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園
【摘要】傳統的教學評價體系已經不適用于當今教育發展的現狀,甚至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產生了嚴重的阻礙。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初中化學的評價體系也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進行發展。首先是化學課堂之上的評價更加的多樣科學,其次教師也更新了評價觀念,根據合理的評價體系,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調整,最后在最終的成績評定之時不再只依靠于期末的一張試卷,更新了原有的成績評價標準給予了學生更多的機會。評價體系的調整和更新,讓學生的潛能得到了更大程度上的開發。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評價;探究實踐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育的進步,學生的教育和發展更多傾向于多樣化的發展方向,但是傳統的、單一的、唯成績論的教育評價體系讓學生的發展過程嚴重受限,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起到了嚴重的阻礙作用。結合實際,我們可以明確的認識到,原有的教學評價體系已經不適用于當今教育發展的現狀,改革教學評價體系是教育改革的一大方向。本文按照教育改革的具體要求結合初中化學教學的具體實踐,對初中化學的教學評價體系進行合理的探究,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一、傳統的化學教學評價
化學作為初中階段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在學生的學習和發展之中占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傳統的化學教學評價受限于原有的教學評價體系,以單一性、固定性、階段性為主要標志。其中具體內容我們可以將其改簡單概括為,以試卷或測試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化學成績的簡單統計和評測,以分數的高低來劃定學生的化學知識水平高低,并以此來作為教師教學水平、質量、以及課堂完成度的評測標準。這樣的教學評價相對客觀,標準也更加容易恒定。但是在教育發展的過程之中,我們可以明確的看到這種傳統的教學評價的劣勢。以單一的成績作為恒定一切的標準,對于學生的發展和教師教學水平的判定都是片面且狹隘的。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學校要建立多樣化的教學評價體系。
二、化學評價體系的探究實踐
2.1化學課堂的教學評價要更加的多樣科學
對學生的學習水平進行評價的主要的依據就是學生在課堂之上的表現。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之中,課堂教學也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受到了廣大師生的重視。初中化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根據當今的教育現狀和學生的具體實際來改進教學設計,并進行合理的、科學的、多樣性的課堂教學評價。在課堂教學之中,教師既要重視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又要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之中的情感傾向。在對學生進行課堂評價知識,既要看到學生的成績,又要看到學生的努力,既要看到學生擅長的方向,又要看到學生本身所存在的不足。以更加全面的眼光去看待學生在化學課堂之上的學習情況。
例如:魯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三單元《溶液》,教師在進行設計教學的時候,包括理論學習和動手實踐兩個方向兩個部分。學生需要對溶液的基本性質和配置方法以及溶質等具體基礎知識進行學習,并在學習的過程之中,通過具體的動手實踐來了解溶液的具體性質。在這個過程之中教師既要看到理論學習非常優秀的學生對他們進行鼓勵,也要看到在動手實踐環節,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優秀的學生。這樣多方面的進行觀察,并對他們進行更加詳細也更加科學更加多方面的教學評價,這樣的評價方式比單一的教學評價更能夠激發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
2.2教師要更新教學評價觀念,學會自省
教學評價不僅僅是對學生知識學習的評價,還包括對于教師教學水平的評價。教師在進行化學課堂教學的時候,不僅要重視學生的具體水平,也要在多方面了解學生的基礎之上,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評價和自省。首先,教師要明確自己對于課本知識是否具有詳細的了解,能否再抓住重難點的基礎之上以更加合適的方式向學生進行教學,教師所進行的教學設計是否被學生進行接受和吸收等。這些都是進行對教師進行教學評價道方向,同樣的,這些也是教師在進行教學之中所需要重視的方向。根據具體的課堂教學,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吸收情況來進行調整。
2.3更新成績評價標準,給予學生更多機會
在進行化學成績的評定之時,原有的評價方式是通過一張試卷或一場測試來確定學生最后所獲得的成績數字,并以此來作為展示學生學習成果的依據。但是我們要明確的認識到,學生的學習成果只依靠于一張試卷并不能完全展示出來。在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背景之下,教師要設立更加多元的評測體系,改進評價標準。
例如:初三的化學教師在進行學生最終的成績評定之時,并不將最后期末考試的成績作為最終的數字。而選擇更新的評價標準,比如,學生的課堂表現但最后期末總成績的30%,這個課堂表現既包括學生在課堂之上的知識掌握情況,又包括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生在化學實踐課堂上的實際動手情況表現占總成績的30%,期中考試,課后測試等比較客觀的成績占最后總成績的10%,最后期末總成績占最終成績的30%。這樣評價貫穿于化學教學始終,更加多元,更加客觀。
結語: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育的進步,課程改革也逐漸步上正軌。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課堂的教學評價體系也顯示出更加多元化的傾向。在初中化學課堂之上,課堂評價也應該更加的多元化,多樣化。不只包括對學生知識水平進行評價,還應該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向進行評價,另外,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也應該在日益完善的評價體系之中進行調整和更新。教學評價體系的改變,也讓學生的潛能得到了更大程度上的開發。
參考文獻:
[1]敖國儒.對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關注點的探討[J].中國教育學刊,2005,5,5:35-38.
[2]王建偉.初中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J].學周刊,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