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穎
摘要: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各大中小學對于素質教育越來越重視,這也使得小學音樂這門素質教育體系中的基礎學科的地位有所提升。但是,大部分小學的音樂課程教學都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以致于其課程教學總是不被重視,因而也衍生出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單一僵化等問題。因此,本文將就小學音樂的創新教學策略進行論述。
關鍵詞:小學音樂;創新教學;實踐探究
小學音樂是一門藝術學科,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音樂技能,而且還可以起到陶冶情操和愉悅身心,培養學生藝術修養和審美趣味的積極作用。這就要求小學音樂教師在開展實踐教學時,不要一味地將教學重心放在基礎知識的傳授上,而是要帶動學生一起參與到音樂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全身心地感受到音樂這門學科的樂趣所在。
一、設計趣味課堂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們經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首先考慮如何激發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音樂學科不同于其他常規性學科,其課程本身就具有靈活性和趣味性的先天優勢,所以很容易讓小學生對其課程內容產生興趣。但是,由于許多小學音樂教師都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因而使得他們會產生消極懈怠的教學態度,自認為音樂課程得不到學校和學生的重視,就會開展機械化的教學活動,只是為了完成教學指標。這也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下降,因此,小學音樂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進而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所在和課程內容,通過設計趣味課堂導入的方法,在課堂伊始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積極性。例如,教師在執教《唱給媽媽的搖籃曲》一課時,就可以在正式授課之前詢問學生:“同學們,你們的媽媽有沒有在睡前給你們唱過搖籃曲?。俊贝蟛糠值膶W生都會說有,也會有一部分學生會說媽媽在睡前會為自己講故事。之后,教師就可以接著進行導入,詢問學生:“那你們想不想為媽媽唱一首搖籃曲???”從而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和學習興趣。
二、創新互動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傳統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往往都是以教師為主體,這也違背了新課標所倡導的“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學生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并不能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他們在課堂教學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被動接受知識,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也是少之又少。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僅難以提升學生對于音樂知識的理解和認識,而且還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審美意識的提升。因此,小學音樂教師必須要更新自身的教育觀念,充分認識到自己只是課堂教學的引導者,而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真正的主體。進而能夠打破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的局限性,積極創新互動教學模式,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和引導探究,以此來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促使學生可以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去鑒賞和探究音樂作品。從而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審美修養和鑒賞能力,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音樂素養。例如,教師在執教《捉迷藏》一課時,就可以讓學生回想自己在進行“捉迷藏”這一游戲的場景,隨后就可以讓學生分享自己在玩游戲時的感受和體會,許多學生都會表達出愉悅和興奮的情緒。之后就可以為學生播放這一歌曲,并讓學生結合自己玩耍的場景來感受音樂變化以及音樂描繪的情境。
三、優化合唱教學活動,增強學生的音樂技能
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目標引導下,現階段的小學音樂課堂更加重視合唱教學活動,不僅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音樂樂感和發聲技巧,從而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和團隊協作能力。但是,縱觀當前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可以發現,受限于小學音樂課時數較少的客觀因素,許多小學音樂教師都沒有足夠的精力去講解相關的合唱知識技能,甚至也沒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合唱練習,這就需要學校能夠結合實際教學情況來調整小學音樂課時安排,而教師也要加強對于學生合唱技巧和節奏曲調的培養與引導。從而能夠進一步優化合唱教學活動,增強學生的音準、節奏和演唱技巧。因此,在小學音樂的合唱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要全面了解學生的音色,進而能夠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實施個性化的合唱教學設計。例如,音樂教師可以先進行范唱,然后讓學生依次進行跟唱,以此來了解學生的音域和發音特色,之后就可以對學生進行音域劃分。隨后,教師可以播放合唱視頻,讓學生自己辨別音階的高低和聲音的共鳴位置,教導學生如何運用橫膈膜進行自控氣息。同時,還可以在合唱教學中引入低入、漸進和和聲的教學訓練,幫助學生能夠通過節奏去認識音樂和感受音樂。
綜上所述,基于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要想推動素質教育發展,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就需要小學教育工作者能夠充分認識到音樂教學的重要性,進而能夠明確小學階段對于學生音樂啟蒙和審美培養的重要意義,以此來提升對于小學音樂課程教學的重視程度和投入力度。而小學音樂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必須要想方設法地發揮音樂課程的素質教育優勢,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發展需求,不斷創新和優化課堂教學設計,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從而能夠通過設計趣味課堂導入,創新互動教習模式以及優化合唱教學活動的舉措,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學生的音樂技能。
參考文獻:
[1]陳玉蘭.關于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思考[J].新課程(中),2017(11):214.
[2]王冠.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華少年,2017(32):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