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槐


摘 要:蘭花紋裝飾陶瓷誕生于宋代,其風格及文化底蘊在明清時期逐漸豐富及成熟,皎潔的蘭花代表了古代文人的精神文化品格。蘭花紋是我國藝術花紋的重要題材,也代表了一種文化內涵。在陶瓷紋飾發展過程中,蘭花紋寄托了當時文人的生活理想。隨著社會環境及藝術表現手法的轉變,蘭花紋裝飾不斷發生著改變。文章對明清時期蘭花紋飾特點、發展狀況及特征演變展開分析,以更好地適應當下陶瓷蘭花紋裝飾的研究發展需求。
關鍵詞:明清陶瓷;文化內涵;蘭花紋;文化特點
1 陶瓷蘭花紋裝飾的歷史背景
蘭花是我國的傳統花卉,自古以來就有“君子蘭”的美譽,象征高潔的良好品格。在我國古代,陶瓷的蘭花紋風格被社會大眾所喜愛。目前來看,我國陶瓷文化界的研究重點集中于明清兩代,對這一時期陶瓷研究的文獻諸多,比如對陶瓷歷史的研究,從不同的歷史形態出發,研究陶瓷的造型、裝飾、工藝等的發展狀況。對陶瓷紋飾的研究重點集中于明清兩代,此時期陶瓷器的品種非常多,彩瓷技術得到了巨大發展,國內關于明清兩代的陶瓷研究資料也最為豐富。國內的文獻資料主要集中于蘭花紋的發展特點及相關歷史。在對這些資料進行研究的過程中,發現主要的研究角度既包括陶瓷考古角度,從國內不同時代的陶瓷生產及發展狀況展開分析,也包括針對國內某些特定歷史時期的陶瓷蘭花紋的研究,還包括陶瓷鑒定類的參考資料。
2 陶瓷蘭花紋裝飾的藝術價值
我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文化資源非常豐富,陶瓷蘭花紋飾的發展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風俗習慣及價值觀的發展,是一種歷史文化象征,也是一種智慧結晶。陶瓷藝術文化的豐富性發展,有利于炎黃子孫充分汲取陶瓷文化中的優秀文化,從而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國內陶瓷文化與西方文化,只有深入分析國內的傳統藝術文化及相關形態,才能找到民族的藝術根源,才能充分發揮我國優秀文化的價值。明清時期是我國傳統紋飾發展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不同內容的傳統紋飾得到發展,代表了人們對于美好未來的期望,以寓意的方式謳歌了人們改善現實生活的奮斗精神,也蘊含歷史久遠的民族習俗文化、政治宗教文化,對于現代社會的發展具有良好的文化指導意義及社會發展意義,有利于深入挖掘中華民族的陶瓷文化,適應社會文化的發展要求。
3 明代陶瓷蘭花紋裝飾特點及發展
蘭花紋是明清時期陶瓷裝飾花紋的重要代表,在明清時期的發展過程中,蘭花代表著純潔、高雅的精神,具備非常豐富的文化情懷,蘭花紋飾是非常具有歷史代表性的陶瓷花紋。明代陶瓷蘭花的代表為青花,包括斗彩、青花五彩、釉上彩等品種,這類陶瓷花紋的出現大大提高了陶瓷文化的藝術發展力及表現力。蘭花紋以青花為主,是一種多樣化的發展文化,在不同的發展時期內,青花瓷文化的發展集中于青花料成色及繪畫風格的轉變,青花瓷紋飾的發展特色是非常突出的。在洪武、永樂時期,在發展初期,陶瓷蘭花紋并無太大變化,沿用了唐代、宋代、元代的裝飾風格。元明兩朝的畫風有所區別,但沒有形成特色文化,元代的畫風比較繁密,而洪武時期的蘭花紋飾則比較簡單,寥寥幾筆中透著豪放,在藝術形態上非常瀟灑。比如洪武蘭草紋碗,發色非常簡潔,藍色是其主要色彩,沒有過多的顏色。這是由于明朝文風逐漸盛行,當時的陶瓷文化側重于精神層面,其蘭花形態以一筆點劃為主。永樂時期,蘭花紋的色彩線條粗細結合,整體感覺精細柔美。比如永樂青花云棲蘭草紋碗,外壁是卷云紋組,線條非常細膩,栩栩如生。在成化時期、正德時期,青花瓷器的發展比較穩定,這得益于良好的政治發展環境。當時的社會經濟不斷發展,陶瓷的發展進入了高峰期,永樂時期的陶瓷蘭花風格非常豪放,而成化的青花蘭花紋飾則更加圓潤,到了正德時期,陶瓷在造型及紋飾方面更加輕盈,蘭花紋飾的線條非常柔和。正德時期,陶瓷蘭花紋飾的風格處于過渡期。明代陶瓷蘭花紋飾的組合形式如表1所示。
