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振良

摘 要: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的出臺,為當前高中數學課程改革指明了發展的方向,同時也意味著中國高考由原來的“能力立意”轉變為“核心素養導向”;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也就成為“后考試大綱時代”高考命題的實踐指南。本文首先整體分析了2020年新高考Ⅰ卷數學試題,其次,以此數學試題為切入點,從新結構、新調控、新情景、新要求四個方面深入探討了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下數學命題對核心素養培養的導向,得出結論:要緊扣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來做好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與高中數學復習備考工作,進而達到高中數學課程“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
關鍵詞:高考評價體系;數學命題;核心素養;培養
隨著當前時代的變遷,教育正在朝著多元化、終身化、全球化的方向發展,新一輪的教育改革也正式“揚帆起航”,不斷督促我們對教育本質進行重新審視,不斷推動我們追問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什么類型的人才,核心素養也隨之被提出[1]。國家教育部在2016年9月發布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中肯定了核心素養對于學生發展的重要性。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不斷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所形成的關鍵能力與基本品格,且可滿足其終身發展,包括批判性思維、理性思維、尊重科學意識等。核心素養實質上是基礎教育目標的具體化,富有較強的指向性。
2020年1月,教育部考試中心正式發布了《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立足于構建“一核四層四翼”高考評價體系的視角[2],無縫連接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高考綜合改革。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的出臺,為當前高中數學課程改革指明了發展的方向,同時也意味著高考命題由原來的“能力立意”轉變為“核心素養導向”;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也就成為“后考試大綱時代”高考命題的實踐指南[3]。本文以2020年新高考Ⅰ卷數學試題為例,就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下數學命題對核心素養培養的導向進行探討。
一、2020年新高考Ⅰ卷數學試題整體分析
2020年新高考Ⅰ卷數學試題在命題時秉承“以素養立意命題”的思想,緊緊圍繞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分別從試題難度、試題情境、考查內容等多個方面入手來改革創新,更加側重于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考查,突出數學文化、理性思維、數學探索、數學建模等的引領作用[4],既體現出高考數學的育人導向功能,又彰顯出高考數學的科學選拔作用。通過深度剖析2020年新高考Ⅰ卷數學試題,能夠為我們清晰指明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下的數學命題的“新理念”與“新規則”。
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新實踐,數學命題新導向
縱觀2020年新高考Ⅰ卷數學試題,可以發現其凸顯出四個命題理念,包括“知識為基”“價值引領”“能力為重”“素養導向”,符合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的要求,無論是在命題考查要求,還是在命題考查內容,均做出了較多的嘗試,特別是在對核心素養培養方面起到了較佳的導向作用。
(一)新結構
2020年新高考Ⅰ卷數學試題對試題結構進行了優化,采用“8個單選題+4個多選題+4個填空題+6個解答題”,題量共計22個。其中,多選題占到了20分,之所以會引入多選題,主要目的還是在于體現出高考數學的科學選拔作用,讓不同數學水平的學生能夠有相應的發揮空間;解答題占到了70分,且為開放式問題,既能夠更好地考查學生的數學探究能力與數學理解能力,又能夠引導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多培養發展性的眼光和創新性的思維,進而可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其核心素養。
例1(2020年新高考Ⅰ卷第17題):在①,②,③中任選一個條件,并將其補充于下面問題中,如果問題中存在著三角形,那么請求c的值;如果問題中不存在著三角形,那么請闡述理由。
問題:是否存在△ABC,它的內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且,, ?
