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毅
摘要:隨著新高考體制的不斷深化與改革,高中數學教學內容和形式早已發生了明顯變化,這對所有步入高三復習階段的學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戰,需要教師結合教學大綱和學情進行深入反思與總結。本文就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復習策略進行分析,從設定復習目標、注重基礎題型、將各知識點進行有效整合、做好課后反思總結等方面著手提出了科學有效的理論參考,旨在幫助廣大高中學生掌握正確的數學復習方法。
關鍵詞:新高考背景;高中數學;復習策略
引言
在新高考背景下學生通常需要經歷三輪復習階段,且每一輪都要為下一輪奠定扎實的基礎。因此,教師必須本著有針對性和系統性的原則幫助學生制定科學有效的復習目標和復習計劃,在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同時幫助學生掌握更多適合的復習方法,同時督促學生及時進行反思與總結,使學生在復習過程中不斷發現新知,在原有知識體系的基礎上建立更完善的框架結構,幫助學生順利通過新高考帶來的難關。
1. 科學設定復習目標,不斷調整復習計劃
在高中復習階段,教師帶領學生盤點各章節知識點時,必須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查缺補漏,結合學生的實際能力和認知水平制定科學有效的復習方案。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保證復習內容的階段性和層次性,要求學生在明確自身學習能力的前提下,精準判斷自身下一階段可達到的目標,同時基于宏觀角度科學設定不同階段的學習任務,動態性調整復習計劃,認真記錄自身在每一階段結束后取得的成就和收獲。最后,教師引導學生科學制定復習目標和復習計劃后,還需要幫助學生尋找適合自身的復習方法,盡可能針對不同知識點科學選擇復習方式。此外,部分高考數學應用題還側重于考察學生對題干信息的提取能力,要求學生將題干已知的數學關系轉化為具體的數學模型,因此學生必須具備較強的創造性思維與空間想象能力,或者要求學生將已知的抽象條件轉化為具體的數學關系,從而綜合考察學生對題干信息的整合能力。
2.注重基礎題型,切實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在復習過程中,教師不但需要注重思維能力訓練題目的講解,還要幫助學生奠定扎實的基礎功底,避免將重心過度集中在拔高題目上,而是通過因材施教的方式引導學生重新梳理簡單的選擇題和填空題,促使學生在復習過程中熟練掌握各基礎知識點。例如,教師帶領學生復習“平面向量及其運算”相關知識點時,由于該類題型屬于基礎題型,學生在正式考試時必須拿下這類基礎分數。因此,在復習階段教師應要求學生明確向量的概念及特殊向量“零向量”的含義,了解向量指的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向量的模是正數或0、向量的大小可以比較但向量本身無法比較大小等基礎知識點。另外,學生利用三角形法則和平行四邊形法則時,還需要格外注意向量的起點和終點。這種較為簡單的題型對于數學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而言,是必須要拿到滿分的,因此在復習這一章節知識點時,教師必須帶領學生反復練習直至掌握為止。
3.將各章節知識點進行整合,建立系統的知識體系
對于高中數學這門學科而言,其原本就涵蓋了大量抽象、繁瑣的知識點,學生在復習過程中通常難以全面掌握整個高中階段的數學要點。這就需要我們教師作好引導者角色的最大化作用,從宏觀角度出發幫助學生制定各個階段的復習計劃,結合新高考命題要求將重心放在重點題目上,最大限度地提高整個復習階段的學習質量和效率。與此同時,教師還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區分知識點重要程度的能力,要求學生緊密圍繞著新高考命題趨勢有針對性地復習章節知識點。如函數、不等式、數列均為新高考命題重點考察的內容,既需要學生熟練掌握基礎知識點的應用,又需要具備一定的知識交叉能力,可以明確不同知識點之間的關聯。另外,教師引導學生復習時,還需要重點關注幾何、立體幾何兩大要點,要求學生在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鍛煉自身解答綜合應用題的能力。例如,教師帶領學生復習“函數的單調性”相關知識點時,必須緊密圍繞著新高考教學大綱,使學生明確以下兩個考點:第一,判斷和證明函數的單調性,掌握函數單調區間的求解方法。第二,函數單調性的具體應用。這類題型大多以選擇題和填空題的形式出現,將其與導數知識相結合后還可以呈現出解答題的形式,因此教師必須督促學生熟練掌握函數單調性的定義。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有意識地將函數單調性與導數相關知識點進行有機結合,要求學生在正確判斷函數圖形和導數圖像的基礎上求解函數在開區間內的極值。此外,將函數單調性與二次函數相結合后,學生還需要掌握利用函數性質找零點、判斷零點個數的方法。
4.注重題后反思總結,幫助學生鞏固學習成果
在新高考背景下引導高中生復習數學基礎知識點時,必須培養學生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同時帶領學生做好反思與總結環節。但實際上大部分師生在高三復習階段極容易忽視這一環節,無法幫助學生有效強化與鞏固自身所學知識。對于成績優異的考生而言,其在日常復習過程中最為重視反思與總結環節,旨在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形成良好的解題思維。基于此,在日常復習過程中教師必須反復強調題后總結的重要性,從思想層面上引導學生意識到解題并非數學的全部,更重要的是題目背后隱含的數學思想、基礎知識點以及解題時產生的錯誤認知。在復習階段學生若不及時做好反思與總結工作,很可能影響整個復習階段的質量和效率,也無法幫助學生系統性地構建數學知識體系。基于此,教師必須有意識地指導學生進行課后歸納總結,重新梳理結構框架的同時深入挖掘其背后隱含的客觀規律、數學思想、求解思路,盡可能幫助每位學生找到適合的個性化解題方法。此外,教師還應指導學生利用特定的數學公式,積極汲取數學模型中蘊含的重要信息,以定量分析方式深入發掘高考數學應用題的潛在價值。
結語
在新高考背景下復習高中數學基礎知識點時,必須結合數學這門學科的基本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有針對性地制定科學有效的復習方案和教學復習策略,及時轉變傳統單一的抄寫、背記、重復練習的學習模式,要求學生在有明確復習目標和復習計劃的前提下不斷尋找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以樂觀積極的心態應對即將到來的高考。此外,教師還應有意識地的培養學生歸納總結解題思路和經驗的習慣,督促學生在日常復習過程中積極總結客觀規律,更深層次地挖掘不同條件下隱含的重要信息。
參考文獻
[1]王小軒. 高考內容改革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研究[J]. 中國農村教育. 2020(12)
[2]鄭先鋒. 淺談高中數學第一輪復習下思想方法有效整合運用[J]. 數學學習與研究. 2020(07)
[3]龍飛進. 聚焦“針對性、系統性”的高中數學二輪高效復習思考[J]. 教育教學論壇. 20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