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

摘要:課后作業是最能體現課堂的教學質量如何,不僅如此,還能夠非常及時的反饋出同學們對于本次知識點的薄弱之處和掌握程度,而且對于鞏固復習初學內容有非常大的幫助。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拆分教學內容,從題量、難易程度等方面去設計分層作業,看重題型質量,從鞏固知識點的目的出發,難易度要呈螺旋階梯型上升的態勢,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關鍵詞:課后作業 ?分層作業 ?初中數學
采用分層作業的方式,就是希望能夠充分的調動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讓不同層次的同學都能有學習成就感,提升自信心,也能夠減少抄作業、糊弄作業等事件的發生。部分老師對作業分層還存在誤區。
一、分層作業的誤區
(一)表面分層
很多人對作業分層的認識片面化,認為把作業分成基礎題、中檔題、綜合題、拓展題就是作業的分層,讓不同的學生做不同難度層次的題。有時作業的數量和難度不合理,量過少,難度過于簡單,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能很輕松地應付,但是思維得不到訓練。有時教師給予學生的選擇權過分自由,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反而為了面子在家長的監督下,認為不把所有作業寫完就等同于學習能力有問題,迫不得己把所以的作業完成,無疑加重了學生的作業負擔;這樣的作業分層僅停留在表面分層,無法激發每一層次學生學習的動力和情感體驗。
機械分層
學生最反感或者對學生最沒有營養的作業以及每天只訓練簡單、重復的題目,長時間重復機械練習基礎類題目,學生的能力很難得以提升。時間久了會導致與其他學生的差距越來越大,界限越來越明顯,不僅達不到鞏固提升的作用,反而會使學生自我調節的作業情緒情感體驗降低,產生負面影響,對于基礎較差學生形成刻板印象。作業分層的目的不僅是減輕學生學習負擔,而且要讓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發展,因此對不同層次學生的作業分層設計時忌機械分層,而要關注到學生的發展。
舉例來講,躍進層的同學可以在完成基礎性練習之后,再布置一些綜合性的拔高題;提高層的同學則需要更多的練習掌握基礎性題目,己達到進一步掌握知識點的目的;發展層的同學也可以在基礎性練習之后,再配置少量的拔高性的題目。
二、課時分層作業設計
主要針對新授課后的作業,作業習題來源以教材習題和教輔習題為主,配套教師自編題。結合習題綜合難度指標進行分析題目的難度,將每個課時的作業按照難度進行劃分,確定每個層次需要做的題目,對于課時作業A層同學的數量是最少的,D層同學的挑戰性比較大。依據分層作業的標準,明確課標要求、教學內容、作業目標、作業內容。
例如:一個二次函數的綜合題為例設計分層作業。
(一)發展層次作業:
如圖:一次函數y=0. 5x-2與x軸交于點A,與y軸交于點C,二次函數表達式為y=-0. 5x2+bx+c,點A, B, C在二次函數圖象上。
(1)求A, C的坐標;
(2)求拋物線的解析式;
(3)求拋物線的對稱軸和頂點坐標;
(二)提高層層次作業:
如上圖:一次函數y=0. 5x-2與x軸交于點A,與y軸交于點C,二次函數表達式為y= -0. 5x2+bx+c,點A, B, C在二次函數圖象上。
(1)求拋物線的解析式;
(2)求拋物線的對稱軸和頂點坐標;
(3)設E (a, 0)為x軸上一點,當AE = CE時,求點E的坐標。
(三)躍進層層次作業:
如上圖:一次函數y=0. 5x-2與x軸交于點A,與y軸交于點C,二次函數表達式為y= -0. 5x2+bx+c,點A, B, C在二次函數圖象上。
(1)求拋物線的解析式;
(2)設E為x軸上一點,當AE = CE時,求點E的坐標;
(3)若點D為拋物線上一動點,且在直線AC的上方,過點D作DP?AC,求DP的最大值。
同一個題,從不同角度設置問題考察不同的知識點,讓不同層次的作業題目設置成階梯狀。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設計不同層次的作業,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對作業的心理需求,讓其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嘗試壓軸題,突破綜合題,這樣的作業體驗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同時這樣的做法,也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克服對壓軸題的畏懼心理,盡量少丟分。
三、課后輔導作業分層
課后輔導也是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的一個必要環節。通過課后輔導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知識掌握程度。另外,通過課下輔導可以更好地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學習。通過課下單獨輔導也可以解決個別同學在課堂上學不會、吃不透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兩極分化帶來的問題,可以更好地實現“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
總的來說,學生是多樣化的,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對應的采取不同層次的分層作業,引導和激勵學生上進。讓不同層次的同學良性競爭,超越自己。調動同學們學習數學的能動性,從情感上和興趣上都對學習數學產生趣味,從而提升教學質量。特別是一些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問題,這樣就可以為下節課堂或者說下次作業給予一定的參考性。
參考文獻
張賀.初中數學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實施探析[J].教育現代化,2015(14)
[2]李艷.關于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