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平 吳玲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縱深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持續、廣泛、深入的發展,導致對電子商務人才的大量需求。針對電子商務行業人才的需求情況,以合肥財經職業學院電子商務專業為例開展雙元制人才培養模式,按照“標準統一、雙導師制、雙元教材、因材施教、按需施教、共同評定、雙證考核”的原則,通過經驗總結和比較分析的方法,對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方式進行研究探索。
關鍵詞:電子商務專業;雙元制;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
引言: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迅猛,電子商務方面的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企業和社會各單位需要知識面寬、實踐能力強、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的高素質全面發展的電子商務技術技能型人才。在現代化職業教育體系的大背景下,如何培養以職業技能為核心、以社會多元化需求為根本、以就業創業為導向的高等職業技術技能型人才?這就為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的創建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將以合肥財經職業學院電子商務專業為例開展雙元制人才培養模式。
一、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我國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如下問題:(1)培養目標不明確。電子商務專業開設的時間并不長,相應的人才體系不夠健全,從理論研究到實踐都處于探索階段,許多學校不能清楚地定位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方向,學生畢業后自己都不知道到底從事什么工作。(2)課程體系不完善。很多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課程偏商務,在技能方面課程比較少。(3)師資不均衡。從事電子商務教學的教師大多數都是從事經濟管理類和計算機類的教師,在講解商務理論和技術理論時不能兼備,這樣就會影響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學質量。(4)缺少實踐教學。盡管現在各院校都購置了實訓軟件,但是模擬軟件跟企業實際商業運作環境還有很大差距,而商務行業本身是變化多端的,這樣的電子商務人才缺乏創新性。
二、電子商務行業人才需求
隨著我國“一帶一路”的推進、互聯網行業的迅速發展,以及5G技術、物聯網技術、AI技術等信息技術的應用,使得電子商務行業對人才的需求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國知名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與國內專業電商人才服務商在《2020年度中國電子商務人才狀況調查報告》中顯示,社會對電子商務專業人員的學歷要求并不高,電子商務專業人員的知識結構上注重于技能,素質方面用人單位更傾向于綜合素質較高的。以合肥財經職業學院的電子商務專業從2016年到2020年畢業生為例,從2016年畢業生120人到2020年畢業生260人,并且從事相關行業的畢業生達到了80%以上,平均薪酬在4000元-6000元。通過實地調研,收集行業、企業電子商務應用人才的需求,企業對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等信息,分析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學校對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和課程體系架構開發提供科學的依據及有效的幫助。
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認同合財文化,具有誠信品質和敬業精神、職業意識和職業習慣,掌握現代商務管理知識、具備計算機和網絡操作技能,面向企事業單位第一線,從事商務網站建設、管理、網絡維護及信息采集與處理、網上交易、客戶服務、網絡營銷與商務活動策劃能力,具有“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錐形”人才。
三、電子商務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1.構建“4+4校企融合、創業推動”人才培養模式
面向區域經濟發展和社會用人需求,合肥財經職業學院電子商務專業依托合肥(蜀山)國際電子商務產業園作為國家首批電子商務示范基地的產業優勢、卓雅教育集團的企業優勢和校級創新創業中心的學校優勢,通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升級“創業推動4+4校企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根據人才培養方案主體框架,完善本專業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體系和精品課程建設;在現有省級教學團隊的基礎上繼續加大“引進企業導師、培養教學骨干、聘請電商精英”的力度,著力打造一支集實訓、就業、創業于一體的高水平雙師團隊;按照“三主體、兩中心、一基地”的模式完善電子商務專業校內實訓條件;積極拓展與完善以企業真實工作環境為背景的“雙元導師、工學交替”校企融合實訓基地;提高為社會提供會議、培訓、考證等服務的專業水平。具體的人才培養模式構架如下圖1所示。
2.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體系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是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原則,從簡單的工作任務,到復雜的工作任務;從單一的工作任務,到縱橫一體化任務;不斷提升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優化流程的能力,根據學生基本人文素質與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我們學習借鑒姜大源教授為首的專家團隊和全國職業教育課程聯盟的課改成果,按照職業崗位調研、工作任務分析、行動領域歸納、學習領域轉換、學習情境設計和實施教學過程的邏輯順序,結合電子商務專業的特點開發了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導向的專業課程體系構建思路,具體如下圖2所示。
該課程體系以“校中企”為基礎,用實際崗位與項目為載體,分解課程內容,按照實際項目讓教師帶領學生,同時教會學生的崗位能力。
3.建立實訓、就業、創業三位一體雙師型創新實戰教學團隊