[點評]例1為開放式的解答題,條件、結論均處于開放狀態,有效地強化了試題的探究性,知識點在于利用余弦定理、正弦定理來求解。雖然試題的難度不大,但命題方式新穎,側重于考查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與科學探索精神,還可對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優化和改善。
(二)新調控
由于2020年新高考Ⅰ卷數學試題是第一次開展文理合卷,正處于過渡適應階段,故而數學命題體現出“低起點”“多層次”“高落差”三大特點,其中,“低起點”是指起始題的起點較低;“多層次”是指命題時兼顧思維的層次性與內容的難度性,同時還給考生留有多種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路徑[5];“高落差”是指命題時精準把控試題的區分度,讓高考數學試卷能夠較好地起到科學選拔優秀人才的作用[6]。2020年新高考Ⅰ卷數學試題是在中國高考評價體系指導之下所開展的初步嘗試,命題時妥善把握住了“改革與穩定”“創新與穩定”之間的關系。
例2(2020年新高考Ⅰ卷第21題):已知函數,
1.當a=e時,求y=f(x)在點(1,f(1))處的切線與兩坐標軸圍成三角形的面積;
2.f(x)≥1,求a的取值范圍。
[點評]例2中第(1)問的命題設計屬于典型的“低層次”“低起點”,主要是考查學生是否掌握了導數四則運算法則、求導法則等知識點;例2中第(2)問的命題設計屬于典型的“高落差”“多層次”,要求學生可通過隱值代換、對數切線不等式、指數等方法來探討a的取值范圍,難度相對更高,側重于考查學生的運算求解能力與邏輯推理能力。
(三)新情境
2020年新高考Ⅰ卷數學試題將在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中所強調的“四層四翼”與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科技成果創新、社會熱點話題等結合在一起,嘗試性地對試題情境進行創新。2020年新高考Ⅰ卷數學試題中有7個題目為生活實踐情境題目,體現出中國高考評價體系所強調的“創新性”與“應用性”命題要求。
1.結合“戰疫”真實情境
單選題第6題給出已知條件和計算模型,要求考生計算出累計“新冠”感染病例數增加1倍需花費多少時間。本題緊密結合2020年開始在全世界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為試題情境,眾所周知,新冠疫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對每一個人都進行了考驗,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本題的命題設計與社會熱點話題緊密結合,同時還考查了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信息提煉能力、運算求解能力等。
2.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情境
單選題第4題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日晷”設計原理作為試題情境,立足于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巧妙地將數學知識融入其中。本題的閱讀量較大、干擾信息較多,尤其是在時間極為緊張的高考現場,更加考驗學生的心理抗壓能力與閱讀理解能力。學生需要結合題目信息來開展邏輯性思考,再加以適當的空間想象,將空間線面關系、空間線線關系等理解透徹,那么就可通過圖表、圖形等手段來得出答案。
3.創設“五育”情境
高考數學是具有育人導向的功能,那么在數學命題中也應該始終將“立德樹人”作為根本目標,這直接關系到“學校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的重要命題[7],尤其是在當前多元文化背景下,更有必要以“核心素養”理念為基石,以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為導向,以數學文化情境育人為載體,積極創設“五育”情境,逐漸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例如:2020年新高考Ⅰ卷數學試題的單選題第5題將集合運算問題融入“體育鍛煉”的情境中,填空題第15題將平面幾何問題融入“勞動實習”的情境中。
4.突出學科綜合情境
多選題第12題以“信息熵”為命題的著力點,將數學與信息科學、計算機科學等多個學科融合在一起,側重于考查學生對函數性質、對數計算等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本題對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理解思考能力等方面核心素養的考查要求較高。按照多選題的得分要求,部分選對得3分,全部選對得5分,只要有一定基礎,學生通常都較易判斷A是正確選項,得到3分,但若學生希望得到滿分,那么就需要具備更高的數學核心素養,學生可自行選擇到底是采用得分策略,還是保分策略。這種開放性極強、且突出學科綜合情境的多選題很容易對學生的數學能力進行辨析,也再一次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了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低起點”“多層次”“高落差”的三大特點。
(四)新要求
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要求數學命題應該以基礎知識為載體來對學生的數學文化素養、理性思維素養、數學探索素養、數學應用素養進行培養。2020年新高考Ⅰ卷數學試題中就有多個題目的命題設計突出了這些要求。例如:解答題第22題為以橢圓知識為背景的解析幾何題,側重于考查學生對常規方法與核心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本題的求解方法也較多,學生可自行選擇點乘雙根法、齊次化法、常規聯立法等,但均需借助解析法,通過推理、判斷、化簡等步驟,最終得出邏輯嚴密、計算清晰的結論,本題對學生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方面核心素養的考查要求較高。再例如:解答題第20題要求考生在四棱錐中對兩平面的交線進行分析與研究,側重于考查學生是否理解透徹線面平行、平面交線的概念與性質,是否掌握線面角的求解方法等。本題對學生的算理分析能力、空間想象能力等方面核心素養的考查要求較高,尤其是還對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有新的要求,特別強調條理性與邏輯性。
結束語
核心素養的培養,并非一蹴而就即可完成,它通常是逐步發展、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下數學命題對核心素養培養有較佳的導向作用,務必要緊扣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來做好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與高中數學復習備考工作,既有利于提高學生參與高中數學課程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又有利于讓核心素養成為學生受用終身的思維習慣與行為習慣,進而達到高中數學課程“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考試中心.素養導向新舉措,能力考查新突破:2018年數學高考試題評析[J].中國考試,2018,21(07):8-12.
[2]教育部考試中心.中國高考評價體系(2019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1.
[3]趙軒,任子朝,陳昂.高考數學科批判性思維考查研究[J].數學通報,2019,58(12):38-42.
[4]教育部考試中心.以真情實景落實“五育并舉”,以理性思維踐行“立德樹人”:2019年高考數學試題評析[J].中國考試,2019,22(7):7-10.
[5]趙軒,任子朝.中學數學中概率的相關概念辨析:從一道高考題談起[J].數學通報,2018,57(12):1-4.
[6]牛超,劉玉振.試論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特征及其培養策略[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2015(10):48-51.
[7]張玉環,周俠.綜合難度視角下中法高考數學試題的比較研究:基于2015-2019年中國和法國高考數學試卷[J].數學教育學報,2020,29(3):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