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宏



【摘要】隨著高中地理新課標的頒布和實施,轉變地理教學理念,創新地理課堂教學模式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如何行之有效地在高中地理課堂中組織教學活動,必須要認知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因材施教,注重不同層次學生地理學習能力的培養,激發學生地理學習興趣,從整體上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益。對此,結合筆者教學實際,就分層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課堂中實施的必要性、構建策略及施教效果進行重點探討。
【關鍵詞】高中地理;分層教學;實效性
高中地理教學要基于全體學生實施教學,促進不同層次學生的全面發展。當前,隨著高中生數量的增加,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差異性顯著。因此,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探索多元化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式非常重要。分層教學的實施則是近年來高中地理教學采用的符合當下學生學情的重要教學組織形式。
所謂分層教學,是指在承認學生個體差異的前提下,教育者根據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能力、性格、興趣愛好等,把學生分成若干部分,有針對性地分層次制定教學目標、分層備課、分層教學、分層練習和分層測試,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均能得到最充分發展與提高的教學過程。分層教學不僅克服了傳統教學因教學內容、方法、要求都同步化帶來的弊端,更多的是保證了教師課堂的主導作用,能使學生主體性作用得到發揮,提高了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有利于課堂教學達成度的更好實現。
簡言之,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實施分層教學,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在課堂上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對學生地理學習能力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
一、高中地理課堂引入分層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1.疫情期間網課效果不明顯,學生地理知識掌握出現缺漏
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蔓延至全國,由于疫情的嚴重性,全國各地在響應國家一級防疫的背景下,學校教育的組織形式發生了變化。為了防止人流聚集引發的疫情感染和傳播,在教育部門的指導下,各地開展了網課教學。與教師面授相比,網課的確體現出線上教學的優越性,但線上教育不僅考驗教師的遠程教學組織能力,更考驗學生在漫長的網課時期內的學習態度與方式是否適應新型教學模式,這無疑對教學效果是一個嚴峻的挑戰。也就是說,網課導致了學生兩極分化更嚴重,這主要體現在疫情防控穩定、學生正式返校以后的學習情況。線上教學時期學習態度端正,自律性強的學生返校后跟隨教師的教學步伐行穩致遠,而另一部分學生表現出學習吃力,知識內容缺失,甚至于厭學的狀態,嚴重影響了學科教學效果。
鑒于以上情況的出現,教師勢必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組織形式,分層教學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如果教師還是按照以往“吃大鍋飯”的教學模式,學生知識銜接跟不上,不僅無法實現教學達成度,更無法對學科素養進行滲透,最后影響學生的知識水平。
2.地理學科綜合性的學科特征導致學生學習過程思維的差異
地理學作為一門綜合學科,涉及到的知識范圍是非常廣泛的,尤其是自然地理過程發生機制研究和區域人文地理事物區位要素的分析,更能體現其綜合性的學科特征。
文、理學科的綜合性是高中地理最大的特點,既有定量計算,又有定性描述。這個特殊性使得一些學生在學科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過程中存在學習困難的現象。因此,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擬定教學策略,實施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適當考慮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務必考慮學生心理結構和知識結構的匹配性,轉變教學方式,因材施教,以便整體身上提高課堂效率。因此,分層教學是適應地理學科綜合性導致學生學習分化的最佳選擇。
3.學生個體差異化明顯,因材施教的要求
目前的高中生以2000年以后出生的學生為主,學生之間成長環境差異較大,性格特征比較明顯,加之初中階段地理知識面和學習難度與高中階段的差異性,學生所掌握的地理知識技能,以及具備的地理學習習慣、地理基礎和內化而成的地理核心素養都存在較大的差異,這無疑給高中地理教學帶來相當大的挑戰。因此,教師在制定教學策略時,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使用其有效提高地理學習能力的教學內容、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和測評方式,從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地理學習的需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從而促進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整體提高。
另外,根據腦科學理論,大腦在左半球主要處理言語和言辭過程,女生占有優勢。大腦右半球非語言信息及空間任務,男生占有優勢。這說明,女生具有較強的閱讀理解能力、詞匯積累和口頭表達能力,男生則具有把握復雜的數量關系和空間關系的能力。
也就是說,在高中地理學習過程中,女生對人文地理知識掌握較好,男生對自然地理,尤其是自然地理過程分析比較透徹。然而對教師而言,勢必要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明確男女生在高中地理學習中優勢趨向,以便及時調整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策略。如何有效地激發男女生在地理學習過程中的理性邏輯思維,發揮其敏銳的感性認知能力則是教師應該要考慮的問題,而分層教學則可以從教學的另一個角度來夯實學生的這兩種學習能力,以便提高地理學習能力。
