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亞平
摘要:伴隨著職業教育的發展,職業教育的類型特征越來越明顯。職業教育要突出為國家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的特征,校企合作無疑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共同開發教材,既能保證教材內容不會脫離工作崗位的需求,又能符合職業教育育人理念。本文在國家相關政策背景和國內學者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職業教育工作手冊式教材的內涵及其開發思路,為校企合作開發工作手冊式教材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校企合作 工作手冊式教材 教材開發
一、研究背景
早在2010年7月國家發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就已經提出“要調動行業企業的積極性,建立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職業教育辦學機制”。后續國家許多文件中多次強調在職業教育中深化校企合作。顯然,校企合作已經成為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在校企合作眾多方式中,校企“雙元”合作共同開發教材,將企業的工作手冊與職業院校的育人模式相結合,能夠為職業教育的開展提供基礎性資源保障。
2019年1月24日,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文件中首次提出:“建設一大批校企‘雙元’合作開發的國家規劃教材,倡導使用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并配套開發信息化資源。”2019年12月教育部印發《職業院校教材管理辦法》,在教材編寫一章中提出倡導開發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新形態教材。可見國家已經將開發工作手冊式教材作為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國內職業教育領域學者先后從不同視角對工作手冊式教材進行了研究。大多數學者對工作手冊式教材的研究還停留在理論探索階段。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礎上,探索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的內涵及開發思路。
二、工作手冊式教材的內涵
1.教材
《職業院校教材管理辦法》指出職業院校教材是指供中等職業學校和高等職業學校課堂和實習實訓使用的教學用書,以及作為教材內容組成部分的教學材料(如教材的配套音視頻資源、圖冊等)。專業課程教材在政府規劃和引導下,注重發揮行業企業、教科研機構和學校的作用,更好地對接產業發展。這體現了職業教育教材的幾個特征,一是要輔助教學,二在形式上要體現教材和配套資源的多形式組合,三要行業企業參與到教材的開發中。
2.工作手冊
工作手冊是企業依據實際工作過程編制的作業指導文本,目的是通過工作手冊呈現的內容,使工作過程標準化、規范化,員工通過學習和使用工作手冊,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進而達到預期的工作效果。工作手冊的內容一般包括企業文化、員工行為準則、組織結構、業務流程、崗位職責和考核標準、作業指導文件等。工作手冊是員工開展工作的指導性文件,打破了傳統的靠經驗傳承開展工作的方式,避免了因個人經驗和理解差異造成的工作結果不一致的情況。
3.工作手冊式教材
基于職業教育的類型特點,國家教育部提出了開發工作手冊式教材。工作手冊式教材兼具企業工作手冊和學校教材的特征。在編排上采納工作手冊的體例和內容,同時又要體現新時代職業教育教材的特點。
在內容方面,工作手冊式教材刪除了工作過程中用不到的知識內容,更多體現的是基于崗位的工作過程中的實操性步驟,對工作過程具有直接指導意義,體現出職業教育的特點。
在結構安排上,更加體現技術技能型人才的成長特點。普通教材體現的是知識的結構性和系統性,而工作手冊式教材更加注重工作任務式編排,涵蓋相關崗位所需的工作技能,具有工具書性質。
在體現形式上,普通教材更多采用的是膠裝形式,固定成冊。而工作手冊式教材采用的是活頁式裝訂,這便于與時俱進地進行相應內容的更新。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可以不斷豐富具有時代感的企業一線案例。同樣,學生可以將自己的學習筆記增加至教材中,形成企業、教師、學生共同參與的立體化教材。
三、工作手冊式教材開發思路
工作手冊式教材的開發,要在對企業進行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圍繞崗位需要的核心技能進行內容編排,在形式上使用活頁式并配套信息資源,便于更新,體現時代性。
1.思政引領,注重素養與技能雙指導
我國職業教育就是要培養具備良好職業素養的技術型、職業型人才。教材是教學內容的載體,要體現“育人”的目標。在工作手冊式教材開發的過程中,將崗位所需職業素養融入教材內容中,尤其注重工匠精神、敬業精神的融入。
2.校企合作“雙元”開發,立足崗位需求
工作手冊式教材區別于傳統教材最主要的特點是,教材內容的設計立足企業工作崗位,涵蓋崗位所需技能、知識和素養,保障培養學生符合企業真實需求。工作手冊式教材轉變傳統教材的“為什么”為“怎么做”,教材呈現知識點以崗位夠用為限,更多體現怎么做的方法指引。學生在按照工作手冊進行操作的實踐過程中提升自身的職業能力。為了避免職業院校培養的學生到企業后的二次培訓,教材的編纂須有企業人員尤其是一線人員的參與。
3.教材制作采用活頁式,配套開發信息化資源
工作手冊式教材因其體現時代性,需要不斷進行內容的調整和更新,采用活頁式裝訂方式便于將行業發展新技術、新工藝、新理念融入其中。為了更直觀地呈現工作崗位操作過程,體現工作手冊式教材的實用性,在文字描述基礎上配合動態化信息資源,進一步豐富教學資源。比如對崗位實操過程進行視頻錄制,增加視頻案例,VR技術,動畫等等,將企業一線的工作場景轉化為教材內容呈現出來,提升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崔發周.工作手冊式教材的基本特征與改革策略[J].教育與職業,2020(18):97-103.
[2]王珂.淺談高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改革策略[J].當代教研論叢,2017(03):117.
[3]楊萌,張雅楠,劉雯.基于職業核心能力的工作手冊式教材的開發與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0(38):359-360.
[4]劉曉燕.立體化工作手冊式教材的構建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21,43(04):212-214+202.
[5]沈楚鈴.“職教20條”背景下職教專業教材出版模式初探[J].中國傳媒科技,2019(08):95-96.
[6]張志強.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04):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