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時玉峰
摘 要:素質教育背景下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教師需要整合教學體系和模式,為學生帶來清晰的學習方向。學生思維品質和綜合能力的發展,要從核心素養入手,將其作為導向,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關注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針對如何提高學生問題意識做出分析和研究。整合多種教學舉措和方案,讓學生帶著較強的問題意識更好地形成數學核心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導向;小學數學;課堂問題意識;培養策略
前言:
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嘗試的時候,盡量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以發展。激發學生參與數學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養成良好問題意識的情況下,更好地落實所學習知識。教師需要突破傳統小學數學教學當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對核心素養背景下的教學模式進行整合,為學生提供清晰的學習方向,實現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發展。
一、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分析
現階段,教師實際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問題。這需要引起教師的關注和重視。第一,教師教學過程中學生為主體的意識比較落后,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并不能充分為學生提供展現自我的機會和空間。當然,學生失去了展現自我的機會,自身數學綜合能力就難以發展和進步。第二,教師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手段比較單一,缺乏學生思維發展和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特別是,沒有針對學生問題意識進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落地就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和阻礙。第三,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教師所制定的教學活動形式比較枯燥,缺乏問題引領的教學像是學生在機械地執行任務,學生在缺少互動的情況下,難以落實活躍的思維,更不能提高數學綜合能力[1]。
二、核心素養導向下小學數學課堂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策略
(一)更新教學理念,培養問題意識
教師要樹立適應學生發展的新的教學理念,意識到問題對于學生和課堂的重要性,重視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跟隨素質教育腳步的過程中,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要加強與學生之間互動,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在學習上存在的疑惑,通過問題驅動,讓深度學習發生。在這一模式的穩定搭建之下,和諧濃厚的師生關系更利于學生的探索,師生的對話和學生與學生的對話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思維,促使學生抓住學習的本質問題,進行探索。
教師實際進行“長方體和正方體”教學的時候,如果像傳統課堂一樣一步一步引領著學生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面、棱、頂點的特征,學生會感到知識繁瑣而且乏味。如果教師能夠遵循知識的形成過程,以學生的發展和需求為出發點,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這節課將給學生帶來不同的感受。導入時,通過“我們之前學習過長方形和正方形,那么現在我們要學習的長方體和正方體一樣嗎?”問題激發,教師以長方體為例,提供具體的物品,讓學生觀察分析。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自主探究。從問題“一樣嗎”出發,學生通過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等方式,與同伴一起尋找答案,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自然就成為了學生學習的焦點。之后,教師引導學生提問:“對于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研究,你還有什么問題嗎?”引導學生像老師一樣,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為問題意識的形成和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提供可能。
(二)完善教學機制,激發提問欲望
教師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體系進行完善,為帶動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教師對學生提問創設寬松、民主的環境,并給學生展示的舞臺和與全班進行交流碰撞的機會和時間。讓勇于提問和質疑的學生在安全的環境中啟迪其他學生的智慧,滿足自己學習的需求。教師在針對“乘法分配律”教學的時候,為了更好的讓學生辨析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結構,為學生提供“10×24+15、10×(24+15)”這樣的易錯典例,請學生先觀察,說說自己的想法,學生在相互交流和碰撞中,討論結構與結果的關系,通過觀察、推測、提問、辨析等方式,形成良好的研討氛圍,隨著其他學生意見的發表,一個個問題應運而生,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再提出問題,再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真正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內涵,將乘法分配律的結構易錯問題成功化解。在這個過程中,良好的教學機制,激發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也,展現出較強的總結能力,學習不僅深入,而且扎實,保證數學教學質量得以全面提升[2]。可見,學生處于活躍的學習氛圍下,可以更好地激活自身提問欲望,展現出較強的數學學習能力。
(三)構建真實情境,激活疑問興趣
生活中的真實問題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解決問題的欲望,因此,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上,要能夠把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緊密聯系,為學生制定生活化學習情境,讓學生在合理的情境中自發產生疑問,驅動接下來的學習。然后,思考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之間存在的聯系。教師在實際開展“多邊形的面積”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為學生播放具體生活情境。從花園安裝地板入手,讓學生分析如何確定地板的數量。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沒有學習過六邊形面積計算的內容,學生就有了提問和自主討論的機會。在問題的驅動下,積極尋找策略,發展數學能力。以核心素養為重要導向,讓學生在擁有濃厚疑問興趣的情況下,更好地提問,深入學習數學知識,促進自身綜合能力的發展和進步[3]。
結論:
綜合以上分析,教師實際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時候,要以核心素養為導向,不斷學習,更新理念,從生活實際問題出發,創設有效的教學機制,為學生提問質疑創造良好的環境,鼓勵和激發學生提出問題,努力培養問題意識,讓問題引領學生學習,促使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和核心素養的形成,為新時代培養高質量的全面發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臧翰林.在核心素養導向下關于小學數學課堂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研究[J].數學大世界(上旬),2020(04):11+13.
[2]強春芳.試析核心素養導向下小學數學課堂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名師在線,2019(32):16-17.
[3]章靜.核心素養導向下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數學大世界(中旬),2018(09):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