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黎明
摘要:STEM教育理念憑借著眾多的優勢,在世界范圍內的教育領域中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STEM教育理念與學科教學的融合,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而且還能為學生創新素養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石。在小學科學教學中融入STEM教育理念,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培育學生的科學創新意識和理解能力,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發展。文章簡單介紹了STEM教育理念,然后就如何實現STEM教育與小學科學的融合談了談相關的看法與做法,旨在提升小學科學教學品質。
關鍵詞:STEM教育;小學教育;科學教學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創新性復合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這對小學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注重對學生科學意識及創新能力的培育,為學生之后的成長與發展打下堅實基礎。STEM教育非常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這與現代的教育理念不謀而合。小學科學作為一門以實驗操作為主,注重學生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創新能力培養的課程,是STEM教育理念很好的載體,同時STEM教育理念也是小學科學非常不錯的教學指導理念。通過將STEM教育與小學科學教學的融合,不僅可以強化學生對科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多方面能力及思維意識。可以說,STEM教育與小學科學的相互融合,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與價值。
一、STEM教育概述
STEM通俗的來講就是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數學(Mathematics)的簡稱,關于STEM教育的有三種說法。其一認為,STEM教育是四門課程的綜合體,這種綜合與我國教育中的綜合課程有著眾多相似的四方。其二認為,STEM課程是一種跨越了很多個學科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更加強調學科與學科之間的融合與聯系,具有很強的動態性。其三認為,STEM教育主要是基于STEM素養和STEM理念而開展的一種教學模式,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可以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更深刻的理解。[1]綜合目前小學教育的實際情況,將STEM教育融入到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必須對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進行全面理解,將這四方面融合在一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二、STEM教育與小學科學的融合策略
1.注重教師專業素養提升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要想更有效地將STEM教育融入其中,首先需要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STEM意識,擺脫傳統教育觀念的束縛。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的專業能力會直接影響整體教學活動質量,當教師對STEM教育形成正確的認知與理解之后,才能確保整個科學教學活動開展方向的正確。因此,小學科學教師需要積極轉變舊的教育觀念,平時多讀一些關于 STEM教育的書籍,主動去了解相關的教學案例,積極參與STEM教育活動。科學教師充分了解STEM教育后,會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STEM教育與小學科學的融合效果也會在無形之中得到提升。
2.注重學生自學能力培養
STEM教育與小學科學的融合不僅對科學教師提出了要求,而且還對學生提出了挑戰。在傳統的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通常會采用“填鴨式”教學模式,學生在教師的引導與幫助下學習知識,對教師產生了強烈的依賴心理,缺少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及自主學習能力。將STEM教育融入到小學科學教學中,學生需要自己完成實驗表單的設計、實驗的操作、實驗的記錄,這些都需要學生良好的組織學習能力作為基礎。[2]因此,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為STEM教育與小學科學教學的融合奠定基礎。例如,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要盡可能“放權”,讓學生根據主觀意識去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的想象力得以展現,由此推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3.注重科學教學資源挖掘
STEM教育與小學科學的融合,要求學生廣泛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隨著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其中比較關鍵的問題就是教學資源的缺失。部分學校配備的實驗器材不足以滿足教學需求,即便實驗器材的數量足夠,也難以準確展現所有的實驗過程,而且學生接觸這些實驗器材的機會比較少。針對這一系列的問題,教師需要注重對身邊教學資源的挖掘,利用好身邊可以利用的一切資源,促進STEM教育與小學科學的融合。[3]例如,在夜晚,只需要在戶外抬起頭便可以看到北斗七星,那為何必須要使用實驗室中的星星圖呢?在家中,媽媽做飯或燒水的時候就可以看到水沸騰的現象,那為何非要在實驗室中觀察酒精燈加熱試管中的水呢?如果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好身邊的這些教育資源,小學科學課堂勢必會更加生動、更加有趣,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有效被激發,學生的科學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培養。
4.注重課程間的整合運用
上文中已經提到過,對STEM教育的一種解讀是強調學科與學科之間的聯系與融合,將各個學科的不同知識點整理在一起,一起來推動小學科學教學發展。小學科學中包含了很多內容,不僅有數學邏輯和語文閱讀,而且還有英語,科學教師將各個學科的知識進行整合、運用,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科學知識,這也正是STEM教育的靈魂所在。例如,在探究熱水變涼的過程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每過3分鐘測試一次水的溫度,并及時記錄整理相關數據,最后繪制出相關的曲線圖,分析一杯熱水變涼過程中的規律。
結語
總的來說,STEM教育憑借獨特的魅力吸引了很多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將其與小學科學相互融合,能夠很好地提升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培育學生的科學創新意識和理解能力,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發展。因此,小學科學教師要積極轉變自身觀念,深入探究STEM教育與小學科學的融合途徑,改善小學科學教學質量,提升小學科學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蔣紅. 基于STEM教育在小學科學課堂融合的探索與研究[J].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20(34)
[2]何玉孝. 小學科學教學融合STEM教育的思考探索[J]. 新課程. 2021(01)
[3]徐海婷. 基于stem的小學科學生本課堂的構建研究[J]. 文理導航(下旬). 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