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摘要:“語文主題學習”主張大閱讀,將海量閱讀融入課堂,讓學生們在課堂上博覽群書。這就需要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來提高閱讀能力。語文主題學習的閱讀教學模式的提出,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并讓老師們對課內(nèi)外海量閱讀有了更多的期許和實踐的信心。
關(guān)鍵詞:主題學習;師生一起讀;課內(nèi)外結(jié)合讀;引領海量讀
法國科學家笛卡爾說:“讀一本好的書,就是和許多品德高尚的人談話。”讀書,不僅能開拓視野,增添知識信息,還能了解認識世界。趣味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孩子對閱讀感到了趣味,他才能真正愛上閱讀。語文主題學習的閱讀內(nèi)容不僅面廣量多,并且貼近了學生的生活和理解水平。如何實行語文主題學習?如何能更有效地進行海量閱讀呢?
一、老師學生一起讀
“語文主題學習”要求我們在一學期中,不僅要學完課本知識,還要讀完配套的“主題學習叢書”,這就勢必要求我們加快課本教學步伐,加大課堂容量。要求課堂教學要達到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補充的教學情境,豐富教學內(nèi)容,求得新的發(fā)現(xiàn),從而實現(xiàn)教學相長。可是在有考試壓力的課堂上實現(xiàn)平等的交流,何其難。沒有平等的交流,何來真正意義上的教學相長,解決這一問題關(guān)鍵是閱讀。教師自己應該是一個喜歡閱讀的人,一個傳播文化的人,而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播者。教師應該邊教邊學,和學生一起學,在閱讀中積累知識,增長見識。學生剛開始閱讀很淺,甚至不理解,我們不必在意,閱讀達到一定的數(shù)量之后,學生自然會開竅。多聽、多鼓勵學生大聲讀書,一字一句不漏地熟讀文章。他們有時讀錯了字卻渾然不覺,如果我們每天堅持并及時糾正,熱情鼓勵,學生的熟讀能力會飛速提高。隨著閱讀速度加快,學生對所讀的文章讀不熟,所學過的字不認識,這是“海量閱讀”的正常現(xiàn)象。閱讀時只要求閱讀而不分析,這樣是不是白費力氣呢?其實,無需害怕學生只閱讀而缺少了分析。
“語文主題學習”就是一個喜歡讀書的老師,領著一群喜歡讀書的孩子在文字的世界里旅行的過程。老師應該和學生一起閱讀,不斷用閱讀去引領人生,共同發(fā)現(xiàn)未知的世界。
二、課內(nèi)課外結(jié)合讀
語文課,并非教師在教語文,而是學生在學語文。課內(nèi)閱讀要教得簡單一點,扎實一點,應該是以讀為主,讀熟了就背,背完一篇主動背誦下一篇,應該讓學生在讀的思維和情感中,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我們要將課外閱讀引入課堂,如果我們不能用學期一半的時間來完成一冊教材的教學,我們至少可以留一個月的時間來嘗試課外閱讀;可以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將學生引上自學之路,授人以漁,將學生引上終身熱愛閱讀之路,嘗試將課外閱讀引入課堂,逐步實現(xiàn)課內(nèi)海量閱讀。
閱讀教學“得法于課內(nèi),得益于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外閱讀更是能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對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主題學習”的主旨是在課堂學習中進行,主要以課文為中心,向《叢書》延展課外閱讀,從而達到以一篇帶多篇,以課內(nèi)帶課外,以精讀帶博讀,不斷豐富語言積累的目的。
因此,利用課外時間閱讀課外書籍,是一條進行語文教學的有效途徑。教師必須溝通課堂內(nèi)外,創(chuàng)立寬松、自主的大語文環(huán)境,讓課堂教學“提速”,將課外閱讀納入課內(nèi),才能實現(xiàn)厚積薄發(fā),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fā)課堂活力,提高教學效率。
三、引領學生海量讀
“語文主題學習”課堂上老師應該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并慢慢規(guī)范,讓學生學會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課堂中老師準確把握課文重點,設計最合理的問題,讓自主學習、合理學習成為學生最主要的學習方式;在課堂上少講,精講,讓學生讀書與交流并重;還應定期開展閱讀交流會,讓學生暢談自己是如何閱讀的,交流閱讀所得,展示學生的閱讀筆記;還應在課堂教學中建起小組合作學習機制。“語文主題學習”倡導小組合作,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中自主感悟,學會自主學習。在小組合作時,應讓學生帶著任務合作學習。在小組合作時,對小組長做一下培訓,先教給小組長如何去說,在自己說好的基礎上如何去組織自己小組的討論匯報。在討論時,賦予小組長領導組織的權(quán)力,讓組內(nèi)的每一個學生都要發(fā)言,并根據(jù)組內(nèi)每個同學的特點,展開討論。其次,合作學習不應僅體現(xiàn)在互相幫助上,還應體現(xiàn)在同學間的互相鼓勵,只有做到這樣,才能真正達到互幫互學、人人參與、共同提高的目的。
“語文主題學習”提倡百花齊放,所以老師要在主題教學過程中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我們憑什么讓學生愛上語文?憑什么讓學生喜愛閱讀?老師的個人魅力和引領作用不可忽視。同時,良好的學習習慣養(yǎng)成是重要的,如天天閱讀、不動筆墨不讀書等語文學習慣,學生是可以受用終身的。“讀”才是語文教學的核心,想讓我們的語文教學變得簡單輕松,“讀”才是硬道理。
我想,要想引領學生海量閱讀,我們每位語文老師一定要與學生一起讀足夠量的書,推薦一些適合閱讀的課外書,只有這樣,才能將海量閱讀真正實施起來。
增加閱讀量是提高語文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徑,隨著閱讀量的成倍增長,學生的識字問題、作文問題、理解問題等都會迎刃而解。與此同時,孩子在自己閱讀課外書時,讀懂其生動有趣的情節(jié),心中再現(xiàn)栩栩如生的形象,體味愛、友誼、忠誠、勇敢等永恒的人類精神。學生的精神世界也變得豐富多彩,積極向上。請相信:海量閱讀會把孩子帶入一種學習的快樂境界中。
參考文獻:
[1]畢許彬?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J]?語文主題學習?2016.07
[2]耿春龍?用語文的方式學習語文--海量閱讀?[J]?人民教育語文主題學習專輯?2012.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