明代,陶瓷蘭花紋飾以植物紋組合為重點,蘭花紋與動物紋的組合比較少,蘭花紋瓷器為小件,以蘭花紋為主題裝飾,通體構圖層次較少,蘭花紋常與植物紋、吉祥紋、湖石等組合。明后期的陶瓷蘭花紋多以單體蘭花圖案及湖石為主。
4 清代陶瓷蘭花紋裝飾的特點及發展
清代,陶瓷蘭花紋飾得到蓬勃發展,其藝術發展高峰為康熙時期、雍正時期、乾隆時期。清代陶瓷以彩繪為主,圖案風格大多是太平盛世的祥瑞文化,以花卉為主,釉上彩繪蘭花紋文化日益成熟,種類很多,特別是青花、粉彩等得到較大發展。清朝陶瓷蘭花紋飾進入了彩繪時代,其發展風格以青花花紋為主,以粉彩為次中心發展,蘭花紋的裝飾得到極大的藝術性發展。清朝陶瓷蘭花紋飾為上行下效,以皇親國戚為頂層,自上由下發展。陶瓷蘭花紋飾在青花發色的基礎上進行了五色繪畫理念的引入,青花色出現了良好的層次感,蘭花紋飾得到了巨大的創新及發展。清代康熙時期,青花最佳,蘭花紋的器物增多,采用雙鉤填色的技法實現蘭花紋飾的創造性文化。雍正時期,蘭花紋瓷器得到極大的發展,其彩繪濃厚精工,立體感非常強,以黃地為主要色彩,彩料的色調非常豐富,提高了蘭花彩繪裝飾的整體感染力及表現力。蘭花彩繪在康熙時代得到創新發展,在雍正時期日益成熟,在乾隆時期得到極大普及。清代蘭花紋與其他紋飾的組合更加豐富,以通體組合為主,如表2所示。
清代蘭花紋裝飾的組合形式非常豐富,比如蘭花紋與動物紋的情景組合,比如與蝴蝶、鳥的組合,特別是蘭花花、鳥紋組合,比如蘭花松鶴紋,具備良好的吉祥寓意,前代與其他植物花卉的組合也很普遍,比如蘭芝紋等。
5 陶瓷蘭花紋裝飾特征的演變規律
蘭花紋飾的裝飾內涵、技法、形式等在明清時期的裝飾特征演變過程中發生了明顯的藝術變化,其花紋在演變過程中存在一定的規律。首先是蘭花紋的裝飾含義不斷得到豐富,滿足了當時人們的精神發展需求。蘭花是當時文人雅客的追求,在不同的發展時期,蘭花紋飾的裝飾概念不斷變化,存在階段性的特點,蘭花紋飾反映了人們的時代精神需求。在明清時期,文人雅客雅玩的社會風氣滋長,具有精神陶冶及熏陶之意,這種趣味性的思想在明清時代被更多人追求。在明清時期,陶瓷收藏及鑒賞逐漸發展為獨立的學問。蘭花被古代文人視為花中四君子之一,蘭花紋寄托了文人的情感。明清時期,陶瓷已經發展為純粹的藝術品,清代彩瓷種類不斷得到拓新,蘭花紋作為裝飾繪畫題材不斷得到應用,蘭花具有的君子的意象成為具備民族特色的審美特征。在明清時期,蘭花紋以與其他紋飾的組合形式出現,其裝飾含義也更加生活化,蘭花紋被諸多文人雅士所喜愛,在民間不斷得到流行及傳播。蘭花紋與其他紋飾組合,吉祥寓意更加明顯,畫面以喜鵲、蘭花等紋飾為主,滿足了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明清兩代,陶瓷蘭花紋的裝飾技法實現了多樣化的發展。明代實現了前代蘭花紋的發展,以青花蘭花紋飾為主。明代,民窯數量很多,但裝飾技法比較單一。到了清代,白瓷工藝不斷得到發展,清代以彩瓷為主要特色,品種多樣,清代的蘭花紋飾器物數量很多,清代彩繪裝飾技巧非常精練,為蘭花裝飾注入了新的發展活力。
