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丹
摘要:數學科目具有較強的系統性與傳遞性,初中數學科目是小學數學的拓展與延伸,并且是高中數學的基礎與前提,因此為了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并且為深層次高難度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初中數學教師應重視教學進程。初中數學與數字及圖形具有緊密聯系,具有較強的規律性,并且在過程中涉及較多的思考過程以及運算過程,因此其內容相較于其他科目具有一定難度,為此,教師應保證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及熟悉,以求避免學生因跟不上學習進度而造成的興趣喪失的現象。因此,初中數學教師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探索教學新途徑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關鍵詞:初中數學;數學能力;教育理念;教學新途徑
在長久的小學數學教學進程中,教師采用的方式較為傳統,并且因為教師擔心學生無法掌握課程內容,所以過于注重知識的講解過程,由此便忽視了對學生學習進度的掌握情況,從而造成了學生學習進度逐漸落后于教學進度的情況。新課程改革進程不斷加快,教育各方要求教師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并要求其加快探索教育新途徑,以求為數學課程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因此,教師應順應新課改的要求,結合初中生群體特點及學習現狀,不斷創新教學形式,從而不斷提升教學效率。
一、推進小組合作,加強群體探究
在目前的初中學習過程中,學生主要采取兩種學習方式,一是聽教師的課程講解,二是自主思考及練習課程知識,此兩種方式雖可保證學生全面學習知識以及推進自主學習,但長此以往,學生思維容易僵化,從而顯現片面性與單一性的特點,進而影響學習效率的提升。小組合作形式強調在學生自主思考的基礎上實現平等地溝通與交流,從而促進不同思維角度間的碰撞,進而學生可學習借鑒他人的思考方式,不斷豐富思維角度。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推進小組合作,可有效創新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群體探究能力,例如,教師在講解“有理數”時,首先教師要求學生提前預習課程內容,并總結知識中的重點與難點,其次教師在課堂中給予學生十至十五分鐘的時間,要求學生自由結組并展開討論,并將課程內容以知識框架的形式展現,最后教師要求組內推舉一名學生發表組內觀點,并在其發表結束后帶領學生對討論結果進行查漏補缺。由此可見,教師推進小組合作,引導學生在平等基礎上進行知識討論活動,有助于學生群體探究活動的開展,從而促進學習效率的不斷提升。
二、加強師生互動,強調學生主體
在過去及現在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多采用“教師臺上講,學生臺下坐”的教學方式,即教師的教學活動僅局限于知識的講解過程,此種方式導致了師生關系的單向性,師生互動較少,從而教師與學生之間存在距離感,進而教師無法從學生處獲得反饋,教師無法改進教學模式。師生間的互動強調雙向性,即教師關注學生的學習進程,學生主動向教師反饋,該做法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有助于其自主學習意識的深化。因此,教師應尋求合適方式加強師生互動,例如,教師在課程教學時,首先對學生每節課程的掌握程度以及課堂表現進行評價并記錄,其次教師將學生每次考試成績記錄,并記錄其在考試中出現的錯誤及難點,由此可建立反映學生學習狀態的追蹤記錄,最后教師結合記錄與學生的自述情況開展一對一指導,并且教師可了解學生對課程的建議。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通過記錄及時并持續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并且還可從學生處獲得教學反饋,因此可從兩方面推動學生成為學習主體。由此可見,教師加強師生互動,有助于學生“主人翁”意識的形成,從而提升其學習主動性。
三、適時總結回顧,加深課程理解
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不斷發展,以及社會各界對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視,教師有意識創新教學模式,推進課堂教學效率穩步提升,但目前教師普遍忽略總結與回顧這一教學環節,并且該環節可有效促進學生構建知識框架,深入理解知識,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重視課程的總結與回顧,并且將其固定成為必要的教學環節。因此,教師應深入挖掘總結與回顧的意義,并將其運用至教學進程中,例如,教師在講解“直角三角形”時,首先教師在知識講解過程結束后,引導學生自主回顧課程內容,如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質等,從而初步搭建知識框架,其次教師帶領學生回顧課程中的重難點,即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以求加深學生對其的理解與掌握,最后教師在次日課程最初的五分鐘內,再次帶領學生回顧課程知識,以求增強學生記憶,從而可加強學生對課程內容的宏觀把握。由此可見,教師注重課程的總結與回顧,有助于學生梳理知識脈絡,并且多次深化其對課程的理解,從而不斷增強學生的記憶,進而保證課程效率的持續性提升。
綜上所述,在初中階段,首先數學科目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其對于未來數學科目的學習具有重要影響,其次數學科目的難度較高,且因為其運算過程繁復,學生易產生“厭學”情緒,最后新課程改革進程要求教師推進課程改革與創新,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加快探索教學新途徑,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以及課程教學成效的提升具有深刻意義。
參考文獻:
[1]楊成輝.初中數學教學的新途徑[J].中國校外教育,2016,574(29):22-22.
[2]吳知李.淺議新形勢下初中數學高效教學的新途徑--合作學習[J].都市家教月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