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教學理念下開展的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活動,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自主探究學習能力,要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推動學生數學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從這就可以看出,小學數學老師在課程教學中要重點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通過科學、合理、高效的課程教學模式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作者在本文中研究在新形勢下,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如何推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新形勢下;小學數學教學;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根據素質教育理念的要求,當前對于人才的培養就需要在課程教學中推動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以高效、合理的課程教學方法,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在此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老師要充分地利用生活中的各種場景,結合具體的數學自私是,促使學生在數學情境中掌握良好的數學學習方法。同時,初中數學老師要勇于改變傳統的課程教學模式,避免使用題海戰術引導學生探索數學知識,這樣不僅會影響到學生對數學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所以,小學數學老師要注意對課程教學模式的創新,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在掌握數學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推動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持續提升。
一、新形勢下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價值意義
第一,將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數學知識涉及的內容比較多,同時很多數學知識抽象度比較高,學生在理解上有著很大的困難。所以,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將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尤其是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創新學習能力,這對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學習能力具有良好的推動作用。所以,小學數學老師主要注意在課堂教學中將數學學科的魅力充分地發揮出來,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科學地分析,這樣來實現對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從而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第二,有助于構建良好的師生交流和溝通氛圍。小學數學老師在課程教學中需要根據針對性的數學問題,促進學生自主探究和學習,這樣將更好地彌補傳統課堂教學的缺陷。在此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老師可以將對學生開展分組教學,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為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構建良好的平臺,增進學生對老師的信任度,從而對傳統的課程教學模式作出改變,通過師生之間良好互動和交流讓學生自主地提出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情況,根據數學問題來開陣針對性的探究,推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當前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
1.課程教學模式的科學性不高。傳統的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模式還是使用的宣講式的課程教學模式,這種模式下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一種狀態,老師注重的是講解數學理論知識,不注重引導學生深入分析探究數學知識。此外,小學數學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的重點是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理解,但是對于學習方法的講解比較少,這樣就容易增加學生對數學課程知識學習的心理負擔,不利于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活動的開展。
2.學生的自制力不強、小學生的自制力通常不強,對此需要小學數學老師制定詳細的課程教學計劃,以此來更好地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在具體的課程教學中,老師要注意運用多樣化的課程教學方法來對學生的自學能力進行激發。但是因為很多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和習慣處于一種被動狀態,學生也去缺乏積極性參與到學習討論中,這些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此外,數學知識的難度比較高,很多知識點和學生的日常生活缺乏聯系,如果在課程教學中老師缺乏合理的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就處于一種漫無目的的狀態,不利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新形勢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具體方法
1.不斷地優化數學課程教學方法,對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進行激發
小學數學老師要注重促進數學課程教學方法的優化,為學生構建良好的思考空間和平臺,在科學的引導下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進行培養,這對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理念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小學數學老師要注重在課堂教學中開展討論教學,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這樣來增強學生對數學課堂教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小學數學老師要積極設立各種數學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讓學生通過思考準確回答問題,降低學生在數學問題解答時對老師的依賴程度。比如,在小學數學有關“時鐘”課程知識教學的時候,老師就可以讓學生先自行觀看生活中的手表、鐘表以及手機上的時間,引導和啟發學生來分析鐘表中不同數字的具體含義。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對有關時針方面的問題進行解決,這樣就能增強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變得更加豐富。
2.對課程教學重點內容進行提煉,對學生的數學思辨能力進行培養
小學數學老師要緊緊抓住課程教學的重點內容,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這樣實現對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在具體的課程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老師要注意對不同章節的課程教學重點內容進行總結,據此來將所對應的教學框架列舉出來,引導學生根據重點知識點來開展自主探究,這些都有利于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比如,在小學數學有關“三角形面積”課程教學的時候,老師對此可以重點對學生的數形結合思維能力進行培養,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是“S=1/2a·h”,但銳角三角形的高是在三角形里面,鈍角三角形在外面,直角三角形與一條直角邊是重合的。這樣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中將三角形面積的求解方法找出來,同時對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進行鍛煉。
四、結語
從上面的分析中就可以看出,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要想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需要老師注重構建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注重改變傳統的課程教學理念,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有針對性向學生拋出各種數學問題。同時要考慮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的不同,運用新理念來優化和創新數學課程教學模式,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提升小學數學課程教學質量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肖挺.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信息周刊,2019(02):11-12.
[2]康艷香.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策略的研究[J].學苑教育,2018(2):88-89.
作者簡介:羅月常(1979.10-),女,漢族,廣東高要人,本科學歷,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育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