在明清時期,花紋的裝飾形式不斷得到創新。明代的陶瓷蘭花紋形態存在寫實及寫實變體兩種,寫實變體具備良好的代表性,以折枝蘭花紋為主。清代陶瓷蘭花紋的表現以青花蘭花紋、五彩蘭花紋為主,具備揮灑寫意的筆法風格。在明清時期,詩詞大量入畫、書、印,文人畫的表現能力提高,方便了當時文人們以豐富的手法表達自己的感情。文人畫的思想推動了清代陶瓷工藝的發展,清代陶瓷蘭花紋的特征為工細寫實,陶瓷蘭花紋的造型更加纖細精巧,更加寫實生動,在色彩方面,應用了不同的彩藝技術,色彩靚麗,表現得更加細膩,色彩更加豐富。明代的陶瓷造型整體上為輕巧風格,其陶瓷蘭花紋器物為民窯碗。在構圖方面,明代蘭花紋以分層構圖為主,分層數量比較少,以單獨紋樣的構圖方式為主,在裝飾畫面中,蘭花紋是裝飾主題。陶瓷裝飾紋樣的構圖與器物的造型存在很大的聯系,蘭花紋的構圖方式受到器物形體比例的影響。清代,彩繪裝飾技藝日益成熟,陶瓷品種不斷增加,新的造型不斷出現。明代陶瓷蘭花紋以中國畫構圖為主導,呈現多樣化的構圖方式。明清兩代的陶瓷蘭花紋構圖日益成熟。
蘭花紋裝飾的組合形式日益多樣化、情景化,明代的蘭花紋以蘭芝紋為主,與植物紋、吉祥紋等進行組合,這類蘭花紋飾起到了裝飾的作用。比如明成化時期的子母雞群與蘭花紋的組合,蘭花紋與其他紋飾所營造的田園氣息非常濃郁。清代,蘭花紋逐漸應用于各類繪畫裝飾中,在構圖方面與組合方面更加多樣化。清代,蘭花紋彩瓷造型日益多樣化,構圖組合方面也更加多樣化,蘭花紋與動物紋的組合逐漸增多,發展出了更加具備吉祥寓意的色彩。整體來看,清代蘭花紋的組合更加多元化,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陶瓷工藝技術日益成熟,每個陶瓷紋飾的演變發展,都受到當時時代陶瓷經濟工藝的影響,互為表里,滿足了當時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不同的發展時期,不同的歷史背景賦予了陶瓷蘭花紋不同的裝飾含義,不同政治思想的變化及發展,為陶瓷蘭花紋的發展奠定了相應的思想文化基礎。蘭花紋是當時經濟與政治環境的衍生品,也代表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望。隨著陶瓷工藝的不斷創新,陶瓷蘭花紋的發展日益豐富,陶瓷裝飾技法的創新實現了蘭花紋裝飾的豐富性發展。相比于明代裝飾技法的單一性,清代彩瓷工藝不斷進步,陶瓷蘭花紋的裝飾技法日益多樣化,蘭花紋的裝飾風格更加新穎及鮮活??v觀明清陶瓷蘭花紋飾的發展過程,其無不實現了我國傳統陶瓷蘭花紋文化的繼承,表現形式非常豐富,可以通過組合的方式出現,展現出當時的文化特點。
6 結語
明清時期,隨著社會環境的改變,蘭花紋樣裝飾更加絢麗及文雅。在新時期,為了更好地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必須本著發揚民族精神文化的良好態度,分析及總結規律,并積極應用于生活實踐中,更好地感悟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及內涵。
參考文獻
[1]沈玲,王屹.明清陶瓷蘭花紋裝飾特點及其發展[J].中國文藝家,2018(10):106.
[2]龍侗香.明清陶瓷蘭花紋裝飾特征演變研究[D].景德鎮:景德鎮陶瓷學院,2012.
[3]施琪.梅花紋在陶瓷裝飾史中的演變[J].景德鎮陶瓷,2011(1):33-34.
[4]劉志,徐萃.寶相花紋的內涵及其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J].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48-51.
[5]李瑞,劉寧.試論寶相花紋在當代設計中的語義解讀[J].美術教育研究,2012(16):62-63.
[6]樂兵.北京故宮藏清代梅花紋陶瓷[J].東方收藏,2018(1):56-63.
[7]邵艷紅.淺析陶瓷花鳥畫的虛實關系[J].景德鎮陶瓷,2011(3):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