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永敏 金紅基
【摘要】高職院校進行人才培養的終極目標是將學生培養成社會需要的實用型人才,在進行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需要有合理的、新型的教育模式。文章以高職院校中汽車營銷服務相關人才的培養為例,對“雙主體”這種新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探究,提出了對學生的綜合技能提升更有效的一些人才培養措施,期望能夠幫助高職院校能更順利地進行人才培養工作,也期待更多高職學生都能成為可靠的、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關鍵詞】汽車營銷服務;高職教育;高職人才培養;汽車技術人才;人才培養模式探究
引言
社會經濟發展到當下的水準,企業正逐步提高對人才的要求。這樣的情況下,高職院校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根本不能滿足當代社會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為了確保這些學生在高職院校中可以學習到真正的本領,進入社會之后得到更多企業的青睞,高職院校在進行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必須要積極地與社會、企業互動起來,通過人才供給需求相關信息的密切交流,借助于人力的流動以及人才評價體系來獲得更實用的社會人才,既提升高職院校本身的辦學質量,也幫助社會企業可以更方便地獲得自己所需要的人才。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在進行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必須將學生所學專業以及其未來將從事的職業作為共同的參考主體,構建新的“雙主體”人才培養模式,使學生的成長與社會、企業的需求更貼近。
一、要做到專業與職業為一體,共同進行人才培養
(一)要把握住社會職業熱點
近些年來因為社會經濟條件不斷上升,社會中擁有私人汽車的用戶越來越多,這種社會經濟狀況帶來的是社會人群對于汽車的需求量在不斷上漲。由此,中國的汽車銷售以及汽車制造產業在近些年來是處于突飛猛進的發展狀態的。汽車銷售過程中需要有大量的汽車營銷服務人員參與其中,因而,汽車企業當前對于相關的服務營銷人員是處于一種求賢若渴的狀態的[1]。高職院校在進行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必須要抓住這一社會職業熱點,根據市場需求去進行人才培養,如此才能確保學生在畢業之后有更大的機會獲得對自己有利的工作。與此同時,高職院校必須要進一步推進產教融合的教學模式,將學生的崗位技能需求融入到日常的專業教學中,加強與社會企業之間的合作。
做好對學生培養方向的定位,比如說汽車營銷服務人員在當下必須要懂得足夠的汽車產品技術,同時還要掌握足夠的營銷以及管理知識,而汽車品牌店的銷售以及服務顧問就是學生未來畢業的主要尋求崗位。
(二)校企互惠共同進行人才培養
當前高職院校在進行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要想確保人才培養的質量以及學生畢業后的就業率,最好是進行“定制化”的人才培養。簡單來講就是學校成為為企業培養人才的場所。企業根據自己的經營需求向高職院校提出人才需要具備的技能,能力等要求,高職院校再根據相應的要求來定向化地幫助企業進行人才培養。因此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必須進一步加強。要由高職院校的教師和企業中的人力資源一起進行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簽訂人才培養以及雇傭的合同。通過在教學師資力量、相應的技術以及辦學條件等多個方面的合作來幫助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可以獲得更多后備力量支持。當然對于企業來說這種人才培養模式也是更有利的,企業不用再花費更多心力在人才招聘上,整個高職院校都會成為其人才獲取的“大本營”。
二、學生的學業要與學生的未來崗位相融合
所謂的“雙主體”人才培養模式中,主體可以指學生的專業以及職業,也可以指對學生進行培養的場所,一方面自然就是高職院校本身,另一方面則代表了學生在校外參加實訓培養的場所,也就是企業。學校主要負責教導學生有關于專業理論知識,對其進行一些文化素養以及知識體系的提升[2]。而企業實訓場所則主要幫助學生的職業技能獲得鍛煉,幫助學生更好地將所學的理論與其實際的崗位工作結合起來。二者就像是語文與數學老師的關系一般,缺一不可,只有相互合作,學生才能在這種培養模式下獲得更多的成長。
(一)學校與企業共同進行培養方案的劃定
高職院校汽車營銷服務人才在培養成功之后是要進入到企業中的相關崗位進行工作的,因此其身上必須具備一些職場所需的技能與品質,對這方面最了解的自然是企業中的管理人員。因此在進行學生培養的過程中,高職院校需要與企業合作共同來敲定學生的方案,如此所培養出的人才就能夠更符合學校以及企業雙方的期待。
(二)學校與企業共享教育資源
高職院校與企業之間合作建立起“雙主體”的教學培養體系之后,學校就可以與企業之間共享雙方的教育資源[3]。這其中企業可以為學校中的學生提供一些實訓場地,一些用來進行模擬教學的設備,甚至是一些技術上的支持、崗位工作經驗上的分享等等。而企業這邊還可以派遣自己的技術骨干去高職院校進行兼職教育,為學生分享更多職場的經歷。當然高職院校也需要定期為企業提供一些文化以及理論方面的教育培養,幫助企業員工不斷提升。這種合作共贏的方式也是對教育資源的一種更高效利用。
(三)對學生的教學過程由企業與學校共同管理
在“雙主體”的教學模式下,高職院校的主要辦學目的變成了為企業培養其所需要的人才,因此對于高職汽車營銷服務人才的培養這一任務來講,在實際進行履行的過程中,企業與高職院校需要共同對其進行管理。就好像是企業在高職院校中下了一個“訂單”,自然需要時刻派遣相應的管理人員去監督高職院校的“制造過程”以及“制造質量”,并在必要的時刻為高職院校的“生產”提供相應的幫助及支持,最終才能順利獲得自己最需要的高質量的人才。