近幾年來,高校對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培養做了一定的實踐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這跟富有一支創新創業團隊師資是分不開的。在合肥財經職業學院電子商務專業省級教學團隊的基礎上繼續加大“引進企業導師、培養教學骨干、聘請電商精英”的力度。具體如下:通過參加電子商務行業大型交流會,引進行業專家把脈專業發展;鼓勵團隊成員參加國內外培訓、國內訪問學者業務進修、雙師型教師培訓、骨干教師培訓、進入企業掛職鍛煉等方式,提高骨干教師的教學能力、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通過邀請電子商務行業的專業人士擔任兼職教師,加強“雙師”教學團隊。校內的專任教師主要承擔基礎課程的教學設計和日常教學工作,兼職教師主要承擔實習實訓課程的教學和指導工作。同時,通過專兼職教師悉心研究符合學生學習規律與特點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
4.建立“三主體、兩中心、一基地”模式校內實訓條件
建設校內實訓基地不僅可以促進辦學條件和教育水平的提升,還可以充分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按照“三主體、兩中心、一基地”的模式建成“行業、企業、學校”三個主體共同投入打造“電子商務技能實訓中心(計劃通過電商實務實訓室和攝影美工實訓室實現)、電子商務創新創業中心(計劃通過升級網店創業實訓室實現)”和“一個電子商務校內創新創業孵化基地(計劃通過校企共建的形式實現)”,具體如下圖3所示。安排校內外創業導師做好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1)專業共建。利用孵化系統為學生搭建創業平臺,提供創業項目,將一些創業課程植入到人才培養方案中。(2)人才共育。充分發揮校企合作主體優勢,建立雙方協同、全程參與的人才共育機制。(3)師資互培。建立校企雙向聘任制度,實施教師、企業管理人員的“雙元制”模式。(4)資源共享。依托企業資源,深入發揮企業辦學優勢,實現資源共享,構建校企共用的資源共享型合作模式。
5.建立“互助共贏、雙基雙掛”校外實訓基地
校企合作對于培養技術型人才具有關鍵性的作用,而校企合作的實訓室基地建設既是發揮作用的基礎又是高職院校學生入職前工作中重要的一個環節,合肥財經職業學院采取:(1)滿足教學需要的原則,在校外實習基地結合自身條件,主動整合各種資源有針對性地與企業進行廣泛的合作,制定合理的實習基地建設規劃,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實習平臺。(2)堅持“互惠互利,雙方受益”的原則。學校根據自身條件選擇合適的校外實訓基地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同時基地可以從實習生中選拔優秀學子,滿足企業用工需求,這樣讓校企達到雙贏。(3)建立動態合作發展的原則。對于比較好的、發展穩定并具有積極合作意向的實訓企業,我們可以建立長期的合作,而有的實訓基地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動態調整,以保證實踐教學的質量和實習基地的使用效果。(4)逐步推進“雙基雙掛”校企合作新模式,使得學校專職教師、企業兼職講師、實習學生、學校以及合作企業實現多方共贏的局面。目前,我們已經與天貓超市、安徽嘉日成集團、順豐速運、和君縱達等知名電子商務企業建立校企合作關系,并與順豐速運建立了“互助共贏、雙基雙掛”校外實訓基地。
6.通過積極參與社會服務提升專業能力
合肥財經職業學院電子商務專業團隊多次為肥西縣桃花鎮政府、長豐縣農委、安徽三國集團、上海新蘭德證券投資咨詢顧問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安徽中安巨能電器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嘉日成集團、博學教育、安徽徽博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外貿國際旅行社、安徽金旅雅途國際旅行社、安徽好之旅國際旅行社、新安人才網、合肥市德智工貿有限責任公司、合肥柏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合肥磐石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合肥皖安汽保設備有限公司、合肥智澳培訓學校等企業提供包括互聯網+”環境下的銷售實戰、網店創建與運營實戰、玩轉店鋪裝修實戰、贏在起點——職場新人成功之道、贏在細節——職場商務禮儀專項訓練、贏在成交——職場新人七步成詩練就銷售內功、贏在溝通——職場高品質溝通專項訓練、贏在選人——公司高層領導選人用人面試專項培訓、贏在管理——職場綜合管理能力專項訓練等職場卓越人士專題系列培訓。同時,本團隊積極整合專業人力、物力和財力為專業資格證書培訓提供相應服務。
7.建好專業資源庫并動態監控,不斷提升專業建設水平
隨著信息技術與職業教育的深度融合,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是職業教育改革推動經濟社會大發展的必然要求。教育部印發《關于加快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意見》,明確“全面加強信息技術支撐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能力,以先進教育技術改造傳統教育教學,以信息化促進職業教育現代化”。資源庫就是順應了時代的需求,將職業教育專業建設和信息技術緊密結合,提高專業水平。合肥財經職業學院團隊負責人指定了專人負責收集整理本專業學生的專升本考試信息、專業資格考證信息、參加技能大賽成績信息、畢業工作單位信息、企業反饋信息等核心資料,為后期本教學團隊分析本專業學生“人才共育”的成績與效果以及將來完善“人才共育”模式提供豐富的數據支撐。同時也滿足了新型職業農民、退役士兵等群體對學歷教育的學習需求,進一步推進就業準入制度的發展進程,加大職業資格的認證力度,建設動態的專業教學資源庫,不斷提升專業建設水平,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四、結語
在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發展的過程中,本專業建設積極探索有效途徑,聯合相關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專業指導委員會與企業專家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體系設計,根據電子商務專業崗位要求與企業以按照“標準統一、雙導師制、雙元教材、因材施教、按需施教、共同評定、雙證考核”的原則協同育人,全面提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王麗菊,淺談電子商務人才“雙創”精神培養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7(23):32-33.
[2]蔣良駿,張炫,閆銘,朱霓雯.人工智能時代高職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基于 就業崗位的視角[J].河北職業教育,2020,3:40-43.
[3]鄭延.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科技經濟市場,2020(05).
[4]韋向遠,張鈺.基于賽-教互動的電子商務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中國商論,2016(36).
作者簡介:胡平(1982.04-? ),女,漢族,合肥人,本科,合肥財經職業學院,講師,電子商務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