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亞茹
摘要:寫作一直是教學的重點,部編版教材加大了寫作內容比重,安排了具體的寫作單元,以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為例,把寫作單元落到實處,需要緊扣課程標準,把握教材內涵;讀寫結合,學以致用;貼近生活,先說后寫;有效評價,修改提高。
關鍵詞:部編版;小學四年級語文;寫作教學
部編版教材是課程改革的成果,是經過四年多的反復研究修改的結晶。寫作作為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板塊,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在“閱讀與表達均衡推進”的理念引領下,打破了原有教材編排思路,加大了寫作內容的比重,按照“隨文學習中的小練筆”“閱讀單元中的大作文”“寫作單元專項作文訓練”三條路徑編排寫作內容。本文將以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寫作單元為例,重點談一談寫作單元專項作文訓練。
一、緊扣課程標準,把握教材內涵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提出課標在第二學段寫作目標規定:“能不拘形式的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事情寫清楚?!彼哪昙壧幱诘诙W段,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來提要求,不可年段目標不明,寫作要求過高。
單元導讀對于單元學習具有引領明確的作用。單元導讀由單元導語和單元的語文要素兩個部分組成,單元導語是單元線索的概括,單元導語是對一個單元核心內容的高度概括,根據第五單元的單元導語——“我手寫我心,彩筆繪生活。”可以了解到第五單元為寫作單元,在授課時要緊抓語文要素,圍繞語文要素讓學生了解到精讀課文和寫作例文中的作者是怎樣把事情寫清楚的,掌握基本的寫作手法并學以致用,運用到自身的寫作中去。
第16課《麻雀》課后習題緊扣單元語文要素。
第一題:說說課文圍繞麻雀寫了一件什么事,這件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是怎樣的。讓學生了解到要寫清一件事情應該寫清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事情的經過。第二題:課文是怎樣把下面的內容寫清楚的?找出相關句子讀一讀。重在讓學生體會到在寫清楚事情的經過時可以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等細節來描寫,寫一件事情時可以作為旁觀者的角度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
第17課《爬天都峰》課后習題第一題: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讓學生通過介紹主要內容梳理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明晰寫作時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第二題:“我”開始不敢爬,最后爬上去了。課文是怎么把“我”爬山的過程寫清楚的?旨在讓學生學習用分段對話的形式來寫清楚事情的經過。
除了兩篇精讀課文教會學生如何將一件事情寫清楚的寫作方法之外,編者還精心選了兩篇寫作例文,這兩篇例文是對之前寫作方法的進一步實踐和深化,《我家的杏熟了》側重于講清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小木船》則告訴學生們在寫作時要注意詳略得當。寫作例文所選的文章比較貼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具有借鑒性和示范性。
作為新時代的老師,我們應該熟讀課程標準,把階段性的教學目標和學習任務熟記于心,深入研究文本,充分利用好教材,讓習作有章可循。
二、讀寫結合,學以致用
課標指出:“重視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口語教學之間的聯系,善于將讀與寫、說與寫的有機結合,相互促進。
葉圣陶先生早就說過:“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贝迬n先生也曾說過:“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一方面要加強閱讀教學,另一方面要加強讀寫聯系,做到讀寫滲透,讀寫結合。”由此可見,閱讀與寫作本就是一家,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閱讀的延伸。
寫作單元要加強學生的寫作訓練,將學生所學的寫作方法落到實處,比如學在學習《爬天都峰》后,可以讓學生用分段對話的形式寫清事情的經過,學生在練寫的過程中鞏固所學到的寫作方法,感受到學習和寫作的樂趣。
以下是我班上同學的小練筆內容。
找筆
快上課了,小漆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嘴里不停地念叨著:“怎么辦呀、怎么辦呀!”
我看到了,趕緊走到她身邊,問道:“發生什么事啦?”
她的眼里噙著淚水,小聲地說:“我的筆不見了,那可是我最喜歡的筆呀,是媽媽送給我的生日禮物呢?!?/p>
我牽著她的手,安慰她說:“別著急,你去講臺上看看,說不定有同學撿到了呢!”
她飛奔上去,不一會兒大叫道:“?。∥艺业搅?!真的在這兒!謝謝你!”
我笑了笑說:“不用客氣,找到了就好。”
從此我們的友誼更加深厚了。
學生在小練筆中復習鞏固自己所學到的寫作方法,感受分段對話的魅力,同時因為沒有篇幅和內容上的要求,他們寫小練筆時沒有太大的壓力,都能用分段對話的形式將事情寫清楚。
三、有效評價,修改提高
小學每個學段都有自己的目標,對學生的要求不能過高,小學生重在培養他們的寫作興趣和寫作信心。
以下是每個學段的寫作能力目標:
第一學段 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
第二學段 能不拘形式的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清楚。
第三學段 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
在進行評價時要關注學段目標,進行多維度評價。
1.評價主體多元化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評價已經不是老師一個人主導了,評價的主體可以是老師,也可以是同學和家長。
2.評價內容多樣化
評價要重視過程性評價,關注學生的發展過程,可以評出寫作小能手,也可以評選出進步之星和寫作態度之星。
3.評價方式多樣化
評價既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即時修改性的,還可以是具體的獎勵機制。遇到優秀的文章可以通過展示臺展示,起到引領示范的作用。
作品是要不斷完善的,所以在評價過程中要教給學生修改的方法,最好是展示個別同學的習作,當下修改,修改過程中主要讓學生說怎么改更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方,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他們。展示修改完后,同學們再用修改符號自主修改作文。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積土成山,非斯須之作。”寫作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要改變當下學生們“聞作文色變”的現狀,必須要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