三、要從多個角度去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
高職汽車營銷服務人才在培養過程中必須要明確的是:學生所具備的技能不能僅僅有汽車技能或者汽車營銷方面的,還必須具備更全面的職業素養,比如說學生在面對顧客時的應變能力,學生對于顧客心理的把控能力,學生對于顧客的觀察能力,學生在汽車功能介紹方面的口才等等,這些都會影響到學生最終的綜合實力[4]。因此高職院校在對學生進行培養的過程中必須要從多個角度去推動學生的成長,從專業文化以及實踐活動等方面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也幫助學生不斷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歷練,最終與自己的未來崗位靠得更近。
(一)積極參加汽車文化節活動
所謂的汽車文化節指的是包含汽車展示、汽車文化講座、汽車廣告賞析等在內的多種汽車相關的展覽活動。這種活動在各地區基本上每年都會定期舉行,是很多汽車愛好者最喜歡去的場所。高職院校在培養汽車營銷人才的過程中可以借助于汽車文化節活動來幫助學生獲得更多與汽車相關的體驗。在文化節開辦的日期組織學生參加其中,或者成為展覽的介紹者,或者成為參觀者,感受濃厚的汽車文化氛圍,也激發其學生對于汽車的喜愛之情。
(二)組織汽車營銷技能大賽
汽車營銷技能大賽可謂是與汽車營銷服務人員的看家本領最為接近的一項活動。高職院校應該定期組織此類活動,與企業的一些營銷活動或者節慶活動聯合起來,由學生作為企業的汽車營銷人員來進行真實的汽車營銷售服務,學生借助于這種實際的營銷體驗來獲得職業技能的鍛煉與提升,而企業也可以在這種活動中對學生進行一次考察,提出更多的培養建議。
(三)要組建與汽車營銷服務相關的社團
高職院校中社團活動對于學生的日常學習與生活是會有很大影響的。同一社團中的所有人員基本上都有著相同的喜好,在一起進行問題探討或者活動落實的過程中可以從對方的身上學習到一些自己不具備的技能。再者同學之間相互在一起也可以進行一種學習方面的督促,對于學生的能力提升是有非常大好處的。因此高職院校應該為這些汽車營銷服務專業的學生們構建與汽車相關的多個社團,比如說汽車小知識普及社團;汽車文化探討社團;寶馬社團;奔馳社團等等,吸引更多對汽車有著喜好的學生聚集在一起,相互學習,相互成長。
(四)為學生安排汽車行業的社會實踐活動
高職院校在進行汽車營銷服務人才培養的過程中不能完全將學生局限在校園內部,而是應該積極鼓勵學生自己去社會上參加一些與汽車相關的實踐活動,走出校園的小天地,才能看到更多與汽車相關的大世界。比如說可以組織學生去市場上進行“你最喜歡的汽車品牌?”主題的調研活動,再或者動員學生加入到當地的汽車行業論壇中,與論壇中的汽車愛好者一起進行汽車知識探討[5]。借助于外界社會上更加復雜但也更加真實的因素去鍛煉學生對課堂所學到的汽車營銷知識進行實際應用并得到知識與技能上的鞏固。
(五)定期進行專家講座培訓
高職院校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教育資源。在進行汽車營銷服務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需要定期邀請一些汽車行業的專家或者企業營銷崗位上的大拿來學校中對學生進行培訓指導。無論是對方一些職場上的經歷,還是對方在進行汽車營銷過程中的一個小技巧對于還處在學校象牙塔中的學生來講都會有非常大的助益。
(六)要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高職學生的汽車營銷服務不能僅僅去學習模仿過往的案例或者經驗,還應該結合時代特色與需求有學生自己的一些創新。因此在培養學生技能的過程中高職院校還應該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可以針對于汽車營銷服務設計一些項目或者研究性課題,由學生自主選擇任務組建研究團隊來對這些任務進行探索。借助于這種研究性的學習來幫助學生在汽車營銷服務方面可以有更多的創新。
(七)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創業
高職院校在培養學生提升其職業技能的同時也應該教導學生一些與自主創業相關的知識,鼓勵學生在擁有能力以及資本的情況下進行自主創業,減輕學生在就業方面的壓力。在日常學生培養過程中學校要注意發掘學生在汽車營銷服務方面的潛力,不斷為其進行本領域知識的拓展,提升學生的知識與見解,也鼓勵學生在其年輕時去多做嘗試,為學生的職業生涯提供新的思路與可能性。
四、束語
高職院校在進行汽車營銷服務人才的“雙主體”培養模式構建過程中一定要與社會企業建立友好的合作關系,從日常的教學目標設定、教學措施落實到學生評價等都與企業緊密聯系,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學習的機會,幫助學生的職業技能可以獲得更顯著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黨改慧,王雅紅.基于汽車營銷技能大賽"賽教融合"高職汽車營銷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汽車實用技術,2020, No.313(10):245-246+258.
[2]陳煬,潘麗娜.建發汽車參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研究——以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建發創新創業試點班"為例[J].時代汽車,2020, No.346(22):52-53.
[3]韋飛.高職教育酒店管理專業校企雙主體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研究與實踐[J].智庫時代,2020,000(003):P.196-197.
[4]胡斌,楊靜云,汪程,等.高職現代學徒制雙主體育人模式實踐探索[J].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2).
作者簡介:蔣永敏,1976年10月,性別:女,民族:漢,籍貫:甘肅民勤,職稱:副教授,學歷大學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汽車、農機類教學與研究。