4.傳統地理教學模式在教育教學改革中表現的不適應性
高中地理分層教學是落實素質教育目標的客觀要求。與傳統地理教學模式相比較,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地理教學重點應該是堅持生本原則,重點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即學生通過地理學科學習逐步形成正確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能力和地理實踐能力。
相比之下,傳統教育更多的是以教師自身的教育活動為主,忽略了學生內部差異,制約了地理課堂中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這種傳統的標準化地理教學不利于激發學生地理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對于提升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探究和創新活動尤為不利。因此,高中地理教學應該順應新高考教育教學改革的需求,將單一的教學模式多元化,積極探尋適合高中地理課堂的新式教學方式,在實施傳統教學的過程中,嘗試構建科學合理的分層教學模式,以便有針對性地做好教學活動,培養學生整體的地理素養,提高教學活動的效率。
二、分層教學模式在地理課堂中的應用及效果
傳統高中地理教學凸顯的一系列問題,不利于學生整體地理學科素的提升和地理核心素養的形成。因此,尋求適應學生個性差異的創新地理教學模式勢在必行,構建分層教學模式的意義就在高中地理課堂中體現出來了。接下來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將分層教學在高中地理課程教學中的分層原則、實施過程和實施的結果等環節進行分析。
1.高中地理分層教學的組織原則
學生的成長過程具有階段性,由于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響,在學習能力上體現出階段性、差異性和層次性。隨著高中學段學生數量的增加,學生學習能力體現出越來越明顯的差距,這種分層導致了一個難以解決的教學難題——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吃不飽”,學習能力稍微偏弱的學生“吃不了”。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分層時,應該首先詳細地了解學生的地理基礎、學習愛好、性格特征,然后按照同類別分類的原則進行分層。
在筆者教學的三個班,學生人數分別是A1班49人、A2班48人和B班49人,其中,A1和A2班學生地理學習整體能力強一些,B班學生地理基礎能力稍差。根據三個班學生高一上學期期末分班成績和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成績,結合學生課堂表現和課后作業完成情況,按照同類別同組的原則,以1:2:1的劃分比例,將每個班的學生劃分成了地理學習優等生、中等生和學困生三個層次。其中,優等生不僅地理成績優秀,更具備良好的地理學習能力,學習主動性和探究能力強,地理思維敏捷;中等生主要是具備一定的地理學基礎,成績多為班級平均分以上,具有學習主動性,上進心強,希望通過學習提高自身的成績;學困生則是地理基礎較差,學習能力弱,缺乏主動學習和自我提高的欲望,但自尊心強,分數多為班級平均分以下的學生。
2.高中地理分層教學的實施過程
在對學生地理學習能力進行合理分層的基礎上,接下來教師需要針對不同層次的的學生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作業難度梯度,以便有針對性地提升各層次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
在教學組織過程中,對于地理學習能力強的優等生,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時候,保證學生掌握系統的地理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適當增加設置與學習相關的探究性知識內容和創新題型解答,以便促進這部分學生地理素養和學習能力的提高,使其在學習過程中加深對地理知識的拓展學習,進一步提高其學習效率。對于地理學習能力中等的學生,教師在設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時候,除了夯實學生地理基礎知識,還應注重學法指導,讓其在掌握基礎地理知識的同時,構建地理知識結構,消除其對知識的模糊理解,學會運用相關的地理知識解決題目中涉及到的關鍵點。簡言之,對中等生除了夯實基礎,更多的是引導其學會“規范審題——調用知識——找關鍵點——精準作答”的思維方式,逐步引導其結合自身的學習狀態,有效的改進自主學習策略,實現地理學習層級的不斷提高。針對地理學習困難的學生,在分層教學過程中是最應該要關注的群體。因此,教師在組織教學的時候,更多的考慮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鼓勵其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幫助其樹立學習自信心,有側重點地做好課前預習建議和課后個性化輔導。而對于這部分學生地理知識的教學,主要以基礎知識和適合其能容易掌握的方法價值引導,逐步建立起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和自信,讓地理學困生在進步中感受成功。
分層施教是地理課堂教學分層教學的主要方面,但分層教學效果則需要一個行之有效的評價機制。評價分層則在分層教學中尤為重要,其反饋的信息足可以作為幫助徐盛分析問題所在的重要依據,更重要的一點是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通過測試不同難度和深度的地理題目,發揮其思維所長。這既體現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學原則,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幫助不同層次學生制定下階段的學習目標提供必要的內驅力。
需要強調的是,在具體的分層教學實際操作中,教師務必把握好不同層次學生對地理知識需求的數量和質量,從而才能行之有效地順利開展分層教學。筆者結合自身的地理分層教學實踐,將實施地理課程分層教學的思路構建如下。
3.分層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實效性
以地理新課程標準作為基礎,結合學生地理學習能力進行多元化的分層教學,既落實了因材施教,又堅持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經過一學期的分層教學實踐,學習分組中的A1,A2班和B 班在地理學習能力和成績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具體情況如下表所示。
