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高中時期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地理教學工作的開展與落實對于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具有良好的促進意義。近年來,在教育改革的推動下,大批高中地理教師針對傳統地理教學模式進行了探究,旨在有效推動地理教學方法的合理調整,繼而為高中地理教學工作綜合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礎,以便有效推動我國高中生群體地理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
關鍵詞:合作學習;高中地理;分層教學
引言
分層合作教學是高中教學活動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教學方式,合理地將分層合作教學應用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可以讓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都能夠得到最合理的教學指導,有利于幫助學生構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高其學習成績。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
自從新課標實施后,教師已經逐漸打破傳統的教育模式,讓學生從系統的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探究。并且在課堂上增加趣味性,擯棄此前枯燥無味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可以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中進行學習,進而有利于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這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課堂,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思維能力,這對于高中地理的學習有實質性的幫助。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教學,可以讓小組內的同學更加具有凝聚力,小組之間具有競爭力。如果小組內的同學發生爭議的話,可以在小組內自行解決,這無意間又會鍛煉學生的溝通能力。由于筆者采用的是在分層教學的采用小組合作模式,因此每一層別的同學性格方面也有所不同,可以讓學生之間縮小參差不齊的差距。通過小組學習,讓學生之間互相鼓勵前進,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在進行學習任務時,鍛煉每一位學生的領導能力。
二、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缺少對地理的興趣
高中生在學習地理的時候,部分學生對地理的興趣并不是很高,他們覺得地理知識只是簡單地記憶知識點,這就使得學生很難真正理解地理知識,也不會產生疑問,不能追根溯源,導致學生不能深入地學習地理知識,只能進行表面的學習。這樣學生難以解決一些比較難的練習題或是有深度的問題,不利于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激發不了他們學習地理的潛能。
(二)課堂教學模式較為單一,不利于學生積極性的培養
相關實踐表明,在地理教學過程中,部分地理教師選用的教學模式相對較為單一,主要以傳統講授式教學為主,基于此,在對知識進行學習時,部分高中生往往難以有效實現對于抽象地理知識要充分理解。與此同時,基于這一課堂教學模式下,地理課堂教學工作的趣味性相對較為薄弱,從而不利于學生自主探究意識的合理形成與培養,對于學生地理知識理解能力的提升與運用水平的優化造成了不良的影響與阻礙。
三、合作學習背景下高中地理分層教學策略
(一)對學生進行科學分層
對高中地理教學來說,分層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很多教師對分層教學還處于摸索和實驗階段,要想保證分層教學取得良好效果,對學生進行科學分層是需要具備的首要條件和前提。每個高中生的家庭、性格、愛好、學習過程等各不相同,由此造成了學生在地理學習過程中存在差異,主要表現在基礎水平不同、學習習慣不同、理解能力不同、學習態度不同等,面對這些差異如果采取統一的教學策略必然會影響整體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要正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全面科學評價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后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現有成績、學習能力、學習態度等幾個因素將學生分為A、B、C三層:A層學生為平時成績好、理解能力強、有創新精神、學習積極性高、能主動提出和思考問題的學生;對于這一類學生,教師可以布置難度系數較高的任務,讓學生之間進行討論研究,經過長期的堅持練習學生的綜合能力會進一步提高。B層為平時成績較好,學習態度認真,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能夠認真思考,但主動提出問題的能力較弱的學生;對于此類學生,教師可以加強指導,給予適當鼓勵,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成績。C層為平時成績較差,理解能力欠佳,學習不積極、上課不能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學生,但究其原因,因為學習方法不當,學習能力不足,即使有較強的學習欲望,也往往事倍功半,對于這部分學生,教師應該從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上加以指導,在不斷地鼓勵中激發學習興趣。不同層級的學生水平不同,要有針對性地采取適宜的教學策略,盡量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但是,學生分層帶有一定的教師主觀性,分層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注意觀察,根據學生表現對學生層級進行及時調整,保證分層的科學性。例如,在設置課堂問題時,教師根據課程要求,明白學生需要掌握的程度和學生的實際現有水平,以此來設計問題。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更要注意,所問問題一定要符合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水平較差的學生不適合回答難度較大的問題,以免打擊這類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和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教學目標分層
教師可以結合不同層次學生們接受知識的水平來制定最適的教學目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目標范圍之內更好地實現自我價值。例如,教師在講解《太陽對地球的影響》這一課程內容時,便可以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A組學生應在掌握課程內容知識點的基礎進一步查詢課外資料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究;B組學應熟練掌握課本知識并能夠熟練應用;C組學生應理解和掌握課本中基礎知識點。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應當秉承著循序簡介的基本原則,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較短時間內達到既定的目標,增加其自信心,提高其積極性。
(三)分層合作教學,提高整體的學習效果
每一名高中生的認知水平與學習能力都是不一樣的,所以他們對地理知識的理解程度與學習情況也不盡相同。因此,高中地理教師應該制訂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與學生實際的學習能力相結合,因材施教,使用分層的教學方式,給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制訂適宜的教學目標。同時,高中地理教師還要及時指導學生,引導他們正確學習,讓他們更好地發展,提升高中生整體的地理學習效率。比如,在學習“地球的運動”時,高中地理教師先要全面、精準地了解班級里的每一名學生,給他們建立電子數據庫,把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情況、使用的方法、進步情況等一一記錄下來,并按照這些情況對學生進行分組,給以后的分層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另外,高中地理教師也要科學合理地給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制訂具有差異性的學習計劃,如對于層次比較低的學生,就要強化他們對地理定義與概念的理解,讓他們進行擴展學習,真正實現因材施教。
結束語
高中地理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的背景下,通過分層教學的模式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并且教師也可以通過多樣的教學內容和方式,提升自己的教學素養,讓學生更好地鍛煉自己。
參考文獻
[1]林春雨.基于合作學習的高中地理分層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試題與研究,2020(33):158-159.
[2]杜銘.小組合作開展高中地理探究課堂的思考[J].文理導航(上旬),2019 (02):70+73.
[3]周英.高中地理分層合作教學研究[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教育教學創新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
[4]劉成.基于合作學習的高中地理分層教學的探究[A].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2019全國教育教學創新與發展高端論壇論文集(卷三)[C].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2018:2.
[5]游思源.分層教學在高中地理合作學習課堂中的實施及優化研究[D].河南大學,2018.
作者簡介
吳濤,1981年7月19日,男,陜西省商洛市商南縣城關鎮,本科,中學一級,陜西省商南縣鹿城中學,教師,中學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