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雪梅
課題:本文系2019年重慶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基于小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群文閱讀教學實踐研究》課題批號:2019-16-269的研究成果
摘要:“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發育水平,在很大程度是取決于這個民族的閱讀狀況。”由此可見閱讀的重要性。幾年來,我校面對“局限于教材文本、閱讀方法引導不力及學生閱讀量遠遠達不到課標規定”的閱讀現狀,大膽嘗試一種具有突破性的閱讀教學實踐方式——群文閱讀,即,師生在單篇精讀的基礎上,圍繞一個或多個議題選擇一組文章進行閱讀和集體建構,最終達成共識的過程。并建構了群文閱讀“四項目管理、六層級教學”實踐模式,促進學生習得閱讀策略、提高閱讀速度、發展高階思維、形成語文素養。
關鍵詞:群文閱讀;“四六”模式;語文素養
一、“四項目”管理保障群文教學質量
為保障群文閱讀教學順利實施和高效優質,我們做實“專題培訓、資源開發、課題研究、成果考評”四大管理工作。
(1)專題培訓,導其向
群文閱讀教學,首先要通過專業引領解決“教師會教”這一關鍵問題。2016年實施該項目以來,我們一是請專家進來,解教師所需,通過課例+講座的方式,給老師們作了深入系統的概念、內涵、路徑和方法指導。二是走出去,尋他山之石,學校先后派出老師近200人次到浙江、成都、重慶等地現場觀摩學習群文教學方法。明晰的教學理論、直觀的一線課堂,積淀了老師堅實的群文教學基礎。
(2)資源開發,固其本
群文教學無課程,就如無根之木。為開掘學生閱讀資源,我校組織老師,一是對《群文閱讀“1+X”讀本》進行深入的校本化開發;二是結合語文國家課程的單元要素,擴充相關的閱讀文章;三是自主研發,老師們結合《“1+X”讀本》和語文單元要素,每期自主研發群文閱讀課程,為群文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課程資源。
(3)課題研究,探其理
群文教學的核心在于方法策略。我校通過組織教師專題研究,探尋優化:從2016年起,2011級的區級課題“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研究”、2012級的市級課題“三位一體閱讀教學模式探究”、2015級的校級微型課題“群文閱讀與單元整合實踐研究”等,先后實施并順利結題,在問題的不斷解決中,探索出了一個個有效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4)成果考評,綻其美
我校主要采取課堂展示、閱讀存折、閱讀檢測、美文誦展四大考評方式,激勵師生綻放光彩。一是在“一師一期一精品課”中展示;二是開展群文教學設計和現場課大賽,《小說中的諷刺與幽默》《故事中的人名》《說明文中如何“說”》等眾多群文教學課精彩生成;三是每年進行一次群文閱讀專項測試;四是每周確定一個“議題”,開展學生創作的“群文誦展”,讓學生帶著同伴一一登臺,美美誦讀自己創作的“文學精品”,納入才藝認證。
二、“六層級”教學培養學生語文素養
為落實群文閱讀教學,我校開設了群文課,納入1-6年級的周課表,并在每周的語文國家課程、群文閱讀基礎課程及選修課程教學中,采取“六層級”模式深入推進。
第一層級:“范本教學”起步初讀
充分利用好《群文閱讀“1+X”讀本》,讓老師們依照現成的教學模板,通過集體備課時的年級組研討,再度開發形成課案,開展好第一個層次的群文教學。
第二層級:“單元整組”綜合概讀
本層級以教材為主,教師依據單元語文要素,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整合單元篇章整組閱讀,概括整組篇章的閱讀目標、文本特點、主要內容、基本思想、表達方法等,整體把握單元學習的重點任務和價值取向,養習學生綜合概讀能力。
第三層級:“一帶多篇”類比精讀
本層級以課內一組文本為主,同時突破教材,增加課外多篇閱讀,即,“一組帶多篇”閱讀,實現學生精讀明法、用法生能的閱讀素養培養目標。基本做法:首先,組織學生精讀教材的整組文章,導其法;其次,指導學生自主共讀同類的課外多篇文章,用其法;最后,引導學生類比課內外的幾篇文章,求同比異,明其理。
第四層級:“一帶多本”整體速讀
本層級從課內到課外,把多篇范圍擴展到整本書閱讀,再到“一本帶多本”閱讀,培養學生整體速讀的能力。基本做法:在多篇類讀的基礎上,學生根據老師的閱讀要求,首先,自主閱讀相關作者的一本專注或同類文體的一本名著(課內或課外進行),完成閱讀思考和書面表述;其次,課外自主閱讀同類文體的多本專注,完成閱讀作業;最后,班級集中開展閱讀成果展示交流。
第五層級:“核心主題”深度閱讀
本層級要求閱讀教學圍繞一個核心主題展開,實現學生閱讀能力的深度拓展。基本做法:首先,教師根據不同文體特點和單元語文要素,定出如:“活動場景描寫、說明方法、移步換景描寫、場景刻畫形象、語言刻畫形象、童話虛實描寫”等一個個核心議題;其次,老師和學生根據議題各自選擇適合議題的文章,然后組成群文;最后,班級互助交流,讀出自我。
第六層級:“家校聯合”海量閱讀
本層級打通課內外、校內外閱讀渠道,形成廣泛閱讀氛圍,促進學生用心用法海量閱讀,既為群文閱讀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又是群文閱讀方法的實踐和延展。基本做法:一是年初組織學生訂出閱讀計劃,發放閱讀存折;二是開展班級交換互讀活動;三是利用學校圖書資源自主閱讀;四是家庭“親子常態互讀”;五是開展集“學生自讀、班級讀書會、年級漂書、校級閱讀心得及創新作文展評”于一體的“閱讀節”活動等。
幾年來,群文閱讀“四六”模式的扎實踐行,極大地促進了學生語文素養和學校教育內涵的發展。
參考文獻
王允. 小學語文"三六五"課堂教學模式的現狀調查與導向性研究[D]. 山東師范大學,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