表一是學生期中考試成績,這是沒有進行分層教學前的學習成績及優秀率和低分率。從表中可以看出,無論是地理基礎較好的A1、A2班,還是地理基礎相對較弱的B班,學生的平均分不是特別高,A1、A2班沒有體現出其優勢。需要強調的是三個班的優生率都比較低,尤其是B班才8%。相反,三個班的低分率則相對較高。原因有很多,既可能是學生本身知識系統不完善,也有可能是新冠肺炎疫情網課學習效率低下所導致。不管怎樣,期中考試成績都不理想。鑒于此,在期中考試以后,對三個班的學生成績做了細致的分析,將傳統教學模式轉變為分層教學,在每個學生層次按照圖1所示的分層教學模式加強教學,在期末考試中學生都有所進步,如表二所示。
經過調整教學策略,實施地理課程的分層教學,三個班期末考試平均分都在進步,其中優秀率大幅度提升,低分率降低明顯,這足以說明在組織地理分層教學的實效性得以證實。如表三所示,A1,A2班和B 班兩次考試地理成績及狀態都是進步的,其中進步最大的是B 班。這也說明分層教學無論是在地理基礎好的班級,還是地理成績弱的班級都具有可以操作和實施的意義。尤其是對地理成績相對較弱的班級,分層教學無疑給學生的學習帶來非常大的進步和動力,這是可以實施操作的。
高中地理分層教學兼顧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堅持科學分層,根據學生學習情況,科學制定學習目標和評價機制,采取多元教學,實現教學目的。在教學實踐中實效性顯著,不僅能提高學生地理學習的積極性,還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
三、如何更有效地實施分層教學,以便提高教學效率
1.合理分析學生地理學習能力,精準分層
高中地理分層教學實施的前提必須綜合分析學生群體的學習能力,階段性地將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激發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由于部分學生每個學習階段掌握知識的能力存在不穩定性。因此,學生地理學習能力層次的劃分應當遵循動態變化的原則。教師務必根據學生地理學習能力的階段性波動和變化情況,采取適當的變動分層分組教學,這樣才能因材施教,使得所有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得以提高,從而實現分層教學的目的。
2.教師認真做好教學計劃,合理組織課堂教學
分層教學對教師實施課程教學的挑戰是比較大的,因為每個層次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是有差異的,怎樣在有限的課程教學中兼顧所有層次學生,需要教師認真地做好教學計劃。
分層教學真正要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發揮作用,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師必須明確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在分層教學實施以后可以達到什么水平。因此,教師需要分別制定且能反映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狀態和能力的教學目標。然后,合理選擇教學方法,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簡單的地理概念和原理;引導和分析地理事物的形成機制,灌輸正確分析地理區位的方法;對于教材和題目中遇到的新的地理知識,可以采取小組探究討論,然后采用形象而直觀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從感性認知和理性思考中進行對知識的全面理解。
在實施以上分層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程結束時引入不同難度的探究活動和拓展閱讀,以便兼顧各層次學生課后的思維進度和深度。對部分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課后輔導注重深度教學和拓展教學,對部分學習能力差的學生課后輔導主要注重夯實基礎和學法引導。
3.注重課堂反饋機制,教與學務必有的放矢
分層施教和分層訓練是地理課堂分層教學的重點,而分層練習則是分層教學評價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施高中地理分層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構建符合各層次學生的學習反饋機制,及時發現學生對地理知識學習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對教師而言,在教學過程中務必關注學生課堂參與度、課時作業和每次測驗反饋出來的問題,認真研究教材、確定針對性較強的教學方案,根據各個層次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反饋,調整教學策略。對學生而言,地理知識的學習的難易和掌握情況要主動反饋給教師,及時發現問題以尋求幫助,各個擊破,消除知識盲點。如果對所學知識一知半解,則在自己反復思考的情況下請教教師或與同學討論,以便及時理解。如果地理知識學習沒有問題,但做題時錯誤率較高,則可以請教教師和同學對應的解題方法和解答技巧。
綜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學中采用分層教學方法是因材施教的重要教學策略,它不僅尊重了學生地理學習能力的個性差異,促進學生的全面進步,還激發了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讓以往的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提高了學習效率。高中地理分層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必備的地理學科核心素養,是一種創新培育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方式。當下正實施新高考改革,高中地理分層教學是對教育教學改革的積極響應和體現。
參考文獻:
[1]胡海麗.淺談高中地理分層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2):126.
[2]周燕.高中地理分層教學的應用研究[J].德州學院報,2012(28):131-132.
[3]孫振寧.高中地理分層教學的理論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5(43):270-272.
[4]王保龍.高中地理分層教學模式的構建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3(9):67.
[5]史耀芳.國外有關男女學生學習差異研究略述[J].國外中小學教育,1994(1):43-46.
[6]謝放梅.淺析高中地理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應用[J].科技展望,2014(18):77.
責任編輯? 羅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