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艷聰
【摘要】小學階段后進生的形成可以分為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的原因。為了轉化后進生,我提出了構建優良的育人環境、發揮骨干學生的模范作用、用愛心和賞識激勵后進生等措施。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后進生;轉化策略
后進生指的是各方面學習成績不理想,沒有形成良好約束能力,不服從管束的學生。小學階段后進生比較明顯的表現就是無視學校紀律、不認真學習、逆反心理嚴重等。后進生轉化一直以來都倍受老師的關注。因此,小學班主任應在轉化教育時具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挽留孩子的耐心,寬容對待學生,逐步走進學生的內心,點亮后進生心中的“燈”,提高后進生轉化效率。
一、小學階段后進生的形成原因
小學階段后進生的形成主要可以分為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兩個方面:
(一)客觀原因
家庭是學生成長的第一課堂,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發揮相當重要的作用。后進生的形成與家長教育方式以及家庭背景等聯系相當密切。若家長自身素質不高,不會用正確的方法教育孩子,甚至可能用極端的教育方法,要么過分溺愛孩子,要么毆打孩子,導致孩子心中出現消極情緒甚至心理扭曲,最終導致其產生厭學情緒。部分班主任對后進生和優秀生的差別明顯,具體表現為表揚優秀生,容忍其所犯的錯誤,但對后進生缺乏應有的耐心,部分教師甚至冷嘲熱諷學生,導致后進生和自己距離越來越遠,解決問題的難度較大,最終形成惡性循環,對班級日常工作效率的開展產生直接影響。
(二)主觀原因
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后,教師的教學方式從以往的游戲教學轉變為系統的課程學習。小學生在學習期間有了興趣以及教師的引導后,學生便可以基本完成讀寫等基礎性的學習,學生的書面語言、讀寫等基本能力,觀察力、記憶力和想象思維能力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學困生心智不成熟,且意志力不堅強,學習缺乏上進心,甚至產生自卑等心理,容易對學習產生抵觸和消極的情緒,不利于學困生自身的發展。
二、小學班主任轉化后進生的策略
小學班主任轉化后進生時應注重將后進生心中的“燈”點亮,具體可從幾個方面轉化:
(一)構建優良的育人環境
班主任和學生接觸機會多,在轉化后進生方面發揮相當重要的作用。考慮到小學生心智發展還不成熟,具有很強的向師性,對班主任具有較強的信任感和依賴性。班主任言行舉止對后進生產生較大的影響,而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有效轉化后進生的前提,這就需要教師主動為學生營造和諧的育人氛圍,使每個后進生都能體會教師的對他們的關心。只有這樣才能讓后進生深刻感受班級這個大家庭的溫暖,從而有決心且有信心向優秀生看齊。比如說我班有一位學生小郭的男同學,上課總是無法集中注意力,且手腳總是動個不停,甚至還會發出怪聲影響同學;下課了,滿校園跑,總有用不完的精力。他的學習成績不理想,很多學生都不愿意和他交朋友。為此,老師經常和這位學生談心,了解他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鼓勵他主動參與班級活動,也鼓勵其他學生和他一起參與校園活動。在學校舉行的運動會中,我鼓勵他報4×100米男子接力比賽,他以驚人的速度,帶領同學們贏得了這個項目的冠軍。同學們當時歡呼雀躍,大家都夸他是“飛人”。在同學們的夸獎聲中,他真真正正體會到成功的喜悅。看得出來,他當時很幸福。在師生的幫助下這位學生重拾自信,慢慢改正了不良的習慣,取得了明顯的進步,同學們漸漸地愿意跟他交朋友了。
(二)發揮骨干學生的模范作用
從后進生轉化的角度分析,班級學生中骨干模范帶頭作用,充當相當重要的角色。因此,班主任應發揮自身班級典型榜樣的作用。由于教師不可能每時每刻都和學生在一齊。因此,在課后我充分發揮“小教師”的作用,因人制宜,對骨干學生建立“一幫一”的幫扶互助小組。從學習到課間活動 ,遇到困難,隨時都能夠給予后進生幫忙。比如我班的一名后進生小曽,學習成績不理想,還經常說謊,還有小偷小摸的壞習慣,同學們都不喜歡她。我先做學習委員的思想工作,讓他們成為同桌,發揮學習委員的榜樣作用,他們一起學習一起玩,在學習委員的幫助和監督下,曽小琳逐步改正自身不良的習慣,并以學習委員為榜樣努力學習,曽小琳不但收獲了學習,還收獲了友誼。我還借助班級開展的“榜樣大講堂”“你是我的學習動力”“今天你被表揚了”“喜歡和你一起學習”等活動激勵后進生,后進生的轉化率大大提高了。
(三)用愛心和賞識激勵后進生
小學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班主任如何引導學生正確且客觀看待自己,使其形成正確的三觀呢?一方面,用愛心轉化后進生。班主任對后進生在生活中應該多關心,在學習上多幫忙,將真誠的愛生之心、愛生之情融于教育教學之中。我將后進生當做自己的孩子愛護,使其深刻體會班主任的無私和真誠,從而拉近師生距離。我班有個男生小黃,上課總是無精打采,上課睡覺,課間活動時手多、嘴多,惹了不少麻煩給老師處理。有一次,他因為遲到沒有吃早餐,我得知后,買了面包和牛奶給他吃,他很感動,眼睛里泛著淚光,我了解到他平時都是媽媽在家煮早餐,很少配牛奶。經這事后,他犯錯誤的次數減少了,有時跟他聊天,感受到他變了,變得靦腆,上進,愛學習了。可見,“愛”是后進生的催化劑。
另一方面,賞識后進生。每個人都有閃光點,后進生同樣如此。自信心是人性的頂峰,激發學生的自信心是“教育工作的頭一條金科玉律”。教師只要善于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表現出欣賞的態度,用心肯定的評價,能大大提高他們的自信,使他們認為自己是一個有潛力的人,是一個“我能行”的人。
結束語
總而言之,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除了教給學生知識技能之外還要教給其做人的方法,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基礎。因此,當前背景下班主任轉化后進生時應始終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樹立積極的轉化目標,給予后進生更多寬容和理解,應用賞識教育,使后進生轉變為中等生和優秀生,為社會培養更多人才。
【參考文獻】
[1]柳學方, 柳兵. 點亮后進生心中的“燈”——小學班主任后進生轉化初探[J]. 中國校外教育, 2018(14):62.
[2]潘啟東. 讓遲開的花朵也絢爛——漫談小學班主任如何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J]. 中外交流, 2018(45):108.
[3]張昆. 用心關愛學生——談班主任對后進生的轉化策略[J]. 東西南北:教育, 2020(6):232-232.
[4]劉俊銘, 梁宇. 用愛托起孩子的明天—淺談小學班級管理中“后進生”轉化[J]. 孩子天地, 2017(9):272.
(責任編輯:梁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