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怡帆
摘要:情境教學法是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引入豐富的圖文資源,創設生動直觀的情境,從而讓學生更好地認知、學習與掌握相關知識內容。漢字是學習語言、進行文字表達的基礎,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教師可以應用情境教學法,實現以情促學,由境至悟,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效率。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 ?小學語文? ?識字教學
作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語言形式,漢字能夠表達出最直接的事物,也能表達出最復雜的情感。漢字的字音、字形、字義需要一一識記,給小學生識記生字帶來了很大考驗。在傳統的識字教學中,教師主要是讓學生讀與寫,導致整體識字教學效率不高,教學效果不明顯。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應該結合情境教學法,通過創設與生字詞有關的生動情境,調動學生識字的熱情,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識記漢字。
一、結合漢字造型創設生動情境
不同于英語單詞,漢字是由一個個單體字組成,有的是表形,有的是表意。漢字從甲骨文開始,經歷了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等多種字形,總體是從圖畫演變而來的,最常見的“日”“月”“森”等漢字都遵循這一規律。因此,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結合漢字造型創設生動情境,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漢字的結構與構造,提高漢字識字的效率。
如在教學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的《荷花》一文時,學生需要掌握的漢字主要有“瓣”“蓬”“止”等。教師可以根據它們的字形、結構與含義,引入相應的圖文與視頻內容,創設生動直觀的情境,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幫助學生體會漢字構造。如對“瓣”這個漢字,教師可以展示花瓣、豆瓣、橘子瓣、蒜瓣等圖片;對“蓬”這個漢字,教師可以引入蓮蓬、蓬頭的老翁等圖片;對“止”這個漢字,教師可以引入路中間豎立的禁止通行牌子的圖片,讓學生更好地識記這些漢字。
二、根據漢字組詞創設生活情境
有時,單個漢字不足以表示完整的意思,需要結合相應的詞語,才能表示完整的詞語,而與單個漢字相比,詞語更容易記憶。因此,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漢字組詞創設生活情境,更好地幫助學生識記漢字及其相關詞語。
如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的《昆蟲備忘錄》是一篇略讀課文,其中含有很多不常用的漢字和詞語。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先指導學生組詞,然后導入相應的圖片、音頻和視頻等,創設生動的情境,幫助學生識記。如“噌、距、瓷、暈、寸、犀”等漢字,教師可以先指導學生組語“噌噌、距離、磁漆、暈倒、寸步不讓、犀牛”等,之后展示蜻蜓飛舞的視頻、搪瓷缸子圖片、生病暈倒的畫面等,以此讓學生根據對應情境識記漢字和詞語。
三、借助具體語言環境識記生字
情境教學法具有整體性和聯系性的特點,教師可以根據情境教學法的主要特點,開展隨文識字教學,借助具體語言環境引導學生識記生字。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字詞的含義,又能夠起到鞏固的作用,為后續的造句與寫作打好基礎。
如在教學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的《陶罐和鐵罐》一文時,學生需要識記的生字詞有“驕傲、懦弱、謙虛”等。對這些表意的字詞,學生必須通過具體的語言環境才能理解和記憶。首先,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讀課文,初步理解這些生字詞的含義;其次,教師可以根據課文的具體情境講解字詞含義,如“謙虛”表示不夸大自己的能力或價值,沒有虛夸或自負等;再次,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根據課文情境編排和表演課本劇;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這些字詞造句。
四、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可以根據主要識字內容,引入豐富多彩的識字教學資源,通過結合漢字造型創設生動情境、根據漢字組詞創設生活情境、借助具體語言環境識記生字等,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譚曼娜.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如何運用情境教學法[J].小學教學參考,2017(16).
[2]張健珍.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識字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8(1).
(作者單位: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五里鋪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