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國家對生物學人才的要求和標準也越來越高。生物學教師要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在原有的概念教學基礎上建構生命觀念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認識到生命的重要意義和積極作用,從生物學的角度看待和理解生命,以此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念,珍惜生命、愛護生命,知曉生命的來源,以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生命,加深對生命的理解。文章對基于生命觀念的高中生物學教學設計與實踐進行了深入探究和分析,提出了教學建議和意見。
關鍵詞:生命觀念;高中生物學;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1)29-0021-02
引 言
生命體的具體結構與功能對高中生而言較為抽象,他們在學習相關內容的過程中很難全面系統地掌握全部知識,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將生物學教材中的相關知識通過建構模型細節化、具體化,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感知生命的真正意義和價值,了解生命結構和系統,以此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念。在此基礎上,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制訂教學計劃和方案,讓學生將生命觀念帶入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提升學生的生物學文化素養和綜合能力。
一、生命觀念的內涵
生命觀念以概念學習為基礎,教師不再只是講解一些基礎的原理和事實性知識,而是將一些較為零散的知識進行整合和匯總,在此基礎上使之結構化,從而形成正確的生命觀念。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可以先對基本的框架和結構進行記憶,在此基礎上學習相關概念性知識,形成生命觀念,從而加深并強化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認知[1]。
生命觀念包括生態觀、信息觀、系統觀等,它們之間互相關聯和影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形成正確的生命觀,還可以了解到其他觀念,以此提升自身的生物學文化素養和綜合能力。
二、建構生命觀念的教學策略和方式
(一)創設情境
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在生活中,人們借助手中的電子設備與其他人進行溝通和交流,導致人與人之間面對面互動的機會逐漸減少。對高中生而言,同學之間的關系較為復雜和煩瑣,一些學生對周邊的事物和生活漠不關心,不知道該如何正確對待生活,尊重生命,也就無法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念。加上很多學校過于重視升學率,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并沒有考慮到他們的真實感受和想法。因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體會到生命的存在,理解生命的含義,建立對生命的初步認知,感悟生命的可貴[2]。
以教學人教版教材高一必修一“細胞的生命歷程”為例,教師在講解相關知識前,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調查人體衰老的特征,在此基礎上讓他們探討延緩衰老和延長壽命的方法,再利用多媒體等電子教學設備播放細胞衰老和凋亡的視頻,讓其在觀看過程中感受到細胞的衰老。在學生觀看后,教師可以讓他們思考細胞衰老與人體健康之間的關系,讓其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時刻關注自己身邊老人的身體健康狀況,意識到細胞也是有生命的,在生活中應該愛護和珍惜自己的生命,進而形成正確的生命觀念。
這樣的教學可以讓學生了解細胞凋亡的含義及與細胞壞死的區別,以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認知。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利用自己手中的電子產品,查詢和瀏覽相關知識,增加自身的知識儲備量,從而更加深入地理解相關知識。
(二)導入問題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提問,不僅可以檢驗他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還可以讓教師了解學生的實際學情,及時優化和調整自己的教學模式[3]。教師可以設計有關生命觀念的問題,讓學生在分析和解答問題的過程中理解生命,感悟生命,對生命有全新的感受和體驗。在此過程中,教師無須急于幫助學生解答相關問題和疑惑,而是要讓其進行自主分析和思考,尋找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
以教學人教版教材高一必修二“人類遺傳病”為例,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學習相關基礎知識,在此基礎上讓其對以下問題進行解答:(1)遺傳病是與生俱來的,那么孕婦長期缺鈣,導致嬰兒在出生的時候骨骼畸形,這算不算遺傳病呢?(2)怎樣才能讓每一個家庭都孕育出健康的寶寶呢?(3)產前診斷能及時發現胎兒患有嚴重的遺傳病和畸形問題,那么產前診斷的方法有哪些呢?這些問題可以讓學生意識到遺傳病的危害及遺傳病的主要類型,從而使他們更加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本質內涵,知曉健康生命的重要性,從而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念[4]。
(三)增加實踐機會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還要讓他們熟練、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這樣才能讓其借助生命觀念解釋和分析較為抽象和復雜的生命現象,提升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深化對生命觀念的理解和認知,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念。
以教學人教版教材高一必修二“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證據”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身邊動物的生存習性及生活方式,并在此基礎上對動物的器官、系統、形態和結構進行調查和分析,找尋這些生物擁有共同祖先的證據。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結合自己調查的信息和資料,認同生物的進化,認識到不同的生物有著共同的祖先,從而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念[5]。
(四)增加合作學習環節
教師要調整教學模式和方法,讓學生意識到生命存在的重要性,從而使其更好地學習生物學知識,提升生物學素養和綜合能力。教師應增加合作學習環節,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圍繞相關問題或知識點進行分析和探討,深入解讀生命觀念,體會生命的美妙,從而掌握相關技能和重要知識點,為后續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6]。
以教學人教版教材高二必修一“免疫系統的組成和功能”為例,教師提問:“人體在健康狀態下感受不到免疫器官,而當機體受到病源感染后,就會產生患病表現。這時,醫生通常會檢查患者的扁桃體。扁桃體腫大意味著什么?如果扁桃體反復發炎,醫生會建議患者切除,這樣對身體有利嗎?”學生聯系實際生活情境,分析和判斷問題,知曉人們身邊存在著成千上萬的細菌,有害的細菌會危害人們的健康,這就需要免疫系統幫助人們防御細菌,從而了解到免疫系統在維持人體穩態中的重要作用。這樣的教學可以讓學生意識到生命的重要意義,進而珍惜和愛護自己的生命,關注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結? 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引導學生構建生命觀念,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生命的了解和認知,讓學生知曉生命的可貴,懂得珍惜和愛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還能讓學生加深對生物學知識的理解,提升生物學素養和綜合能力,進而推動生物學教育教學事業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林雪花,歐陽榮金.關注大概念落實生命觀念:以“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9,20(12):47-48,65.
楊玲,楊友聯.指向生命觀念建構的高中生物學教學設計與實踐:以“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為例[J].科教導刊(上旬刊),2020(22):156-157.
黃廣慧.立足高中生物學課堂培育生命觀念[J].生物學教學,2020,46(01):18-19.
郝琦蕾,樊桂芳.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生物概念教學研究[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9,11(01):72-77.
孟凡龍,崔鴻.生命觀念視域下的生物學大概念深度學習實踐[J].生物學教學,2019,44(05):23-25.
楊太林.高中生物教學中生命觀滲透的策略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14):97-98.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度福建省基礎教育課程教學研究課題“指向生命觀念建構的高中生物學課堂學習評價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MJYKT2020-082)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王美欽(1984.1-),女,福建莆田人,本科學歷,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