, 2012, 32(001):111-112.
賀桂萍. 中等職業學校體育教學現狀及對策[J].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 2008(S1):106-108.
李潤. 論就業與人才培養導向下的高等體育教育課程設置[J].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 2014, 034(004):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