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興
【摘要】核心素養視角下的課堂評價,要從過去的關注三維目標轉變到關注核心素養培育,對課堂的評價首先要觀察教師在制定課堂教學目標時是否列出核心素養的幾個方面,綜合考慮教育教學方法,設計達成這些目標的具體教學過程。
【關鍵詞】核心素養;生命觀念;以人為本
前言:生物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生物學課程學習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在解決真實情境中的實際問題時所表現出來的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如何才能落實生物課堂核心素養的培養及掌握它的落實程度呢?這就需要課堂評價的介入了。
一、傳統三維目標指導下的課堂評價模式
三維目標評價模式從評價的內容和方式上來說是一種學科本位的評價模式。一般來說,在課堂評價中,檢測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否達成,往往側重于關注學生知識目標是否達成,是否能夠將所學知識觸類旁通地遷移到相關生活實例中,通常忽略了能力水平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要求。在課堂教學評價中,我們經常會用到課標中“附錄2學習目標的說明課程內容中使用的行為動詞”來評價學生是否達成了教學目標。
例如:《單細胞生物》一課,教學目標是:1.舉例說明單細胞生物可以獨立完成生命活動;2.舉例說出單細胞生物對外界刺激產生的反應。在評價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會用到“舉例說明”這樣的行為動詞進行評價,通過觀察學生對草履蟲的結構和功能的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即知識。
目標達成與否的角度進行課堂評價
二、基于生物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評價模式
核心素養視角下的課堂評價,要從過去的關注三維目標轉變到關注核心素養培育,對課堂的評價首先要觀察教師在制定課堂教學目標時是否列出核心素養的幾個方面,綜合考慮教育教學方法。
1.生命觀念的評價:指向大概念教學生命觀念的建立要以概念的理解為基礎,同時也需要依靠概念來表達,卻又高于概念學習。例如:在《生物體的組成》學習過程中,章節的重要概念為:多細胞生物具有一定的結構層次,包括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和個體。在概念學習中,充分利用觀察實驗,從宏觀到微觀,對果實的層次結構進行觀察,先學習章節概念“器官”的定義,繼而小組合作用相類似的方式對生物體的其他器官進行觀察,進一步得出綠色開花植物的結構層次。在課堂評價時,側重于觀察學生的實驗操作、實驗方法的掌握,知識的遷移應用、總結能力的提升等方面。更重要的是本冊書后半部分關于植物六大器官的學習的內容將會以此為基礎展開,在后續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強調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特點,最具體的體現就是對“不同組織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來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結構,稱為器官?!边@一概念的理解和認同。如:“葉”的結構的學習,通過對表皮(保護組織)、葉肉(營養組織)、葉脈(輸導組織)的結構和功能的學習,讓學生在觀察和分析中認同生命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觀點。在此過程中通過提問等方式觀察學生是否能夠自主說出重要概念。
2.理性思維的評價:教學思辨法理性思維要求學生能夠利用生物學事實和證據,運用歸納與概括、演繹與推理、模型與建模、創造性思維等方法,探討、釋義生命現象及生命活動規律,深入探討生物學社會議題。例如,《光合作用的發現》,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是:舉例說出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發現的過程。本節課主要內容為科學家們發現問題并通過實驗驗證假設的過程.
3.科學探究的評價:探究實驗法關于科學探究,課程標準的要求是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在探究過程中不斷建立探究精神,進一步養成科學態度,學會團隊合作,善于并勇于創新。例如:在“影響植物種子萌發的因素”這一實驗過程中可以通過小組討論,列出可能影響種子萌發的因素(光、水、空氣、溫度等)。再結合前面所學的“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進行實驗設計,讓學生自己確定實驗變量,自主設置對照實驗。
4.社會責任的評價:觀其言、察其行學生,作為發展中的群體,既要提高對社會生活的關注程度,也要嘗試運用已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并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對于學生社會責任的考察,可以使用談話等方法,通過談話了解學生對熱點新聞的關注程度,通過觀察學生的日常行為,了解學生是否能做到“言行合一”,是否承擔起自己作為一個人的社會責任,從自身做起成為一名有素養的合格公民。
三、以三維目標為載體,指向核心素養培養的評價模式
1.學科知識的反饋和檢測是手段在初中生物的課堂教學當中,依然以傳授生物理論知識為主,這些生物學理論和概念的學習是進行核心素養培養的知識基礎。如何檢測學科知識的掌握情況呢?
2.知識遷移和方法應用是評價重點在生物學習中,理性思維和科學探究方式的學習對學生來是終身受益的,它會影響學生以后遇見同類問題的思考方式和解決問題時采用的方式方法。
3.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是最終目標核心素養的培養是高于“三維目標”培養模式的。從評價主體上看,由原本的“知識本位”向“素養本位”進行轉變,這也是現代課程評價的重要趨勢。因此,學生核心素養培養視角下的生物課堂評價,要關注到學生的學習,低層次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高層次關注學生建立起的思維方式,建立以核心素養的培養為目標的課堂評價模式。
結語: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與三維目標之間的關系,不是簡單的線性對應關系,而是交錯成網絡狀的相互關聯。我們需要全面地、立體化地考慮問題,將“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整體放到生物學教學過程之中去,實現三維目標和核心素養的整合。在評價學生時也要綜合考慮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習能力,要將學生看作“發展中的人”,在理性評價的基礎上對學生的生物學核心素養進行科學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周燕.從“三維目標”到“核心素養”——淺談初中生物教學中課堂評價模式的變化[J].試題與研究,2021(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