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麗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之下,采用創新性的歷史教學方法,來開展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活動,是歷史教師順應改革形勢的必然之策。所以本文將立足于初中歷史教學活動的現實情況分析,在初中歷史教學活動當中的思維局限探究新課程背景之下,初中歷史教學創新方法的新路徑,以此來促進初中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進一步促進現代化教育改革工作的穩步推進。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創新;新課程改革
一、引言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之下,充分強調學生創新潛力的挖掘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這也意味著教師在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時,必須要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養成。但與此同時也不能弱化歷史學科本身的教育意義。接下來本文將首先分析新課程改革背景之下,初中歷史教學活動仍然存在的局限性問題。然后結合現代化的教育改革創新思想分析如何優化初中歷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水平。
二、初中歷史教學活動當中現存的局限性問題分析
首先在初中歷史教學的現實情況當中,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在于一部分教師的歷史教學思維尚未完全轉化。受傳統教育思維慣性的影響,很多歷史教師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雖然有了進行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意識,但是他們仍然會延續傳統的教育方法,只是進行了一些細微的教學形式整改。就比如說在傳統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習慣于對學生進行板書講解,習慣于耗費大量的時間讓學生來進行死記硬背。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之下,教師可能會嘗試去進行創新性的歷史知識背誦記憶方法探究,但是仍然是以強制檢查的形式來引導學生進行歷史知識的背誦記憶。[1]
第二,從歷史教師的信息技術運用手段方面來看,很多歷史教師雖然在歷史教學當中具有非常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由于他們的年紀較長,學習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較弱。于是教師在進行信息技術運用的時候,總是會存在諸多的局限性,導致了初中歷史教學傳統性與創新性并行,不利于完全進行課堂教學模式的轉換,促進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由此可見,至少在現階段初中歷史教學活動當中,仍然存在著諸多局限性,所以我們必須要立足于這些局限性的問題,有針對性的去尋找解決措施,進一步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改革的質量。
三、新課程改革背景之下,初中歷史教學創新途徑的探究
(一)采用短視頻創作模式,激發學生的創新潛力
在歷史學習的過程當中,每一個人的視角不同,知識呈現的方式不同,最終所產生的效果就不盡相同。所以歷史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要想促進學生創新能力和知識掌握能力的提升,就可以借鑒現當代抖音短視頻創作的模式。就比如說歷史教師可以在班級內部要求每一個學生都構建一個抖音短視頻的創作賬號。然后每一個星期定期擬定一個不同的歷史主題,如“秦始皇解讀”、“漢文化解讀”、“百家爭鳴”等。要求學生按照這些內容去進行不同形式的都應該十分創作,再創作的過程當中至少要傳遞3~5個知識點,并且只是表現的形式,必須要足夠新穎。[2]然后教師根據學生上傳的抖音短視頻內容去進行篩選,選擇出最優秀的學生,作為歷史短視頻創作優秀榜樣,為學生提供一定的物質性獎勵。以這樣的方法就能夠借助現代化的教育形式,用現當代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來開展歷史教學工作。同時又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具備歷史知識,進行更深層次的解讀,考慮應當如何進行歷史知識的輸出,非常有利于加深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印象,降低學生死記硬背的時間成本。
(二)嘗試進行角色轉化,充分培養學生的獨立意識
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他們在學習過程當中已經能夠去進行學習計劃的安排和學習內容的確定,所以歷史教師要進一步發揮學生的這種主體意識,才能夠增強學生在歷史學習當中的責任感,保證學生進行穩定持久的歷史學習。在這一點上,歷史教師可以嘗試進行角色的互換,讓學生在歷史課堂上去扮演教師的角色,根據教師即將教學的內容去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然后進行相應內容的輸出。而教師在學生講解的過程當中則需要扮演學生的角色,不僅要對學生的教學內容進行評判,還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問題的設計,檢驗學生是否真正進行了細心的準備。[3]更為重要的是教師一定要在學生進行課前準備的環節,盡可能的具體學生進行幫助,比如要引導學生去進行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的權利,然后讓學生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去思考一些創新性的方法和形式。最后學生在進行角色互換和知識講解的過程當中,才能夠降低意外發生的頻率。通過這種角色互換的形式,也能夠進一步促進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讓學生在歷史學習的過程當中由課題轉化為主體,也更加有利于學生自主思維能力的養成。
結語:總而言之,在針對初中階段的學生開展歷史教學活動的時候,創新歷史教學形式,破除傳統的歷史教學思維局限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之下的必然要求。所以歷史教師一定要善于結合現當代時代發展的潮流,嘗試采用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引導青年學生去進行各種各樣的歷史知識探究,讓學生進行個人短視頻的創作,以此來挖掘學生的歷史創新潛力。此外還要注重進行師生關系的轉化,讓學生在歷史學習過程當中成為主體,培養學生歷史學習的獨立能力。傾向于這些方面的歷史創新,才是培養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真正提高歷史教學質量的有效之策。
參考文獻:
[1] 蔣金英.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學因材施教策略探討[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 2019(4):54-55.
[2] 程貴發.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學創新方法芻議[J].中國校外教育,2018, 655(35):89+98.
[3] 李俊杰.新課程背景中的初中歷史微課教學[J].文教資料,2020,798(24):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