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炯泉
摘要:課堂教學不但是一門藝術,更是由師生共同參與的互動活動,為了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活動,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出自己的疑問,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從而使語文課堂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加快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1小學語文教學現狀與問題
語文學習是為了提升學生自身的語言能力,積累相應的語言技能,從而獲得靈活運用的能力。但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十分缺乏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很少擁有練習自身語言能力的機會。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成為主導的情況更多,由于小學生還處于學習能力緩慢增長的過程中,教師很容易在課堂上按照自己的教學思路與教學節奏帶領學生進行學習,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是緩慢的。只有當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體,能夠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并積極思考問題,學生的學習能力才會逐步提升。
2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2.1鼓勵學生提出質疑
小學生對語文課程所提出的疑問最能反映小學生語文課程學習中不足的因素,所以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注重小學生的這種質疑能力,培養小學生的質疑精神,鼓勵小學生主動提出疑問,發揮小學生課程學習的主人翁地位。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通常都是小學語文教師根據對小學生的了解提出疑問,這阻礙了小學生語文課程學習過程中的自主能力的發揮與引導。針對這一情況,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師在傳授小學生語文知識內容的過程中應該走進小學生的生活,并且發揮引領者的作用,引導小學生勇敢表達出自己對語文課程所產生的疑問以及想法,并且在課下也應該與學生以好朋友的身份進行交談,改變傳統教學時對學生嚴厲的態度,使學生能夠放心大膽地對教師提出問題,從而為學生營造一個互相交流以及互相探究的良好學習氛圍,讓學生敢于將自己的不足展示給大家,并且我國小學語文教師也要根據小學生對小學語文課程內容所提出的疑問進行針對性的點播與解決,為學生營造一個融洽的學習氛圍,從而為小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與發展發揮積極的導向作用。
2.2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傳統的語文課堂上,語文教材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不管是語文教師,還是學生,都比較依賴語文教材,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一做法不僅束縛了學生的學習空間和思考空間,還會束縛學生的學習視野。然而,多媒體教學的運用,語文教學現狀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學生既可以學習語文教材中相關理論知識,還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的聯網優勢,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信息和資料,這樣做豐富了語文課堂的教學內容,拓寬了學生的視野,使學生接觸到更多的信息和知識。小學生的生活經驗匱乏,再加上他們的生活閱歷有限,因此,在理解新鮮事物時,每位學生的理解程度存在差異性。傳統的語文課堂上,盡管老師激情四射地講授知識點,但是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學生無法準確地理解文字語言所要表達的內涵。然而,多媒體教學的引入使抽象、難以理解的知識點變得形象化、直觀化,在圖畫、視頻的輔助下,學生能順利理解較難的知識點,他們對語文知識點的認知更加深刻,這樣的語文課堂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同時,隨著語文課堂教學內容日益豐富起來,學生不再覺得學習語文知識是枯燥無味的,而是能將語文學科與我們的實際生活相聯系,感受實際生活中的語文知識,并將語文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也讓學生覺得語文是一門非常實用的學科。
2.3主動建構教學支點
小學語文教學中“碎問碎答”是造成課堂教學低效的一個重要原因,解決的關鍵就是教師從簡單分析課文內容中走出來,讓學生自己面對文本尋找和發現學習資源,并且有效運用這些資源開展相關學習活動,主動建構教學支點,掌握新的學習內容。比如,《曹沖稱象》這篇課文講的是曹操得到一頭大象后,在帶兒子曹沖與官員看大象后讓人想辦法稱出大象的重量,結果官員說的辦法行不通,曹沖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的認知中稱一件東西往往就是直接去稱,至于稱不出的情形,在他們的生活中解決的方法就是找更大的秤。這樣一來,課文中出現的情形,那時候是找不到更大的稱量工具,只有另想辦法,也就是需要換一種思路來稱象,顯然就超出了他們原有的認知方式。學習這樣的內容,學生就無法借用已有認知方式進行學習,必須建構新的認知方式,也就是仔細學習曹沖的方法,弄清楚轉換思路在其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進而懂得稱東西時可以不直接稱量對象,找出二者之間的對等關系后,通過適當的方式稱量另一個對象,從而間接完成稱量的任務。這樣的主動建構用在新材料、新內容的學習中,教學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2.4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興趣
教師可以積極運用網絡與多媒體等設備進行教學情景創設,改善傳統教學方式單一的問題,幫助學生建立語文學習的興趣,并借助豐富的教學活動提升語文學習的感染力,從而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更加積極主動。以古詩詞學習為例,通過情景創設的方式來還原古詩詞內容可以幫助學生從另一個角度更加直觀地感受古詩詞的內涵與情感,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幫助學生深入挖掘古詩詞蘊含的內涵與情感。例如,在學習《西江月·夜行黃沙道》時,古詩生動刻畫了田園之間的夜景風光。學習時僅憑文字描繪難以體現詩人描述的意境之美,這時,老師利用多媒體以動畫的方式一幕幕還原古詩,不僅可以吸引學生學習興趣,還能幫助學生更加準確把握古詩詞的情感與內涵,同時提升學生個人的文學素養。通過教學幫助學生進一步挖掘語文學習的樂趣,保障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更加積極與主動。
3結束語
總之,追求高效課堂是教育教學永恒的主題,更是語文課堂教學的生命。讓每個學生都能健康成長是語文教育的最高目的。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主動建構教學支點,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興趣,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就能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許紅琴.深度學習——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教學[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8(01):40-43.
[2]張官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新校園(中旬),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