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偉偉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普及,教師應把握住小學階段數學學科知識的教學,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道德品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教師通過思維導圖來助力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可以激發課堂學習的活躍度,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有效地開發學生的邏輯思維,不斷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記憶與理解,做到學以致用舉一反三。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思維導圖助力小學生數學素養發展的策略。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數學;素養發展
小學階段是學學生學習過程就向一座建筑物打造地基的過程,只有地基建造穩固建筑物資整體才會更加牢固,只有小學學好數學基礎知識才能為將來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礎。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教學法,可以有效地將復雜的數學知識進行歸納和整理,并以結構示意圖的形式進行呈現,不斷提升學生數學素養。本文主要從思維導圖概述、思維導圖助力小學生數學素養發展的策略兩個方面展開分析。
一、思維導圖概述
思維導圖是指可以將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進行直觀呈現的一種實用性思維工具。思維導圖是通過圖片和文字,把各部分的知識用關鍵詞概括出來,明確各部分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劃分各部分知識點之間的主次并進行連接,最后通過結構圖的形式進行呈現。思維導圖在不斷開發大腦機能的同時,利用閱讀、思維、記憶的一系列規律及表現形式,將所學知識進行逐級劃分,呈現出放射性的立體結構,形成獨屬于自己的思維數據庫,是思維形象化的具體體現。
二、思維導圖助力小學生數學素養發展的策略
(一)構建數學思維導圖
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積極應用思維導圖助力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學生通過教師的幫助構建放射性的知識結構示意圖,有利于體現知識的整體性,可以更好地梳理課堂所學習到的數學知識,總結概括學習過程中的重點問題和難點問題,利于學生課后學習知識的鞏固知識,更好的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
舉例來講在學習《用角度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這部分數學知識時,教師在講課過程中,教師通過列舉案例來進行課前導入,讓學生們認識到如何用角度來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然后將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歸納總結,用角度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需要學生先確定觀測點和主方向。其次學生將觀測點與被觀測物體進行連線,并用測量工具準確測量出兩條線之間夾角的準確度數。最后用測量出的度數對被觀測物體進行方向描述,在什么方向偏什么方向多少度的位置。學生為了更好地學習本堂知識,可以構建思維導圖進行二次學習,在思維導圖中需要呈現出課堂的重點知識。這樣做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能夠將復雜繁多的數學知識進行合理的總結凝練,利于學生更好地建立數學知識結構,提高數學知識學習的效率。
(二)完善數學課堂記錄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小學階段大力實施和發展素質教育,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會要求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將重要的知識點記錄在筆記上面。學生在記筆記的過程中應用思維導圖,有利于學生將數學知識進行更好的總結概括,將所學知識與之前學習的知識進行有效的關聯,不斷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數學素養。學生在記筆記的過程中應用思維導圖,可以有效地對各個部分的數學知識進行總結歸納,并以結構示意圖的形式進行直觀呈現。學生在記錄的過程中,省去了復雜的文字記錄,提高了學生筆記記錄的效率。
(三)提升學生數學素養
思維導圖助力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動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斷挖掘學生自身的潛能,促進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舉例來講在實際數學教學活動《用角度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中,教師通過教室內的投影儀將圖片和視頻在黑板前的幕布上進行呈現,給學生營造真實的學習情境。通過列舉真實的案例,讓學生運用所學數學知識進行討論和分析,明確自己的解題思路,構建正確的思維導圖。學生可以將自己對數學案例的分析過程以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呈現,并在課堂上和其他學生與老師分享自己的思考過程。通過實際的課堂教學活動,有利于學生更好的應用思維導圖進行學習,不斷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
三、結語
在了解思維導圖具體含義的基礎上,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積極應用思維導圖助力教學,以此來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和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利用思維導圖助力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概括總結數學知識,提煉數學學習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何謀萍.借思維導圖助力小學高年段數學課堂教學[J].新課程(教研版),2019(010):165.
[2]趙燕紅.借助思維導圖提升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策略分析[J].好日子,2019(007):1.
[3]吳清華.淺析如何借助思維導圖提升學生數學素養[J].考試周刊,2019(097):88-89.
[4]陳新濤.淺談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知識文庫,2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