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啟蒙
摘要:教育教學不僅能提高社會經濟與國民素質,還能為社會的發展貢獻大量的優秀人才,其更是推動國家前進的主要動力。一直以來,數學都是學生必須學習并掌握的知識技能,通過數學學習,學生的大腦可得到開發,他們的邏輯思維與問題分析、解決能力也能得到培養。針對數學教學,高中是一個特別關鍵的時期,其不僅關系著學生的學習,還影響著他們日后的發展。不過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崛起,傳統的數學教學方法已無法滿足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數學教師必須全面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基于此,本文圍繞移動互聯網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新模式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移動互聯網;高中數學;新模式
隨著時代的進步,互聯網已成為一種新型工具在我國教學行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因其具備精準度高、信息量大等優勢,所以也深受學校教師與學生的青睞。在高中階段,數學教學既基礎又關鍵,不論是對學生的自我提升還是對他們的就業發展,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所以在進行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突破傳統課堂局限,將互聯網思維全面滲透到課堂中,這不僅能將互聯網教學的優勢全面發揮,還能讓學生擁有更好的教學體驗。
一、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移動互聯網的意義
1.可掌握教學的重點難點知識
高中的數學教學具有較強的邏輯性與抽象性,所以學生在學習期間很容易遇到困難。與小學、初中的數學教學不同,高中數學的難度大幅提高,對于學生的能力素養也有著嚴格的要求,受此影響,大部分學生在學習數學時都極為吃力。而此教學現象也為教師的教學手段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如若教師無法讓學生有效掌握教學的重點難點知識,其不僅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動力與積極性,還會對他們日后的發展產生極大的影響[1]。基于此,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為學生深入講解教學的重點與難點知識,而怎樣讓知識以直觀、形象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借助傳統的教學模式是無法實現的,教師需應用移動互聯網技術,采用豐富的技術方法,數學的重點難點知識也會逐漸具體化、形象化,這樣不但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能使他們掌握并內化學到的知識。
2.可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技術越發成熟,對知識信息的傳播速度也在不斷加快,如今人們只需在短短幾秒內便可接收到自己所需的知識信息[2]。在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合理應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其可幫助教師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學生也能深度學習知識文化。相較于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在移動互聯網教學模式下的學生能掌握更多的知識,他們的能力與素養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培養。
二、高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1.仍在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
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致使人們迎來了互聯網信息時代。如今,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已成為人們生活、學習以及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代的高中學生與過去不同,他們可使用手機等電子終端掌握更多的知識內容。不過由于受到傳統思想、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仍在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工作,這也致使新興的互聯網教學模式無法全面、有效的應用到高中的數學課堂之中。
2.缺乏學習興趣
由于高中數學教學的難度大幅度提高,所以很多學生極易喪失學習數學的興趣,對于這部分學生而言,數學知識特別難學,再加上他們的數學基礎相對薄弱,所以很容易被困難打敗。而且不同學生的數學基礎存在很大的差異,在數學教學期間教師應針對性開展教學工作,他們不可只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還要合理應用現代互聯網技術,對于失去學習興趣的學生也要正確開導,只有這樣,高中數學教學活動才能高效、全面的落實。
三、在移動互聯網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新模式的有效實施策略
1.針對性開展互聯網教學
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大多數教師在數學教學期間開始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也遵循了“以生為本”的教學原則,這也大大提升了學生對數學課堂的參與度[3]。不過在互聯網信息時代,教師也要重視移動互聯網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他們不僅要全面提升學生的聽課體驗,積極與學生互動溝通;還要根據教學目標與學生的學習需求合理制作電子課件,進而針對性開展數學互聯網教學。如在講解“橢圓”等專題內容時,教師可對教材中的重點難點知識科學整理,之后再借助多媒體技術將這些知識呈現在學生面前,這樣不僅能讓學生直觀、清晰的了解所學的知識,還能幫助他們精準掌握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2.拓展課件內容
隨著移動互聯網在教學領域的不斷應用,其具備的實時性、互動性以及資源共享等優勢得到了全面的發揮。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是使用PPT課件進行教學,雖然此方式也具備很多優勢,如與學生交互,引導學生直觀學習知識內容等,但這些課件大多是以前制作的,其中很多內容并未實時更新,這也致使該課件的時效性極差。再加上課件內容缺乏趣味性,不僅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會大大降低課堂的互動效果[4]。不過采用互聯網技術開展數學教學,不論是課件的形式還是內容,教師都可進行拓展,這不但能將這些問題有效解決,還能大大提高教學的效果,而學生的知識面也會更加開闊。如在講解立體幾何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在立體幾何性質等基礎教學的基礎上,再借助高德地圖等軟件讓學生體驗真實的3D場景,這樣也能大大提升學生對立體幾何的抽象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全面發揮微課的優勢。因微課時間短,教師不需耗費大量時間進行課件的錄制,再加上微課的針對性較強,對于播放的速度也能進行調整,在微課的幫助下學生也能實現數學知識的自主學習與復習。
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在高中的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積極采用互聯網教學模式,充分發揮互聯網教學的優勢,全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不但能得到激發,還能幫助他們鞏固數學知識,這樣學生的數學能力與核心素養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狄晶. 移動互聯網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新模式探究[J]. 信息系統工程,2020(10):171-172.
[2] 于潔. 移動互聯網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新模式探究[J]. 考試周刊,2019(10):96.
[3] 林世明. 基于移動互聯網視角下的高中數學教學策略探究[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7):34.
[4] 陳歡. 移動互聯網視野下高中數學教學策略[J]. 高中生學習,2018(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